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应用

时间:2022-09-19 03:31:33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应用

摘 要: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化学课堂的合理应用有诸多益处,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教学;初中;化学;应用

在中学化学课堂上应用问题教学法是素质教育所倡导和要求的,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给化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指明了清晰的方向,那么在实际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哪几点问题,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化学课堂问题设计应该把握的原则

1.问题设计要尊重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切实把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平作为着眼点,在此基础之上,秉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表象到具体抽象的原则,合理进行问题设计。这样不但能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和目的。

2.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

很多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问题设计的越难,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把握,殊不知这种观念是何等错误,问题设计过难,很多时候非但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相反还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

定要从学生的实际认识和能力水平出发,使之既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又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探究空间。

3.问题设计尽量充满趣味化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强烈的时期,教师充满趣味化的问题,可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如伟大教育家多勃罗留夫多所言,“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因此,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使问题充满趣味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的策略

1.把问题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化学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以此为着眼点,把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不但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给学生设计如下问题,在电池中的电流是怎么形成的,其原理是什么,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刚刚装修好的房子为什么不能立即入住,医生检验病人患有糖尿病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葡萄糖又可称为还原性糖等,又或者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具体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可事前在超市买几个蛋黄派,在授课时请学生传着看一下,并趁此请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袋子中充的是什么气体;二是你能猜出所充气体的成分吗;三是所充气体具备什么性质,发挥什么作用,相信这些问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进而怀着期待的心理投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中,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把问题设计和演示实验紧密结合起来

实验教学占据化学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鉴于此,教师可将问题设计与演示实验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硫酸”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在课堂伊始给学生讲述这样几个实际事例:“清华大学机电专业大四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狗熊的灵敏度,将掺有硫酸的饮料泼在熊的身上,结果造成熊被严重烧伤”。在百度上搜索“硫酸”二字,介绍多为硫酸毁容、伤人的案件等。接着教师可进一步做一个演示实验,将铁片分别放入装有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结果两个试管发生了强烈程度不同的实验。最后教师可向学生们提问一下几个问题:硫酸为什么会对人体和动物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浓硫酸和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三是如果用铁罐盛装浓硫酸可以吗?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可大大加深对“硫酸”性质的认识和把握。

3.巧妙设计问题悬念,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真正有效的学习必定是在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下进行的,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教师可在问题设计时下工夫,多设置一些较有悬念的问题请学生回答,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这一课时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死狗洞”的视频,待资料播放完毕之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刚开始人们没有意识到杀死狗的凶手是二氧化碳”“为什么人在那样的环境下会安全无恙,狗却会死掉”,请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最后大家一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且密度比空气要大,自身无法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要在中学化学课堂上恰当利用好问题教学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为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总结和探索,切实为教学成效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蔡方.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2]廖政达.优化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初探[J].柳州师专学报,2011(4).

[3]裴新宁.化学实验的问题情境教学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辛庄营乡学区大马

庄中学)

上一篇:强化主体意识 提高学习效率 下一篇: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观察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