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20 01:51:08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38-01

初中阶段,政治学科一直不受重视,无论是校方亦或家长,甚至学生,都称之为"小科",与语、数、英、物化等科目相比,其地位可想而知,于是出现了政治课堂学习语文、睡觉、做英语阅读等一系列状况。学生不重视,主观不肯努力,又要提高学科成绩,这是我们政治学科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根据初中政治的学科特点,以下是我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

1.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条件下要求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发挥着神奇微妙的作用,它像一根神奇的彩线拉近了学生与老师心灵间的距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基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汪清泉,他能涌出多少清澈,在于老师的挖掘。作为老师,我们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孩子们的心灵是敏锐的,用爱心对待学生不是空喊口号。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关爱每一个孩子,孩子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在实际教学中要尊重、信任学生。我所任教的九年级,在第一次测验时,五班的成绩排在倒数。成绩公布后的第一节课,我本打算一改常态,大发雷霆,想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我因为他们的成绩低而不高兴了。可是,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就围过来问成绩,看着他们,我忽然改变了主意。笑着告诉他们成绩虽然不好,但是我相信我们一起努力下次一定会有个好成绩。那一次,我既看得出孩子们眼中的失望,又看得出孩子们对下一次的期望,那节课的效果特别好,而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特别努力。终于在第二次测验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懂事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渴望被尊重与信任,也许有时候他们犯错误,他们成绩不理想,但是不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他们,不要一味的责怪他们。他们敏感,自尊心强,需要我们的包容与尊重。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立多样性的教学形式

看过这样一幅漫画,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却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在传统的教学中,粉笔、黑板是老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工具,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已成为多数课堂不可或缺的工具。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计划生育与环境》这一课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小品《超生游击队》的片断导入,就会马上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讲解我国人口特点及基本特点时,通过学生观察人口分布图、男女性别比例图等,把抽象的文字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死"的知识点"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巧设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就是对学习有兴趣。巧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深临其境或如临海其境。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坚持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如:在《竞争?合作?》一课中,我大胆的舍弃了课文中的教学案例,选取了学生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图片,视频,既有竞争,又有团体合作,学生因为亲身经历而感同身受,所以理解起来特别容易,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也相对牢固。

4.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有时候,我们总是埋怨学生上课不积极,不主动参与,不配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喜欢老师肯定和赞扬的目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哑巴式"的课堂,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新课程教材处处都体现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最高限度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要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条件。《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学生根据日常的积累,可以说出很多关于文化的内容。对于他们能掌握的知识老师没有必要重复,完全可以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说,去评价。老师则是引路者,对于学生不合理的观点,给予适当的指导。

5.作业要精,不要成为学生负担

政治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作业应该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政治知识形成综合能力。另外,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老师要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政治能力得到展示。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要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提高教学效果,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可喜效果。

上一篇:化疗毒副反应患者护理与健康指导 下一篇:房屋建筑墙体保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