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成为学生创新的摇篮

时间:2022-09-19 10:24:15

让数学课成为学生创新的摇篮

《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寻求新知识、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1.“求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多角度和不同的起点出发,并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这种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开端。从小学生年龄特征来看,思维定势人人存在,为克服学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让学生学会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一工程队挖一条长120米的隧道,前4天挖了全长的25 ,照这样计算,挖完这条隧道共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

设挖完这条隧道共需要x天。

以学生正常思维会先求出前4天挖了120×25 =48米,再按工程队每天挖的米数一定,列出比例解120∶x=48∶4,为防止学生思维定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应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思考,把“120米”看作单位“1”。

(1)工程队每天挖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相同,列出比例算式1∶x=25∶4

(2)4天时间是挖完全长隧道用的时间的 ,列出比例算式4∶x=2∶5。此外,学完比例解后,也可引导学生试用算术解方法解答,(1)120÷(120×25÷4);(2)1÷(25 ÷4);(3)4÷25因而,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多设计些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多从不同角度寻求不同解法,进行学生解题策略性开放训练,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民主”构建学生的创新舞台

民主指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亲密、和谐的情感交流,互相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可以使学生在爱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不羞怯、不怕失败、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大胆表述心中所思所想、敢说敢问,才能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例如:学习“某饲养户有黑兔80只,白兔100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时,为了真正把学生摆放在主体地位,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某饲养户有黑兔80只,白兔100只,?让学生依据已知条件自提问题,自行解答,而教师只在一旁当引导者。如遇困难、再相机点拨,学生热烈讨论,踊跃提出相应问题:(1)黑兔与白兔共多少只?80+100;(2)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100-80;(3)白兔是黑兔的几倍?100÷80;(4)黑兔是白兔的几分之几?80÷100;(5)黑兔是总数的几分之几?80÷(80+100);(6)白兔是总数的几分之几?100÷(80+100);(7)黑兔比白兔少几分之几?(100-80)÷100。教师同时多用“你真行”“你真棒”的鼓励语,既鼓励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激励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疑是思的起点,更是创新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只有时常带有疑点,带有问题,才能时常思考,时常创新,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不能扼杀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应突出“自能读书,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否则,将阻碍学生创新意识和独创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疑问难”,这迸发创新火花的关键。例如:在探索圆的画法时,学生掌握圆的特点、圆规作用及画圆的步骤后,我让学生自己画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圆规坏了,如何画圆”时,面对此景,“不用圆规,怎么画圆”随之应运而生,激起学生探求欲望。学生交流探讨,大胆设想,于是用“木条、绳子、操场上手牵手”,各种画图方脱颖而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信心,又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

4.“兴趣”活跃学生的创新动力

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泼、最强烈的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推动和内驱作用,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中开始的,由兴趣至探求,如此往复循环,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前进,是学习数学,培养创新思维永不衰竭的动力。如:在圆的认识学习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先提出,我们见到的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如果改为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可不可以,为什么?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的激情,是啊,为什么车轮一定要用圆的,究竟圆有什么特点与作用,改用其他不同形状,又会如何呢?课堂上学生踊跃讨论,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充满神奇,充满无限色彩,激起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保持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又调动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情感。

5.“联想”给予学生创新的自由

学生创新,离不开学生的联想,是以学生的想象为基础的,只有丰富学生的联想,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勇于创新,进而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我鼓励学生从这样的一句话里你可以想到什么,还能怎样叙述,学生在创造性情境带动下,展开了合理的联想:①男生是女生的45;②女生是男生的54;③男生占全班的49;④女生与全班的比是5∶9;⑤男生比女生少14;⑥女生比男生多14 ;⑦男生比女生少的占全班的19 ……教学中,只有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展开合理的联想,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要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重要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注意创设情景,给予学生创新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善于对现实问题展开联想,寻求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

上一篇:谈让学生如何在创造的实践中激发兴趣 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