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教学为平台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时间:2022-09-20 08:10:56

以体育教学为平台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中职学生在16~18周岁之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善于表现和勇于竞争的天性将在这段时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然而,由于年龄和性格特点,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把握能力还不够强,很容易出现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中职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技能学习为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在课堂练习中培养职业纪律

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纪律,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安全规范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同时,遵守纪律不仅影响到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也关系到学生能否安全地上好课。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小事做起,从常规入手,严格要求纪律。

1.在教学常规中突出纪律性

课堂中,教师在整队时应突出“快”字,要求学生听到集合哨声迅速整队,绝不拖拉,做到执行力强,任何情况下的整队,队伍都应该保持整齐,不能因为运动疲劳,时间紧张,人数多少等而出现随意整队、马马虎虎的现象。也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准时、不迟到的好习惯。同时,教育学生在课堂中,做到该讲的时候畅所欲言,不该讲话的时候能克制住自己。

2.根据教学内容渗透纪律教育

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练习内容的特点强调学生必须严格听从教师的哨声或口令指挥,不能擅自行动。在足球或篮球的运球和传球练习中,教育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练习方法和组织要求,否则可能会出现练习路线交叉,顺序错乱碰撞的现象,带来安全隐患。田径短跑起跑练习时,教育学生应遵守“零抢跑”规则,懂得比赛中一旦抢跑即被取消比赛资格。通过在不同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执行力,渗透纪律教育。

3.通过游戏强化纪律教育

教师可以在准备部分或素质练习中引入与纪律约束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游戏“找朋友”规则要求学生在听到口令三秒后找到伙伴,否则即失败,必须表演节目。实际游戏中,学生往往到时间后还在找朋友,这时体育老师应及时吹哨,判罚游戏的结果,不能让游戏失败者以害羞、身体不适等理由敷衍或逃避,违反游戏规则,否则将被取消参与资格,以强化纪律的重要性。

二、在体育比赛中培养职业责任感

中职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后要参加顶岗实习,三年后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应及时引导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工作职业责任感。中职体育教学中经常开展的各种体育比赛是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1.以体育比赛为平台,培养责任意识

在体育比赛(如篮球三打三,足球小场地比赛等)前,体育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规则的理论学习,使学生了解比赛规则,明白违反规则将会受到何种判罚。让学生担任比赛的裁判工作,对比赛中出现的各种违例和犯规客观、公正地进行判罚,不断强化学生遵守比赛规则的意识,并逐步使这种意识转化为责任,从而自觉遵守比赛的有关规定,尊重并服从裁判的判罚。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让他们对自己在比赛场上的行为负责,对队友和团队负责。

2.利用比赛的特殊情境,提高学生责任感

体育比赛在某些时候存在着特殊情境,如篮球比赛中,当某队单节犯规累计达四次时,那么接下来每次防守犯规都会被罚球;足球比赛中,队员在本方内草率、粗鲁的犯规很有可能被判罚点球。学生在赛场上任何不当的言行举止都有可能给本队带来影响,甚至左右比赛的胜负。体育教师可结合以上特殊情境教育学生,并通过比赛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责任感,同时引导学生把比赛中的责任感融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为将来踏上社会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在运动中塑造职业个性

职业个性是一种倾向和动力,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智慧和能力。每个员工的职业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进退与荣辱,关系到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当前中职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长辈的宝贝,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缺乏吃苦精神和受挫感,情绪不够稳定,对待事物缺乏专注度。面对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中职体育教学可从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上入手,有针对性地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个性。

1.合理安排教学组织,提高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不仅能保证课堂的学习效率,还能锻炼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球类、体操等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两人合作、多人合作和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

2.把握体育学科优势,增强抗挫折能力

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进行身体练习或技能学习时,有的学生能轻松地完成,而有的学生尽管很努力却仍难以完成练习任务,达到考核标准。这些学生往往因此而丧失信心,对体育课产生了消极心理,甚至出现练习时放弃和无所谓的态度。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适时调整练习要求或考核标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正确面对困难和失败,提高抗挫折能力。

中职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动静结合,实现体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双管齐下。体育教学能给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供实践平台,而职业道德同时又能指导和帮助体育教学,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中职体育教师应不断挖掘体育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下一篇:图书馆建设在高校科研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