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时间:2022-09-20 10:12:52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体现时代特点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专门提到了要使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所谓科学素养是指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它具体涉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四个层面的内容;而人文素养主要指人文知识、社会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传统教学论认为,科学素养较多地与自然领域的学科相关联,而人文素养较多地与社会领域和艺术领域的学科相关联.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任何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都是人文主义的,任何不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连教育意义也没有”.因此从教育实践的角度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能够而且应该统一起来的,不仅社会学科和艺术学科富含着科学与人文的因素,而且自然学科也是科学和人文素养培育的宝贵资源.下面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谈点笔者的浅见拙识,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1 物理知识与人文知识是相互渗透、和谐统一的

物理学是一门即物说理的自然科学,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这说明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古诗词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日常生活的谚语都蕴涵丰富的物理知识或者与物理原理、规律契合.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垂钓小儿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的上联表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同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产生了听觉;“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是因为下雨前天气闷热,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蜻蜓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其翅膀上,蜻蜓就无法飞高;“缸穿裙,大雨淋”、“霜前冷、雪后寒”等谚语也都符合物态变化的知识和吸放热的规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除本人外,一“人”是由于光的反射成像,另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的人影;“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平面镜成像和分子的热运动;“秤砣虽小压千斤”遵循杠杆原理F1l1=F2l2;“潭清疑水浅”暗合光的折射初步规律等等,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若把一些重点、难点或易混淆的知识点概括成具有人文气息的“顺口溜”,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例如:学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时分别归纳成“四要一不两看清,快速试触选量程”和“四要一可两看清,快速试触选量程”,引导学生有比较、有甄别地加以掌握;学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时,总结成“一上一下串入路,下P之间通电流”(指下方所选的接线柱与滑片P之间的电阻丝上有电流通过);学习只用一种电表(A或V)借助阻值已知的电阻器Rx如何测量未知电阻R0的阻值时,我给学生概括为“给V串联两电阻,给A并联两电阻”;讲解家庭电路中由于某处接触不良易引发火灾时,我给学生小结为“时通时断頻冒火,立即断电袪灾祸”.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广大同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见仁见智地总结出更好的口诀,笔者不再赘述.

2 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尤其是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二是“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不断激励他进行新的探究.例如,在讲授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雨后的月夜,走在有积水的泥泞路面上,迎着月光走,专挑暗处踩,背着月光走,专拣亮处踩,这样就不会滑倒摔伤;学习蒸发吸热时,联系吃早餐时刚出笼的包子是很烫的,如果用手蘸一下水,再用湿手拿包子就不觉得烫了,在讲解用电常识时,可补充介绍小孩子在变压器旁玩耍而被电击的事故,钓鱼者在高压线下垂钓因鱼竿不慎触及高压线而被电击的惨景,没接地线的洗衣机或冰箱外壳漏电而致人伤亡的悲剧等,再教育学生要恪守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警惕原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就记忆犹新了.

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能力的社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那些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的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才.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地把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学习促进社会实践,以社会实践带动学习.例如:在讲解“声现象”时,可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噪声现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上书当地噪声严重的企业,对其提出自己的整改建议;在学习“光现象”后可引导学生到校外广泛了解光污染及其治理措施,还可要求学生到眼镜修配店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检查和镜片的配制过程.通过这类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物理学中的科学知识蕴涵着严谨、求实、崇尚真理、自由探索等丰富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同样也是人文精神所倡导的.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从来都不是缺乏价值追求和丰满人性的人,例如:曾于1903年和1911年两度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居里夫人,其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过程是在及其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人的爱国情操也是享誉全球的,她把自己发现并提取的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她还把所获得奖金扣除少部分偿还因科学研究而欠下的外债,其余大部分捐献给了几个科学团体以资助他们的科研工作,她的这种爱心善举和为科学奉献的精神是永远为世人称颂的.再如: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能生磁”,在此后的十一年里法拉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实验实现了“磁生电”的愿望,并带动了发电机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法拉第被誉为十九世纪电磁领域中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同样为后人称道的是他淡薄名利的价值观念,他拒绝了制造商的高价聘请,谢绝了众人推举他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提名和维多利亚女王准备授予他的爵位,终身以平民身份在皇家学院实验室工作,他的这种安于清贫、乐于献身实验科学的精神堪称后世楷模.

目前的中学生多为九零后的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因此学生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常常束手无策或退缩,这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要通过物理教学,用上述鲜活的事例以及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爱国奉献和乐善好施的人文精神.

上一篇:例谈“猜想与假设”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教、学一体化理念的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