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品课教学有效性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时间:2022-09-19 06:22:21

加强思品课教学有效性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摘 要:思想品德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设计,多举并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关注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应该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有效教学;教学设计;自主探究;成才之路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如何教好思想品德课,学生怎样学好思想品德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如何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重视教学设计,多措并举,激发学习兴趣,突出“实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兴趣去学,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精彩的导入。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由简捷的导语开始的,一节成功的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引人入胜的导入,能在短短几分钟内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松弛中吸引过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令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循循诱导,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使整节课获得成功。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新课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如在讲授七年级直面挫折第二课时“如何战胜挫折”时,运用《真心英雄》这首歌来导入新课,从分析歌词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歌词里面会唱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歌词是孩子们最熟知的,像这么好的歌词,自然而然就导入了本课学习的主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更好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2)幽默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幽默手段,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他能使学生在欢笑中受到启发,在愉悦中获取知识,在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中轻松地学习。英国学者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内容本身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但同时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文色彩。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形成浅层记忆,随着时间推移很容易忘却。理论知识只有进入深层意识,形成长久记忆,才会发挥出模塑性格、改变行为的功效。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加入幽默元素,使受教育者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大脑逐步进入较为兴奋的状态,这才更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理论本身是枯燥的,但是通过不同途径进行理论的传授可以使其焕发无穷魅力。

二、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生活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

比如,在讲到爱护水资源这个主题时,因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所以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我就特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在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准备的课件、短片、漫画、手抄报等,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资源共享,展示环节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将“自我”摆进了教学的内容,成功地塑造自我、展现自我,给心灵以触动,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更坚定了他们的心理价值取向。

三、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求思品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要适应课改,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二要结合现实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分析研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三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关心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多看书、报、杂志,及时上网了解信息,注意搜集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在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就会运用自如,联系得当。使教学在和谐愉悦中进行,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适应社会环境和课程改革的变化,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高效化。

教师本身的教学反思也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事件和教学效果并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合宜的调整和修改,以便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运媛.加强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6).

[2]王喜梅.提高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

2011(17).

[3]赵跃刚.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38).

上一篇:立足学生成才构建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下一篇:强化阅读能力培养为成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