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时间:2022-09-20 05:05:11

浅析教学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摘要:教学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主要工作,也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保证与巩固需要教学管理工作与之协调配合。只有开展现代、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使教学工作更有序地展开。

关键词: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中心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05-03

教学工作是高等院校各项工作重中之重,虽然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与普通教育的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区别,但其仍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由于高等教育评价机制、高校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热情降低、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教学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确保教学顺利进行,是高等院校的主要工作,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势在必行。

一、教学工作概述

1.教学工作的内涵与地位阐述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使之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在人类有了教育活动之始,教学活动就随之发生了。教学产生之初还主要是以师生口头传授的非正规形式进行,经过历史的不断演进才发展到大规模的学校正规教学阶段。教学是现代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个体通过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获得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进而从事工作,服务社会。正是由于教学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各个时期、各所学校的办学都必须围绕着教学工作来展开,教学工作理应处于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教学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2教学工作的历史发展阐述

现代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重要职能。在高等教育萌芽阶段的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初,就明确将培养人才作为办学的重要目的,学者讲学就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而后18世纪时,著名教育家洪堡对德国柏林大学进行的改革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重要原则,这也成为以后几个世纪来众多高等学府发展的“金科玉律”。教学的内容需要科研活动的支持,科研离不开教学活动培养人才、提高专业素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赠地学院的出现,在威斯康辛思想中则明确提出将服务社会作为高校办学的另一重要职能。至此,在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中,培养人才必须居于其中的首要位置。现阶段高校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学工作来完成,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演进还是现阶段高校办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工作都是重要而不可忽视的。

3.纽曼《大学的理想》对教学工作的阐述

纽曼关于大学应该如何对待教学这个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对于大学教学问题的观点主要在其代表作――《大学的理想》中进行阐述,此书也被众多教育家视为西方高等教育史上较早系统、综合、全面地论述大学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名著。纽曼认为,大学应以教学为主,而科研应交以科研机构来完成,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天职,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学来完成这个任务。大学应该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各种保障,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等多方面。对于高等教育的主导人物大学教师来讲,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就应该为传授知识而设,为学生而设,把培养人才作为其主要任务。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而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并视教学工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纽曼关于大学教学问题的论述在当今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高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灵魂所在,教学质量也是衡量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在2006年开展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课题组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调查报告》对“在学生对本科教学总体质量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一半(43.8%)的学生认为本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一般,仅11%的学生选择好。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对本校的教学总体质量和给自己上课的教师教学质量表示不满。

高校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其吸引学子报考、占据教育市场、衡量一所院校综合实力的关键性因素。由于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下降、使得人才的竞争力削弱、降低高校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对于我国整体高等教育的影响危害至深。

2.评价方式重科研而轻教学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教师实行一刀切的单一评价机制,要求高校教师在一个聘期内发表多少篇论文、出版几本著作、获得多少个课题、拥有多少科研经费,等等。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定与其科研成果密切挂钩。这种评价只重视科研,而对教学基本上没什么要求。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大学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科研而不是教学。科研的成果可以直接用数量去衡量,因此其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成为衡量高校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对教学的评价具有相对性,其只是成为衡量高校教师工作能力的附属指标或是直接将其忽略。另外,做科研可以为高校教师带来名与利的收获,因此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学术造诣比较高的学者、教授等,更是大幅度缩减或拒绝给本科生上课,而专心于科研工作,这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评价方式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部分高校教师不重视教学工作

如今的大学课堂上,一些年青的教师承担起给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由于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许多知名教授、学者专心于科研工作而忽略了教学工作,或只是扮演了“挂名教师”的角色而没有从事实际的教学工作,使得大学的课堂缺少了一些充当思想先导的知名教师。在我国大学中,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很多教师迫于生计,不得不去各种培训班兼职来增加收入,使得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培训、兼职等大都是私立性质的,上的课越多,学生评价越高,拿的收入就越高,所以年青教师必须花费较大的精力投入兼职,而自己的本职工作所投入的精力必然有所减少。现阶段,我国的各高校中,对教师教学任务完成与否,主要看其上课的课时而非上课的质量。这种评价方式的偏颇以及收入差别,使得部分高校教师不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使高校的教学工作“雪上加霜”。

4.教学管理工作不到位

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的管理。教学管理包括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诸方面,每个板块协调与配合,共同实现良好的教学活动的展开。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实现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已达到资源的最大价值的利用。教学

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因此,教学管理工作也应处于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地位。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若干值得重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管理思想相对僵化与落后。目前,许多高校在从事教学管理活动时,还以相对僵化与落后的管理思想为指导,如“狭窄性和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僵硬呆板的教学评价体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管理等,这些相对非科学的教学管理思想,必定会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对高校教师学历与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在传统思想中则认为教学管理人员主要是从事教学行政方面的工作,不需要太高的学历水平,因此我国高校中的部分教学管理的工作岗位多为解决高校教师的家属就业问题而设,其专业化的程度值得质疑。第三,教学管理手段与方法的相对落后。现代管理学为教学管理工作从专业化的管理角度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与方法。而在高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的运行中,工作的手段与方法仍然相对落后,不少教学管理工作至今仍然采用人工作业的方法,导致办事效率较低,甚至在工作中出现若干错误。这些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保证高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若干建议

1.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2010年国家教育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其中的高等教育板块,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要求,表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到了战略性的重要地位。为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应成为高校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管理机制、教学机制、教学服务机制等,将改革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在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高校教学工作为中心的观点,落实各项改革以为教学服务为中心的原则,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2.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方式,使教学与科研相平衡

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评价方式会对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应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要看教师的科研成绩更要看其教学质量,使教学与科研相平衡;不仅要看教师课时数,还要看其上课的实际效果。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努力。首先,应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听课制度。高校可充分利用退休教师资源,组建教学听课小组,不定期监督、抽查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一些国外的学校在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时可听该教师的4次课:一次推门课,即事先同教师招呼;一次由教师本人安排的课;一次事先安排的听课,告诉教师具体的听课时间;一次限定时间区间的听课,教师知道某段时间会有人来听课,但不知道具体哪一天。通过这4次听课,基本能准确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对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应进行鼓励支持,在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对于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应该安排时间让其进修学习,加强培训。其次,要建立学生评教制度,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因为学生作为教师课堂上的“听众”和直接参与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发言权。学生评教是反馈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建立完善的学生评教机制,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

3.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待遇

高校教师应按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标准,不断提升自身学术、品德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把自己的激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定期的教育培训与自我提高。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可定期开设一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相关教育学课程,供高校教师学习与提高。对于新人校的或是年轻的教师,除了进行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外,还应帮助其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正确认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力提高教师的待遇,使得教师的待遇与其付出的劳动成正比,将教师的教学质量纳入衡量教师劳动成果的重要指标,使其不要为了生计而到处奔波,通过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激励教师热心从事于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这样,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学工作才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4.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保证需要教学管理工作的密切配合

首先,保证教学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思想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管理观念的几个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由“狭窄性和单一性”向“宽口径和多样化”转变,授课方式要求教师由“僵硬呆板地教”向“灵活多样地教”转变,评价体系由“单纯检验掌握的知识”向“检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转变。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思想是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导。

其次,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高这些工作岗位的“门槛”要求,聘请专业化的工作人员开展团队协调工作。对在职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以提高其业务能力与工作办事效率,使其具有精湛的业务素质,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同时,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熏陶,牢固树立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思想,工作中注重语气与态度,以服务师生的宗旨完成自己的工作。

再次,保证教学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但又是具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着的整体。这些系统结构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教学管理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三大功能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多样、综合化。信息管理在教学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迫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全校教学管理信息的共享,并实现传输电子化、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从而达到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加强教学管理之目的。”’

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需要教学管理工作与之协调配合,教学管理工作的展开要以服务教学环节为其最重要的目的,只有开展现代、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使教学工作更有序地展开。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途径的... 下一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的横向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