初中数学如何开展教学

时间:2022-09-20 11:42:47

初中数学如何开展教学

【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是每个老师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初中数学加强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使用,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落实课程标准最大的难点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认识与运用,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探究、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意识能力。素质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只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各种能不是简单地并列着的,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以保证综合能力的素质提高。

一、明确目的,更新教育观念。

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法则,凡属重大的改革无不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教育改革如此,特别是数学教育,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搞好教育改革。初中数学教学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点:(1)抓好双基;(2)培养能力;(3)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要废除那种把数学教育看做应试教学,搞题海战术,搞压宝式数学,只注重方法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的做法。数学教学目的是发掘造就人才,提高公民素质。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迅猛激变充满竞争的多极世界,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想提高全民素质,必须加强义务教育而数学教育。

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学本身具有很高文化价值和巨大魅力,它不仅能使人脑开阔,思维严谨,思维敏捷,更具有培养人的思想品质、提高公民素质的功能。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把握这门艺术,才能发挥数学发掘造就,健全,和谐现代化人格的教化功能,而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体,以应付考试为动力,重书面文化,重拔尖升学,以分数定高低,而忽视了数学思想的教育,忽视了能力培养,以致形成高低分的现象。而素质教育主要是面向大多数,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数学自身的魅力及教化功能,着重培养人的发展创造力。素质教学当然也不排斥传授知识,不排斥拔尖升学考试,而是更加注重知识,注重教学思想和意识,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改革的必然,是培养现代话人才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必将代替应试教育。

二、提倡启发式,倡导“探索法”教学。

波利亚曾在他的教学三原则中指出,作为教师职责应该是:使学生相信数学是有趣的,正在讨论的问题是有趣的,要他解决的问题是值得努力的。一种有效办法是在学生解题之前,让他猜想结果或其中一部分,凡是作出了猜想的学生,必定专心致志于实现自己的猜想。因为自信和自尊多少总依赖于成果,他必定急于知道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

教学要符合学生这种心理状况,这种心理状况是学生激起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在这基础上,教师启发和培养学生悟性和潜能的程度,则直接关联着数学素质的提高。就拿解一道题来说,不同数学素质的教师,将会教出不同的思维高度。如2x -(3k+1)x +k -1=0为实系数方程

(1)当k取什么值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如果x 、x 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当k取何值时,x+x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教师教学生解这道题时,可以教出三种不同的思维高度。

(1)将该题视作一种类型题,就题论题,教给学生解法。

(2)把(1)视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把(2)视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这种情况是运用知识、综合知识解有关方程的问题。

(3)把(1)视作列关于k的方程解应用题,为寻求应用题的等量关系,需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把(2)视为函数求最值问题,为此需要建立单变量的函数关系式,将变量x 、x 和k的关系转化为单变量函数的关系式,需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显然可见:

(1)是就题论题,仅是单一知识的方法,没有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

(2)是运用知识、综合知识解有关方程问题,这是感性概括思维的过程,没有揭示出(1)实质是列方程解应用题,没有指明(2)的实质是函数问题。

(3)是抽象概括到理性思维程度,教师把(1)和(2)纳入到初中数学最高的知识系统中的方程和函数,列方程就必须寻找到初中数学最高的知识系统中的方程和函数,列方程就必须寻找出等量关系,求函数极值就要将多变量转化为单变量,这样就以方程的观点、函数的观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悟性和潜能。

由对这一题的不同思维高度,给出的不同教学概括,将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效益。教师在同样专业知识基础上,能探索者,就会启发;善于启发者,就会教给学生思考。思而则达。可见,教师对于加强学科素质教育是多么重要。

三、寓教于乐,创趣乐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上述各种能力,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不是考试,而是对课程的真正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贮存和应用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是一个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学生首先要参加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而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并且引导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学习的成功靠动机的激发,而对数学学习的成功心理体验体验,又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全体学生都摆入“学习主人”的位置上。教学过程中随着知识的步步升入,问题练习的设计要有深度,启发引导要研究目的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目的的为学生创造一些愉快的能充分展示潜在能力的情境,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机会享受到学习的与,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爱学数学。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数学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且主观念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内容本身出发,都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说从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庞坤,李明振.减轻师生负担 提高学生素质――对数学新课程背景下GX实验的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07(05).

上一篇:新时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谈 下一篇:促进城镇水节约及利用,保障城镇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