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洞穴”寓意

时间:2022-09-19 03:18:07

【前言】柏拉图的“洞穴”寓意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的存在犹如被囚禁洞穴的囚徒,从孩童时代就被捆绑了手脚,除了面前洞壁上的影子之外什么也不能看到,一生都生活在影子的世界里。一般的囚徒把洞穴深处正面洞壁上的影子当作真实的存在,围绕着对影子的认识展开了名誉和权利的竞争。只有某个从束缚中被解放出来的囚徒...

柏拉图的“洞穴”寓意

摘要:柏拉图用“洞穴比喻”来诠释“两个世界”,即可见的现象世界与可知的理念世界,折射出理念论的丰富内涵,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之先河。

关键词:柏拉图 洞穴 寓意

柏拉图首创的形而上学体系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先河,理念论是这一体系的主要形态。他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此比喻既像理念论思想之网上的一颗钻石,折射出理念论的丰富内涵;又如一条项链,把理念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一、洞穴分割的两重世界

柏拉图用“洞穴比喻”来诠释“两个世界”。它假定有一些从小就被捆绑着不能转身的囚徒被安置在一个低于路面的山洞里,面朝着洞壁。洞外远处有一堆火,在洞壁上映照出来往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墙上的影子就是现实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看到了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原先看到的只是一些影子,而当他继续走到洞外,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只是对事物的摹仿。这时他还不能直接看太阳,而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等他逐渐适应了环境,他才最终看到了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个比喻的意象有洞壁上的影像、木偶、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万物,它们分别意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这样洞穴就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前者喻指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后者喻指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

人的存在犹如被囚禁洞穴的囚徒,从孩童时代就被捆绑了手脚,除了面前洞壁上的影子之外什么也不能看到,一生都生活在影子的世界里。一般的囚徒把洞穴深处正面洞壁上的影子当作真实的存在,围绕着对影子的认识展开了名誉和权利的竞争。只有某个从束缚中被解放出来的囚徒沿着陡峭的通道来到了洞外,知道了洞穴外面世界真实性的存在,在认识到世界的真实性之后从而对洞穴内的争斗不屑一顾,并且为了使自己的同类,即洞穴中的其他囚徒们也能从“洞内”的影子中解放出来,就回到了“洞内”想说服大家,结果由于人们不相信这个到过洞外的人就把他杀了。这是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核心内容。这里所展现的柏拉图对于人的生存现状的描述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人自出生开始就被捆绑了手脚囚禁于洞穴内;二是对于人来说,实际上拥有“洞内”与“洞外”两个不同的世界即可见的现象世界和可知的理念世界。

二、可见的现象世界与可知的理念世界

柏拉图认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变动不居因而都是不真实的,就像洞穴里的囚徒所面对的影像。这些事物构成了我们的“可见世界”,它是“可见而不可知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是不动不变的绝对永恒的概念,它是独立于人与事物之外的实在,即理念。这些单独存在的理念组成了一个与我们眼前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叫做理念世界,它是“可知而不可见的”。可见世界的“光”和可知世界的“太阳”是理解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至关重要的意象,前者喻指习惯或经验或传统风尚中的善,而后者是指构成整个宇宙基本秩序和价值体系的至善。至善理念被看作是照亮一切而自身却不被照亮。要达到这一理念的知识,心灵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转向,从影子到物,到火光,再到洞穴外的物,最后转向太阳。灵魂的转向与个人从意见、现象之中获得解放的道路是一致的。

对于理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一方面我们说有多个的东西存在,并且说这些东西是美的、是善的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等等,相应于每一组这些多个的东西,我们都假定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体而称它为真正的实在。”柏拉图的理念,实际上是指一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性。例如:所有的桌子都有“桌子”的共性,所有的个别的人,都有“人”的共性,所有的善的事物,都有“善”的共性。理念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本原性。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它外在于并且先于感性的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是个别感性事物的范型,而感性的个别事物则是它的摹本。第二,超感性。在柏拉图看来,同可感觉的具体事物不同,理念是感官所接触不到的,只能为理性所把握。第三,不变性和永恒性。在柏拉图看来,具体的东西都是变化的,不稳定的,而理念则是不变的永恒的。第四,客观性。柏拉图在《克拉底鲁》中说:“各种事物有它们自己的牢固的存在,这种存在不是相对于我们的东西,也不会由于我们的想象的力量而动摇不定,而是和各种事物自身以及它们自己固有的本性有关。”柏拉图认为,理念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第五,真实性。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虽然是可感知的,但却是虚幻的,不真实的;而理念虽然是不可感知的,但却是唯一真实的,正如善本身。第六,完善性和目的性。柏拉图的理念还具有伦理价值,服从一种善或“好”的目的。他在《斐多》篇中讲过一个相等的理念,说明现象世界里所有具体事物的相等、相似,都不可能是真正的相等相似,它们的相等比相等本身的相等要差一些,这些具体事物之间的相等永远把具有完善性的相等的理念作为追求的目的,但是它们又永远达不到相等的理念本身。可见,理念又是事物的目的。那么,理念与具体事物有何关系?这是柏拉图无法回避的问题。于是柏拉图吸取了“摹仿说”,并提出“分有说”。摹仿说认为理念是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而产生的,就好像洞壁上的影子是由于摹仿了洞外的木偶而形成的一样。因此,个别事物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子。分有论认为个别事物存在的原因是分有了理念。柏拉图说:“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者为它所分有。”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的具体事物是感性的、变动不居的存在。理念乃是超感性的,永恒不变的存在;现实的具体事物是虚幻的、不完善和不真实的,唯有理念是真实的、完善的……理念是现象世界千变万化的具体事物的本原。

三、“两个世界”理论的功过

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理论包含了理念论的所有重要内容:揭示了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对立;提出了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指出了至善是永恒的价值追求。

首先,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对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困境。“洞穴”分割了洞内世界与洞外世界、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从洞内走到洞外,是人类从现象世界走向理念世界、从无知走向有知的理性形而上学的生动比喻。同时它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严峻环境的生动写照,反映了一种总是为事物的假象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真象的人类知识处境。洞穴是囚徒与世界之间的隔膜,喻指现实中二元对立的人和世界之间的“第三者”。

其次,柏拉图提出了理念是认识的惟一对象,表明人类只能根据理性智慧去把握真理。柏拉图认为,理念先于可感知的个别事物,是永恒不动的真实存在的单个物,一切可感知的个体事物都由理念所派生和统帅。可见的现象世界与可知的理念世界虽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两者却是分离和对立的。由此柏拉图提出了认识的对象不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中的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而是永恒不动的真实存在理念。柏拉图把感知与知识对立起来,把经验与先天对立起来的做法,导致他不得不把真正知识的来源归诸于人生来具有的回忆能力上。知识在他那里被等同于先天的知识回忆。

最后,柏拉图发现了共相即理念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注意到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但却割裂了可知的理念世界与可见的现象世界、共相和殊相的关系,从而陷入矛盾当中。柏拉图一再强调可见世界的一切变动不居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惟有可知世界的不动不变的理念才是真实可靠的,真实的理念是同类事物的共相,是万物的一种普遍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较之个别事物,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事物的内在的东西。但由于他割裂可见的现象世界与可知的理念世界,从而割裂了共相和殊相的关系,也使他自己的理论陷入了矛盾之中。既然承认了理念是世界的本质,万物是由理念建立起来的,那么他就应该承认世界万物的真实性。如果按照理念建立起来的那个世界不真实,那么作为根基的理念本身也是不真实的,这就与柏拉图所说的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相矛盾。事实上,柏拉图的理念只有形式上的主体意义,只是漂浮在那里,并没有与个别事物发生关系。

参考文献:

《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

齐慧丽:山东济宁学院政治系。

上一篇:同构图形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下一篇:知识更新与教师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