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中人文性的体现

时间:2022-09-19 08:38:41

初中英语课堂中人文性的体现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其人文性。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人文性谈几点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人文性;课堂氛围;交际能力

2015年9月21日下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银川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名师展示课,在受益颇丰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当下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课堂重心仍然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内容量大,教师忙于完成针对教学任务设计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忽略了给学生“留白”――让学生去感知、理解、接受、内化;忽略了对学生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及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一节课只有内容而缺乏“温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初中英语课堂上,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需要注意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提倡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初中英语课堂人文性的体现

1.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兴奋的精神状态下,对语言学习最有利,也最有效。所以需要一条民主、和谐的情感线来贯穿英语课堂,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笔者课前都是满脸微笑,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以自身良好的状态无形中传递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情感前奏。有一次小组听课时,精心准备的课件打不开了,在迅速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后,看到“正襟危坐”的孩子们,立刻明白自己必须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就以柔和的声音问道:“Are you nervous now?”(你们紧张吗?) 大部分学生回答“Yes”, 然后接着说道:“Me too, you see the machine is too nervous to work.”(我也是,你看这机器也紧张的不能用了),以此小幽默调整学生紧绷的那根弦。

2.以学生为主体

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第一,英语课堂上,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适量,保证质量。学生学到了什么才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深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有温度――课堂上人文性体现。第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都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再以此调整自己的进度、语速、情感,甚至降低难度,直至学生弄明白。教师一系列的调整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心理,关心学生的情感。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有深度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幽默化、拟人化等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去主动理解。

3.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这次名师展示现场会上,来自江苏的专家在讲评课时说的一句话――“我们的教学活动都停留在ask and answer, not communication(问和答,而不是交际)”深受感触,的确,我们初中的教学都倾向于以书本为主,一板一眼地实施书中的教学活动,只注重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从而忽略了语言教学的目的――交际。初中英语教师不但会利用课本,还应该有“跳出课本”的意识,或者在学习完语言知识点后,为学生创设交际场景,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打招呼,见面问好,介绍家人和朋友,谈论天气,谈论电影,谈论运动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迫切想要表达的,所以在教学中 第一,利用课本上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课本中所有的图片,听力活动实际上是大量的语言输出材料。帮助学生学会听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再输出。第二,通过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教师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意识――一个词、短语,句子的学习尽量放在一个语境中,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也可以让他们明白该怎么用。第三,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学生来办公室问问题的时候, 我通常会这样说:“Hi, Miss Yang, Can I help you?”或者“it doesn’t matter, let me help you.”在慢慢的熏陶之下,发现有些学生来办公室会直接用英语说:“Hi,Olivia,can I use your phone to give a call to my mother?”这就是平常的一个简单的语言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学生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习语言的信心,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身的长远发展。

4.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英语学科德育渗透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初中英语学科也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找出英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九年级Unit 2 Section A Full Moon, Full feelings(满满的元月,满满的情怀),引导学生体会这里标题使用“full”的意义,从英语解释来说,full的意思是:(1)If something is full, it contains as much of substance or as many objects as it can(装满)。(2)full is used before a noun to indicate that you are referring to all the details, things, or people that can possibly include.(全部的)。这里的“full”可不可以换成“round”?当然,这就需要学生了解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人通常对月寄托情感,有“人圆月圆”之美好寄托,正是对亲人或朋友满满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把“圆月”装得“满满的”。通过对一个单词的解释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节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受益匪浅的课堂,必定是有深度的,更是有“温度”的。教学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始终把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自信心,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中对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要求。

参考文献:

傅瑞屏.初中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J].基础英语教育,2012(06).

上一篇:农村阳光分班班级分层管理措施初探 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