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苹果商品品质的七大技术要点

时间:2022-09-20 12:57:46

提高苹果商品品质的七大技术要点

苹果商品品质包括果个、果形、着色、新鲜度、整齐度等品质要求,和苹果市场销售密切相关。提高苹果商品品质,对于实现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果农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重视秋施基肥

秋施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补充树体因为连年生产所消耗的中微量元素,调节土壤结构,促进大量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激发土壤潜在肥力,为果树来年开花坐果提供充足持久的营养来源,是苹果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秋施基肥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1 施肥时间

最好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时间上越早越好,有利于树体充分利用秋季降水和自身光合作用,促进树体的肥效利用和营养积累。

1.2 施肥量要足

可根据树龄和品种,采用离树盘1~1.5米行间挖沟或树间放射状沟施。一般亩生产2 000~2 500千克的果园,每亩施入3 000~5 000千克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放射状沟施范围在离树干1米到树冠投影外延半米的环状区域,深度在30~60厘米,施完及时覆土、浇1~2次透水,促使肥料充分发酵分解。

1.3 无机有机肥相互配合

在施入有机肥时,混合施入一定量的无机肥有利于肥效相互利用,具体比例为每亩施入3 000~5 000千克有机肥的同时,再施入纯氮7~9千克、纯磷14~18千克、纯钾5~6千克。以保证果树来年萌芽开花的营养需求。

2 抓好花期管理

花期是苹果树生长周期中的关键时期,关系果树当年的产量和品质。必须加以重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注意花期授粉

在气候正常的年份,建议发展壁蜂授粉,能有效的提高果树花芽质量和坐果率,如果当年气候异常,可以采用人工授粉,可在开花当天配置花粉水悬浮液(3~5克硼砂+2克花粉+100克蔗糖+1 000克水),全园均匀喷施于花朵柱头上,可以显著提高果树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2.2 及时疏花疏果

合理的花果有利于节省树体营养消耗,促进更多的营养供应果树生长和果实发育,同时可以保证果树连年优质丰产。

可以在花期根据果树负载量和树势强弱,合理确定留花量,按照20厘米的距离剪除串花枝和花量过大的枝条,保留优质花枝。如果坐果后,树体负载量仍然很大,可以按照20~25厘米的距离,疏除过密的幼果、病虫果、畸形果、直立果等,保留中心果、大果、下垂果。

2.3 巧施叶面肥

花期喷施叶面肥效果明显,简便实用,值得大量推广。可以在花期喷施0.3%~0.5%硼砂溶液或1%的硼酸钠+0.5%的尿素溶液+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稀土微肥、光合微肥、氨基酸营养液等。提高果树花芽质量,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3 果园生草覆盖

生草覆盖是现代果园的重要标志,欧美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生草覆盖来改变果园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生草覆盖可以有效地保持果园的水分、降低土壤温度、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果园有机质含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显著降低果园病虫害,全面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具体做法是各地区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适宜的草种,采取行间种草,树盘秸秆覆盖的方法,当草长到20厘米以上时,留5厘米的根茬刈割,割后覆盖树盘。生草4~5年后全园深翻,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1~2年后再次果园生草。

4 勤于拉枝开角

果树拉枝是一项十分有效的丰产技术措施,通过拉枝可以削弱顶端优势,促使养分回流和萌发更多的结果枝;调整树势,扩大树冠;有利于花芽形成和果实生长。

具体做法是根据品种、长势和树形目标,按照螺旋排列,通风通光的要求,将枝条拉到合理的角度,对于1~2年幼树;可在秋季8―9月中旬拉枝,有利于树体生长。对于3年生以上结果树,可在春夏季节3―5月中旬拉枝。一般来说,栽植密度越大,拉枝角度越大。树势越强,角度越大。细长纺锤形和高纺锤形可以拉到110°~120°,改良纺锤形和自由纺锤形拉到90°~100°,开心形主枝拉到70°~80°。

5 巧施叶面微肥

微肥能迅速补充果树生长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具有见效快、肥效利用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

喷施叶面肥把握好以下几点:

(1)春季萌芽期喷布0.5%的尿素溶液、0.2%~0.4%硫酸亚铁溶液、0.2%~0.3%硫酸锌溶液,有利于补充树体缺铁、缺锌,防止小叶、黄叶病,促进叶芽生长,提高树体光合作用和新枝萌发。

(2)花期喷布0.3%~0.5%硼砂或1%硼酸钠溶液,可以显著提高花芽质量和坐果率。

(3)花后10天是果树补钙的关键时期,可以喷布CA 2000钙宝、翠康钙宝、美林高效钙等钙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树体含钙量,预防苦痘病、痘斑病等缺钙病害。

(4)果实生长中后期喷布光合微肥、稀土微肥或绿元蛋白钙,有利于果实着色,提高含糖量和改善果实风味。

6 适期采收

适期采收是提高果实商品品质的重要环节。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颜色泛黄、风味淡、含糖量低、营养物质积累较少、果实硬度低,市场认可度低。采收过晚,果实成熟过度,颜色过深,果肉变软、脆度和口感降低、贮藏性下降。货架期短。

只有在合适的时间采收,才能使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品质达到最佳,果实色泽红亮,甜酸适口,汁液丰富。爽脆可口,果实含糖量和营养成分大大提高,硬度适中、耐贮藏、市场售价最高。

采收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6.1 果实色泽

一般当果实底色由黄变红,果实呈现鲜艳的条纹色或片红色,即可认为果实已经成熟。

6.2 果实硬度

可以用硬度计测定,富士苹果一般硬度在6.36~7.26千克/平方厘米即可。

6.3 含糖量

当果实的含糖量达到一定数值后,如红富士苹果含糖量在14%以上时,便认为果实成熟,可以采收。

6.4 果实生长天数

通过推算果实的生长天数可以判断果实是否成熟。如红富士苹果生长天数在花后180~185天,在渭北地区一般在国庆节前后采收比较合适。海拔比较高的地区或光照不足的天气可以适当延期。

7 市场化包装

合理美观的包装是提高果实商品品质的最后一环,也直接关系果实市场售价。主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7.1 包装要体现地域特色和产品优势

包装一定要标明果实原产地、体现地域特色、产地优势、产品优势,以区别于同类产品。

7.2 包装要体现品牌优势

包装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并体现品牌自身的优势。

7.3 包装要体现绿色、天然、安全的特点

包装要能体现产品具有绿色、天然、安全的特点,符合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7.4 包装要实用科学

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实用性、科学性,既能降低包装成本,又能有效保护商品、宣传商品,提高果实的商品美感度,易被消费者迅速接受。

(作者联系电话:13991028312)

上一篇:“老张自家”:父子合力打造的生态桃 下一篇:绿盲蝽在葡萄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