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梨园一枝花

时间:2022-09-19 05:36:26

农村梨园一枝花

教学目标:

1.通过采访梨园世家、戏校艺人,参观戏校、收集戏曲知识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戏曲。

2.感受家乡南音、高甲戏的特色,为家乡有此弦歌而自豪,感悟家乡人民的生活智慧,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孩子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合作、学会有礼貌的发问,并且能深入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4.通过调查、参观、采访、收集等渠道,培养实践与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对学校所在吕塘的戏文化及吕塘戏校进行深入了解,并发现特色,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并且指导孩子开展各项活动,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1)分小组收集、调查、采访……深入了解家乡的戏曲文化及吕塘戏校。整理资料,用恰当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采访高甲戏演员、参观戏校、收集学习戏曲知识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戏曲。

(3)南音演唱者及宋江戏演出者准备好相关的配乐和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师:咱们吕塘有闻名海内外的“三宝”,你们知道是哪“三宝”吗?(古松、古厝、古戏)

2.快板表演《家乡赞》。

3.师:快板中提到了“高甲南音民间曲,一曲弦歌两岸夸,农村梨园一枝花。”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就一起走进吕塘的古戏,去聆听那动人的弦歌。

二、展示阶段

1.聆听南音(张苹儿演唱《元宵十五》)

2.高甲探密

(1)学生介绍高甲戏的由来

(2)宋江戏表演

(3)介绍高甲戏的角色

(4)展示收集到的各个角色的衣服图片及剧服

3.戏校探访

(1)介绍吕塘戏校校舍

(2)举家结下梨园情

这间戏校的创始人之一洪金盛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对戏曲的爱好源于父母的熏陶。

(3)孤儿上戏校

戏校的戏曲班被外界称为“孤儿班”。因为戏曲班的35名孩子中间,就有26名是孤儿或单亲。

(4)弦歌名扬海内外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自2001年以来,翔安吕塘戏校共12次送戏到金门,行程遍及金门县的全部5个乡镇、15个乡村,演出场次70多场。当地媒体称他们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5)学戏、追戏

①我们一行人跟随剧团来到陈坂下乡演出,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听一场戏曲演出。

②不单外国人着迷,通过这段时间的采访、参观,我们也着迷了。

(6)花开梨园永不谢

通过采访、收集资料的活动,我们得以和戏校与梨园世家的人亲密接触,让我们都对这一代又一代为戏曲文化作出贡献的艺人产生了崇敬之情。相信他们会花开梨园永不谢!

三、总结,布置下一阶段任务

上一篇: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多姿多彩的中华... 下一篇: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