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0 06:08:19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篇1

关键词:教父学;柏拉图;希腊的摩西;一神教

中图分类号:B13; B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1000106

教父智识非凡,护教不懈,全力抹煞基督教受惠于希腊哲学之事实。反基督教者迫使教父应诉:为何基督教从希腊哲人(尤其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借取大量信条?然而,尽管教父答辩异教,但就文献而言,其答辩内容却大不相同。其中,既有人视希腊哲学为基督教的死敌,也有人视希腊哲人为基督教的先驱。

教父作品中的希腊哲学

在公元二、三世纪,作为基督教护教家,塔提安(Tatian)和德尔图良(Tertullian)强烈呼吁人们远离哲学。《塔提安致希腊人》(Address of Tatian to the Greeks)恶意攻击希腊思想制度,如下控诉在书中比比皆是:希腊哲学家毫无原创,只会窃取异族的思想,应为所有邪恶错误负责,其荒谬无能,更举世闻名。塔提安反对希腊哲学,几近宗教狂热,但这不是《致希腊人》(Address)的主要目的。他主要想证明基督教哲学比希腊体系更为久远。塔提安认为摩西是最古老的诗人兼史学家,并褫夺荷马所有异族智慧创立者的头衔。

德尔图良之护教,同样从全然拒斥异教哲学开始。然而,与塔提安不同,德尔图良谙熟希腊哲学信条,也通晓希腊基本制度。如此,他的体系便更为可信。他拒绝理性主义,怀疑一切形而上学证据,这让他自己在感知之非理性阶段接受基督福音。因此,他声称:“Credo quia absurdum〔信仰恰因荒谬〕”。

尽管承认某些柏拉图主义公式正确,德尔图良依旧认为一切异端均源于异教哲学 On Prescription Against Heretics〔《论反异端的策略》〕, VII, ANF, III, 246.。

既然如此,那么在基督徒和哲学家之间,在希腊门徒和天堂门徒之间,在求名逐利者和追求生命者之间,在清谈家和行动者之间,在建造者和拆毁者之间,在谬误之友和谬误之敌之间……,其中又有哪点相似呢?Apology〔《护教辞》〕, XLVI, ANF, III, 51.

德尔图良强调:在福音研究之外,任何探究都徒劳无益。似乎,他绝不接受任何犹太―基督教哲学作为教会神学基础:要理解基督教信仰,不能通过希腊智慧,而只能依靠非希腊化的旧约背景。在这雄辩、激情四溢、但却难以服人的名段中,他吁求福音免被异教智慧所玷污。

雅典和耶路撒冷到底有什么相干?学园和教堂间能有什么协同?异教徒和基督徒又有什么关系?……别再制造混杂着斯多亚、柏拉图和辩证法的基督教了!在拥有耶稣基督之后,我们无需好奇争辩;在安享福音之后,我们再无需任何探究!On Prescription Against Heretics〔《论反异端的策略》〕, VII, ANF, III, 246.

很早就有人想调和基督教和柏拉图主义,如殉教者查士丁(Justin Martyr)。但凡柏拉图著作,只要他能找得到,他皆精通无碍。况且,在其改宗前,他自己就是个柏拉图主义者。他能审慎地估量:在柏拉图的信条中,哪些能增进基督教体系,又有哪些却与之对立。

查士丁通过“逻各斯”(Logos)定义原则,以统一希腊人和异邦人(基督徒)。

那是因为,不仅在希腊人中,“理(Reason)”(“逻各斯”)成功通过苏格拉底去谴责他们;而且在野蛮人中,“理”(或“言”,“逻各斯”)k自己――取了人形,变成了人,被称为耶稣基督――同样对他们施以天谴First Apology〔《第一护教辞》〕, V, ANF, I, 164.。

查士丁言论出格,甚至将苏格拉底与耶稣相提并论,并认为苏格拉底通过“逻各斯”而多少认识耶稣Second Apology〔《第二护教辞》〕, X, ANF, I, 191.。然而,基督降临划定了界限:在界限内,我们可将柏拉图及苏格拉底视为预示者,他们大略预示“逻各斯”将于人间“复临”(parousia)。

……因为,事实上,哲学就是最多地占有天主,以及在主前无上的荣耀。哲学把我们引向天主,并独自将我们托付给天主……对无形之物的感受征服了我,对“相(ideas)”的沉思让我的思想展翅高翔。我曾愚不可言,刹那间,我便耳聪目明。我期望立刻仰望天主,因为那就是柏拉图哲学的尽头Dialogue With Trypho〔《与特黎丰的对话》〕, II, ANF, 195.。

俄利根(Origen)、亚历山大的克莱门(Clement of Alexandria)、潘代诺(Pantaenus)和亚历山大教义问答学校(Alexandrian catechetical school)在智识灵修两方面给予柏拉图主义与新约作者相等的地位。他们崇敬希腊大师,并借此获得灵感。克莱门大量引用柏拉图著作,尤其是《理想国》、《法律篇》和《斐多篇》,所占篇幅往往超过对新约的引用。与新约著作信徒一样,柏拉图的门徒热情传播柏拉图的“相”William Temple: Plato and Christianity, Three Lectures (London: Macmillan, 1916), p. 93. 〔《柏拉图和基督教――三次讲座》,伦敦:麦克米兰,1916,第93页。〕作者指出:“亚历山大的柏拉图主义位于圣亚他那修全部神学的背后,并提供了在尼西亚信条及伟大正统教义中被逐步提出的语言。”。俄利根是其中典型,就教会接受柏拉图的程度,他要么被认为是基督教英雄,要么被认为是持异端者。

就正义及宗教而言,克莱门建议将哲学视为希腊人的神圣启示,哲学使希腊人活在正义中并保持高度虔诚。因此,哲学是赠与希腊人的圣礼,其作用如教师将启蒙的希腊人带向基督,正像犹太律法的作用是指示将要来临的弥赛亚Stromata〔《杂缀集》〕, I, V, ANF, II, 305; I, VII, ANF, II, 308; VI, XVII, ANF, II, 517 f.. 。无论如何,人们必须明辨哲学,或者是天堂的礼物,或者是误导腐化的力量。克莱门的选择其实很简单:真实可信的哲学就是通过柏拉图讲出的苏格拉底 同上, I, XIX, ANF, II, 321.。

克莱门及其有趣,他让保禄称希腊著作明智地预言、精确地描述了神子同上, IV, V, ANF, II, 490.。此外,他将福音视为希腊犹太两大古代文明的交汇点,而不是两者间根本的转折点Charles Bigg: The Christian Platonists of Alexandria (Oxford: Oxford Univ. Pres, 1886) p. 47.〔《亚历山大城的基督教柏拉图主义者》,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1886,第47页。〕作者支持此观点,但将古代文明视为偶像崇拜之路。。

因为俄利根哲学,尤其是其中关于柏拉图的部分,成了基督教最强大的盟友;况且,俄利根以一己之力,为教会提供武器装备,以反击教会外(尤其是瑟尔苏 Against Celsus〔《驳瑟尔苏》〕, ANF, IV, 395-669.)的无情攻击,所以俄利根无愧于基督教第一神学家。在他的帮助下,基督教信仰本可以安居于坚实的神学地基。然而,这种柏拉图主义的地基难免使教会陷入哲学的迷惑。俄利根本人认为基督教绝不是被曲解的柏拉图主义同上, V, LXV; VI, I-XX, ANF, IV, 571-582. 。所有真正的柏拉图主义者都能接受三位一体中的两个位格(圣父和圣子),但他们却不能接受圣灵,而后者才能鲜明地体现基督教的特点 De Principiis〔《论原理》〕, I, III, ANF, IV, 251-256.。

教会对俄利根的柏拉图主义抱有敌意,这导致他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会议上被谴责。随后,人们便遗忘了他。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坚持为其恢复名誉。他写下这句名言:“俄利根开启了神学的泉源。”

在迦帕多加教父(Cappadocians)的影响下,教会获得了基督教文明的视野。圣巴西流(Saint Basil)历史性的文集《就如何阅读希腊文学致年轻人》(Address to Young Men on Reading Greek Literature)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经典Werner Jaeger称之为所有基督教教育的。。

奥古斯丁对持柏拉图主义的教父圈子并不陌生,尽管在他的时代,柏拉图主义已不自觉地与新柏拉图主义相混同。人们指责奥古斯丁,因他将新柏拉图主义并入基督教的信条。

关于柏拉图在基督教的影响,集中见于《天主之城》(The City of God)第八章及第十章。在那里,柏拉图被当成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比许多神还要优越。奥古斯丁的任务是:既要证明柏拉图之伟大,又要声明他卑于先知及使徒The City of God〔《天主之城》〕, II, 15, NPNF, II, 30 f..。

尽管有些不情愿,奥古斯丁依然认为柏拉图体系受惠于基督教。不过,他礼赞柏拉图,因为柏拉图结合沉思与行动,而使哲学臻于完美同上, VIII, 6, NPNF, II, 148 f..。当谈到柏拉图主义者时,他总结道:“我们偏爱他们而不是其他人,并承认他们与我们最接近。” 同上, VIII, 9, NPNF, II, 150.。

尽管如此,奥古斯丁仍然要承担艰巨的任务:去调和柏拉图哲学技艺与保禄反哲学的警告歌2: 8。 对他而言,这警告不适用于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对他们来说,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保禄的话,因为他们协助以形成背景,正是在此背景下,保禄才能够进行哲学沉思――这点体现在罗马书1:19-23和宗徒大事录17:28奥古斯丁并没有象克莱门一样出格,后者声称保禄鼓励使用哲学。Stromata〔《杂缀集》〕, VI, VIII, ANF, II, 494-496.中。当然,问题在于:让柏拉图赞同保禄,反之亦然。

这便是我们偏爱他们的原因。因为当其他哲学家绞尽脑汁、竭尽全力,以寻求事物原因、正确的学习生活模式时,他们凭借知晓天主,业已发现构建宇宙之原因,业已发现揭示真理之光芒,业已发现涌现幸福之泉源。所有的哲学家,只要他们拥有这些天主的思想,无论他们是不是柏拉图主义者,他们都将认同我们The City of God〔《天主之城》〕, VII, 10, NPNF, II, 151.。

奥古斯丁在处理柏拉图体系、普罗提诺(Plotinus)体系及波菲利(Porphyry)体系时遇到了困难。这些困难尤其体现在《天主之城》第十章中,这辜负了他对柏拉图主义及新柏拉图主义心照不宣的认可:因为这些思想拥有对天主的宗教洞见,所以不能弃之如敝履。奥古斯丁努力证明:当作为基督教神学潜在对手的时候,柏拉图主义哲学将不能像基督所揭示的那样导向对天主的崇拜。

一神教的普世化

保禄绝不承认:基督教能从任何其他的历史或精神进步中,获取比基督死亡复活还大的恩惠。保禄让人相信能够建立一种神学体系,一种与浩如烟海的知识储备无关的神学体系。而这些浩如烟海的、被公开或私下认可的知识储备,却构成了公元一世纪地中海世界的智识基础及社交基础。这观点却无法在某些教父面前得到令人满意的论证,而这些教父的任务便是在旧约的预言和希腊哲学的见识之间寻找交汇点。许多护教家都不得不承认:基督教根植于基督的巴勒斯坦门徒所传达的悠久犹太传统,但如果这些传统没被翻译成希腊哲学中更为普世化的公式,基督教将不能被传到世界各地。如果我们不想用强力把智识和精神全部摧毁,我们就不能全然拒绝柏拉图体系,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斯多亚体系。看来,我们最好接受这样的真理――如同奥古斯丁曾被迫接受的那样――天主的恩典普降人间,并通过柏拉图的著作得以表现。虽然柏拉图尚无天主的客观知识Lectures or tractates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根据圣若望的福音讲座或论文》〕, II, 4, NPNF, VII, 14.,但是将柏拉图视为天主恩典的工具,却能使他成为基督教的先驱。柏拉图主义在基督教中发现自身之完满,这想法曾被基督教护教作品激烈地抵制,尽管这些作品通常也承认:哲学家最根本的教义通过四海同一的逻各斯――之后在耶稣基督身上道成肉身――的内在工作(inworking)而得以展现。

正是在非犹太教的世界中,基督教神学才得以成形。尽管天主的启示是唯一的,但柏拉图主义及斯多亚主义的信条又渗入了基督徒的生命,这给早期教会带来了双重处境。尽管人们承认基督事件是唯一的,形成基督教神学却需要某些比单纯的犹太教信仰更复杂且更有力的元素。基督教需要哲学之形式,基督教神学源于这些最初让基督教陌生的思想。

教父希望通过调和希腊哲学和旧约信仰以使基督教普世化,他们的努力让新约写作提前:这在亚历山大的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此人作品中,柏拉图主义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致我们常有这种印象:他将柏拉图视为希腊的摩西。事实上,圣灵启示的核心观念就是将逻各斯的普世分享延伸到为逻各斯而生的柏拉图身上。

教父统一犹太律法和希腊哲学的通常进路就是:强调柏拉图对旧约先知――尤其是对摩西――的依赖。

又有哪位诗人和哲人未尝畅饮过先知的泉水呢?哲学家用那泉水灌溉他们贫瘠的思想,因此,这便是他们从我们这儿获取的东西,这让他们能和我们相提并论 Tertullian, Apology〔德尔图良:《护教辞》〕, XLVII, ANF, III, 51 f..。

对某些基督教护教者而言,特别是对米兰的安布罗斯(Ambrose of Milan),最有诱惑力的想法是:根据不太可信的记载,可能在公元前([译注]原文漏“前”字,兹补上)六世纪末,在巴比伦入侵之后,耶肋米亚(Jeremiah)离开巴勒斯坦去埃及避难,而柏拉图也正好在那个时候游历了埃及。全然不顾此说法中明显的历史年代错误,他们又进一步说,柏拉图根据他从耶肋米亚那里听来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奥古斯丁试图更正此观点引发的误解。尽管有时他似乎也接受了柏拉图和耶肋米亚在埃及会面的传统说法On Christian Doctrine〔《论基督教教义》〕, II, 28 (43), NPNF, II, 549. 然而在奥古斯丁的 Retractations〔《更正》〕 ( II, 4) 中,他试图更正此错误。 ,但在其他的场合,他认为耶肋米亚没有直接影响柏拉图,他还认为,柏拉图不可能读过希伯来经文。

然而,通过仔细计算编年史记载的日期,我们发现柏拉图的出生日期比耶肋米亚作预言时晚了一百年……因此,在柏拉图游历的时候,他既不可能见过早已去世的耶肋米亚,也不可能读过那些还没被翻译成希腊语的经文,毕竟他只精通希腊语。当然,除非我们说,因为柏拉图强烈追求知识,他已通过某个译者研读过这些作品The City of God〔《天主之城》〕, VIII, II, NPNF, II, 151. 奥古斯丁此处的年代表仍然颇多错讹。在耶肋米亚去世和柏拉图所谓的埃及之行之间大约间隔两百年。。

在将一神教普世化的努力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步骤便是:结合犹太教创立者摩西和首位希腊理性宗教权威柏拉图。按克莱门和查士丁的说法,柏拉图分享同一天主分配给所有献身智识者的、普世化的圣灵启示。正是那同一个逻各斯在所有的哲学家体内运作。

伟哉柏拉图!汝业已手触真谛。切勿懈怠。与我一同探究至善。盖神圣之流射居汝体内浇灌,万众于此概莫能外,而于献身智识者尤甚矣Clement, Exhortation to the Heathen〔克莱门:《劝勉异教徒》〕, VI, ANF, II, 191.。

每个善言之士均相应地分享那充满生命力的圣言,因两者息息相关……所有的作者,在其体内圣言的播种下,均能在黑暗中参透事实Justin, Second Apology〔查士丁:《第二护教辞》〕, XII, ANF, I, 193.。

就柏拉图与摩西的关系,早期护教家展现了一副由不同立场所构成的光谱:从纯粹的赞美到剽窃的控诉。其中,查士丁就大费笔墨以控诉柏拉图剽窃摩西。――这颇有几分出人意料,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与其普世化的逻各斯概念相矛盾,这同样与其对希腊哲学积极接近的总体态度相矛盾。在其《劝勉希腊人》(Hortatory Address to the Greeks)中,查士丁努力说明,让人作呕:当柏拉图在埃及时,他从摩西的传统中拷贝了哲学模板,并以此模板为基础构建了他的全部思想观念。然而,在柏拉图的著作中充满了他所受惠的诗人和哲人――这名单可列一长串;可在他的著作中,摩西的名字却无处可寻。查士丁当然明白这点,他解释说,柏拉图之所以绝口不提摩西,是因为他处于苏格拉底敢于介绍新的神圣观念而遭厄运的环境中。

虽然当柏拉图在埃及研学时,他很可能接受了摩西及其他先知关于唯一神论的信条,但因忌惮苏格拉底的厄运,……所以他在谈论神o时,就创造了一套繁复且模棱两可的话语Hortatory Address to the Greeks〔《劝勉希腊人》〕, XX, ANF, I, 281. (See also XXII, XXV, XXVI, XXXI .... ). 关于柏拉图剽窃希伯来人的说法亦可见Clement, Stromata〔克莱门:《杂缀集》〕V, XIV ff., ANF, II, 465-476.。

在查士丁《与特黎丰的对话》(Dialogue with Trypho)中,我们更容易理解他的立场,那本书的论证很自然地导向如下辩护:众先知是真理的唯一仓库。他还笨拙地谈到:应认为基督是所有先知的完满状态。因此,柏拉图就拉达曼迪斯(Rhadamantus)和米诺斯(Minos)的神话故事而对末日审判所做的思考,同样应被认为是因他偷师基督而得到的First Apology〔《第一护教辞》〕, V III, ANF, I, 165. 查士丁夸大其词,令人震惊。他主张哲学家从先知那里借取了灵魂不朽的概念,(同上, XLIV, 177). 而在柏拉图哲学中,有个元素是先知完全不知道的:灵魂不朽。同样让人奇怪的是,查士丁相信柏拉图拥有从摩西那里借取的十字架教条。(同上, LX, 183).。

优西比乌(Eusebius)颇为犹豫地想去证明柏拉图哲学的根本基础――现象王国和本相王国(the realm of the ideal)的二元论――也来自摩西和希伯来先知。

对无形无状、唯有用思维方能看见的事物,柏拉图同样遵照全知的摩西和希伯来先知的教导和沉思,(1)无论那是来自他听到的传闻……或者(2)来自他意外发现的事物真正本质,或者(3)无论如何,我们都认为那是无愧于来自天主的知识Praeparatio Evangelica〔《福音之准备》〕, XI, 8, 引自H.A. Wolfson, Philo: Foundations of Religious Philosophy in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Boston: Harvard Univ. Press, 1948), vol. 1, p. 161.〔沃尔夫松:《斐洛: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基础》,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1948,第1卷,第161页。〕。

要让人相信柏拉图主义和圣经神学结为一体,这种普世化思想自然需要实例。这些实例应强调三方面的共识:创世,一神论和普世之律法。这三方面均为教父学所关注。

《蒂迈欧篇》――柏拉图流传最广的著作――常被人拿来和圣经的创世故事相比较,在斐洛时代后更是如此。在查士丁著作中,有两大部分强调了《蒂迈欧篇》的摩西背景,以及圣经与柏拉图宇宙起源学并行不悖。虽然奥古斯丁没太强调柏拉图的宇宙起源学,但是他依然得出如下的结论:对《蒂迈欧篇》的研究说明柏拉图了解摩西的神圣作品The City of God〔《天主之城》〕, VIII, 11, NPNF, II, 152.。

在护教作品中,柏拉图从摩西那里接受了一神教的洞见,这说法或被默认或被公开表达。尽管教父并不愿得出这种结论:摩西的传统――在这一特定的神学领域――足够有力地影响了柏拉图,以致于改变了希腊宗教的方向。虽然柏拉图开拓了一神教的新领地,但是他也给予多神教同样的支持。看来,我们很难认同查士丁所说的:柏拉图传授“仅有一个神的教条” Hortatory Address to the Greeks〔《劝勉希腊人》〕, XXII, ANF, I, 282.。

克莱门强调柏拉图在制定律法时模仿摩西。既然摩西的立法不可超越,摩西的律法就成为所有伦理的泉源,正是从这泉源,希腊人导出了自己的伦理Stromata〔《杂缀集》〕, I, XXV, ANF, II, 338; II, XVIII, ANF, II, 364-369.。

哦柏拉图!何处寻觅汝赠与之真理?……盖律法与真理并行,亦与汝对天主之情感相契,汝实受恩惠于希伯来人Hortatory Address to the Greeks〔《劝勉希腊人》〕, VI, ANF, II, 191 f..。

因此,一神教的普世化建构在大量臆测之上,即使这些臆测礼赞柏拉图并授予他仅次于摩西及其他先知的二号角色。从基督教护教家的角度来看,只能在证明柏拉图卑于摩西的基础上,方可仰慕柏拉图。作为亚威宗教的潜在对手,仅在那种情况下,他才能接受基督教作家的礼赞。因此,为了所有现实的目的,只有在付出让历史上的柏拉图变形为犹太哲学门徒的代价后,圣灵启示的普世化和逻各斯的内在工作才能够得以进行下去Clement, The Instructor〔克莱门:《导师》〕, II, 1, ANF, II, 242; II, X, 263;Stromata〔《杂缀集》〕, I, XV ff. ANF, II, 142; 263; 316.。 在毕达哥拉斯主义者努墨尼W斯(Numenius)的格言中,让柏拉图从属于摩西的进程达到了顶峰:“柏拉图何许人也?岂非操阿提卡希腊语之摩西?”Clement, Stromata〔克莱门:《杂缀集》〕, I, XXII, ANF, II, 334 ff.

柏拉图主义哲学是一神教在普世化进程中强大的盟友。与此同时,教父在作品中声色俱厉地警告,以确保柏拉图恰当地隶属于新兴的基督宗教。克莱门尤其珍视保禄的位置:正是保禄摧毁敌意之墙进而统一信仰。正是因为他的努力,犹太与希腊才合为一体并共享拯救之赠礼。让柏拉图赞同基督教神学乃是护教家的唯一道路,他们无法认同排除柏拉图主义哲学有力宗教信条的普世化的一神教。然而,耶稣自己也有可能受教于柏拉图作品,但这观念却被教父彻底地拒绝了 Augustine, On Christian Doctrine〔奥古斯丁:《论基督教教义》〕, II, 28, 43, NPNF, II, 549; Letter〔《书信》〕XXXI, 8, NPNF, I, 260. 我们无法知道哪些柏拉图崇拜者断言耶稣曾师从柏拉图。安布罗斯讨论此问题的书籍业已佚失。。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Roberts,James Donaldson.The Ante-Nicene Fathers[C].Grand Rapids:Eerdmans,1906.

[2]Philip Schaff. A Select Library of the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C].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6.

[3]William Temple. Plato and Christianity, Three Lectures [M].London: Macmillan, 1916:93.

[4]Charles Bigg. The Christian Platonists of Alexandria [M].Oxford: Oxford Univ. Pres, 1886:47.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篇2

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最为人们所熟知,其中提到的“哲学王”更是为人们所乐道。其实他还有一本后期著作《国家篇》也颇为知名和重要。对比这两本书,有人认为这其实反映了柏拉图思想由“人治”走向“法治”的一个转变。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这正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人治 法治 转变 原因

提到柏拉图,其《理想国》(又称《国家篇》)最为人们所熟知。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坚定地认为,“只有在某种机遇下,那些被人们称为无用的极少数尚未腐败的哲学家被推上统治地位,出来掌管城邦,无论他们是否自愿,并使公民服从他们的时候,或者说,只有在神的激励下,那些当权者的儿子,或那些君主本人对哲学产生真正的热爱时,城邦、国家或个人才能达到完善”[1],即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应当由哲学王所领导,哲学王在理想国中占有核心地位。然而柏拉图晚期有一本著作叫《法律篇》,他在其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因此,一般认为,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由《理想国》中的“哲学王”人治到《法律篇》中法治的转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思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

其实,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有着一定的缘由的。柏拉图晚期思想发生转变也是有因可寻的。这既是由其学术思想的内在发展导致的,同时我们在考察期思

想转变时也不能忽视了其人生经历带来的影响。

一、学术思想的内在转变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是建立在其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之上的。晚期的柏拉图本人首先对其哲学赖以为基础的“理念论”进行了反思。在《巴门尼德》中,他重新分析了究竟哪些事情有理念。按照柏拉图原来的思想,任何一类事物都有理念,理念作为原本是完美无缺的,具体事物作为摹本总是有缺陷的。那么,污泥、秽物是否有理念呢?如果它们也有理念,这些理念一定比它们更加污秽了。这样,就与理念是完美无缺的思想相矛盾。因此,柏拉图明确否定有污泥、秽物的理念。可是,如果它们没有理念,那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柏拉图在这里陷入两难之中。在这篇著作中,他也仔细分析了具体事物如何分有理念。分有只能两种办法,一是分有整个理念,一是分有理念的部分。如果分有整个理念,一个人分有人的整个理念,另外一个人也分有人的整个理念,那样理念和具体事物一样,也有很多,就不是单一的了。如果分有理念的部分,如一个人分有人的理念的一部分,另一个人分有人的理念的另一部分,那样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更荒唐的结果。如果说一个东西因为分有大的理念的一部分而成为大的话,那就等于说大的东西因为分有“小”而成为大的,因为大的部分比“大”本身而言无疑是小的。柏拉图发现这些困难后,也曾力图去解决之。但是这些困难都是他的哲学基本观点造成的,他不会放弃他的哲学基本观点,所以他也不可能解决这些困难。而解决不了这些困难到头来又动摇了其《理想国》中政治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于是,其政治哲学思想也必须寻求某种变通。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其晚期政治哲学思想出现了变化。

二、生活经历的外在影响

柏拉图青年时代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度过的,他目睹了当时希腊社会的混乱给城邦公民带来的悲惨遭遇,也目睹了希腊由盛转衰的过程,苏格拉底之死更是深深地刺激了柏拉图,这促使他萌发了强烈的构建一个理想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柏拉图总结当时城邦混乱的教训,认为这是民主法治的不完善所致,而不完善的民主法治直接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因此他认为在当时的希腊社会,民主法治已经变质的情况下,只有理念论化身的哲学王才能真正治理好一个国家。当然理想国及哲学王的存在要具备很多条件。柏拉图的《理想国》正是为此而作的。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为希腊城邦的社会秩序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讨,为此提出了一套详细的理论,并最终期望将这种理论变成制度,付诸实践。然而在奔走实践中,“理想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在西西里的遭遇,差点被狄奥尼修一世处死,后虽经人说情免死,还是被当做奴隶卖掉,后经人搭救才回到雅典,这次心灵和身体的“流放”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开始思考,在一个法治不健全、人治占上风,而统治者本人又非哲学王或变质的话,其造成的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因此,在“理想国”现实地难以实现的时候,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学说,开始寻求新的突破,在后期的《法律篇》中,他指出一个完善的法治的国家是一个次好的国家,也是值得推崇的。

纵观柏拉图的一生,其青年时期师从苏格拉条学习哲学,学法治思想,然而苏格拉底之死及其本人遭遇使其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法治走向人治,再回到法治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复归。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包含了更深内涵的创造性的复归。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2卷)》之“国家篇”[M].人民出版社,2003

[2]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2卷)》之“巴门尼德篇”[M].人民出版社,2003

[3]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3卷)》之“法篇”[M].人民出版社,2003

[4]列奥施特劳斯著,张缨等译.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M].华夏出版社,2012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篇3

【关键词】理念论;分有;模仿;二重世界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柏拉图哲学大厦的基石,理解柏拉图哲学,关键在于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相对、流逝的事物仅仅是现象、表象,只有永恒不变的理念才是真正的实在。由所有的理念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并且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柏拉图在继承和融合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念论。首先,柏拉图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宗教气息很浓的学派,其灵魂不朽、灵魂轮回的学说深深的影响了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始基、原型,而万物都是模仿数的原型而存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唯心主义的观点深深影响了柏拉图。其次,巴门尼德是通向柏拉图思想最重要的一个人。巴门尼德关于真理与意见两条道路的区分以及存在论都得到柏拉图的认可。最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对其影响极其重大。苏格拉底对于概念的定义,即认为概念是事物永恒不变的本质或共同本性,个别具体事物只不过是概念的表现,可感事物既然是变动不居的,就无可捉摸,更不能为之定义。正是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巴门尼德提出了原子论,而柏拉图提出的就是理念论。正是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自己的理念论。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翻译为“理念”或“理型”。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同的形式。柏拉图的理念是纯客观的,纯形式的,没有质料。理念既不是被创造的、也是不可毁灭的。理念的世界是不能够被我们的感官看见也不能够感觉到的,如果我们想要理解理念世界的话,那我们只能用思维来沉思它。柏拉图认为,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有真理、有意义的世界,事物世界是不真实、没有真理、不是个有意义的世界。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可感世界能够被人们的感官感知到,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那些事物,这些可感知的事物是被创造的,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所以,理念不仅不会受事物的影响,而且理念与理念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因为理念是绝对的自身存在而不可能变为他物。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而它们的类是知识的对象。至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图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二是“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现实中的桌子是摹仿理念的桌子而来的,因而总是不完美的存在。“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它事物亦同样。”就此而论,有三种桌子存在,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由于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念,各种理念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等级分明的理念世界。一方面,理念世界中的各种理念构成了可感事物摹仿和分有的原型。另一方面,所有的理念又都追求着善的理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众多感性事物趋向于它们的理念,较低级的理念趋向于较高级的理念,所有的事物和理念都趋向于善的理念的秩序井然的世界模式和本体论体系。

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开,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

总之,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柏拉图理念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独具特色,开创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而获得了特殊地位,更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哲学框架,塑造了两千多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柏拉图的哲学对后来欧洲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唯心主义体系以及由此体系产生的各个流派,不但在欧洲中世纪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支柱,直到近代,各种唯心主义哲学,者可以从他的理念体系中,找到其思想渊源。怀特海说,两千多年西方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脚。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罗素.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6.

[3]Roy Jackson.柏拉图理想的王国[M].倪玉琴,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彦龙.浅析柏拉图之理念论[M].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3).

[5]袁孟琪.柏拉图理念论的巧妙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许春芳.浅析柏拉图的理念论[J].法制社会,2008(29).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篇4

关键词:优秀者胜出;政治德性论;公共善;最优状态

中图分类号:B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希腊城邦政治对于公共权威的正当性的讨论,奠定现代政治哲学的方向和主题,为现代政治哲学确立了基调、范围和思考空间。这种传统从古希腊一直延续至今,构成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维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德性论,认为伦理和政治密不可分。把政治问题置于伦理语境中,强调政治美德对政治实践的先在决定性,意在建构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保障对权威的认同与服从。

一、政治的伦理解释语境

城邦政治讨论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府与个人关系,是公民与政治共同体的伦理关系。柏拉图系统阐发了政治德性论的基本原理,奠定了伦理政治的基本架构。其影响正如怀特海的评判,西方哲学的历史就是一连串对柏拉图进行不断注解的历史。寻求建立最合理、最可欲的政治社会,构成了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主题。他的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思想在“理念论”哲学的主导下,认为“哲学王”式的统治是最具有正当性、也是最合理的政体形式。后期则因苏格拉底之死,对民主政治的正当性产生怀疑,以及从亲自进行的政治试验的失败中发生了明显的转向。从形而上的理念论政治哲学转向现实社会,认为法律之治不过是“第二等的好”。可以看出,柏拉图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德性论立场,只是在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上取向法律之治。《理想国》表达了柏拉图的“优秀者胜出”的政治哲学,这是一个理想国家的摹本,是政治共同体的“理念型”,塑造了一种理解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典型形态。柏拉图意在为现实社会奠基一个超越时空界限的完美标准,并以哲学家统治为最高形式。其思想继承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念,其中,完备的知识和智慧是政治美德的基础。柏拉图认为,最完美的形态是“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在柏拉图看来,完美的国家生活以拥有完美、完善的个人美德为前提,它是政治实践的基础。经由良好的教育和道德教化,才能建立理想的公共政治、善的社会治理和获得普遍认同的政治权威。并且,个人美德同时也是公共美德、公民美德和政治美德,国家治理就是建立在美德基础上的正义统治。基于公民美德的“这样一种国家,这样一种体制,还要这样一种人物,我说都是善的,正义的;如果在管理国家和培养个人品质方面,这是一种善的制度,那么,其余的各种制度就都是恶的,谬误的。”[1]177这种立场在后期的著作《政治家》和《法律篇》中一以贯之,同时也在面对政治现实问题时做出了必要的让步与修正。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最具魅力也最易受到批评的是“哲学王”。批评者认为“哲学王”政治观是一种为贵族精英主义政治进行辩护的理论,否定了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因为“无论如何,《理想国》中的理想国家是完全否定了城邦政治的信念,否定了城邦的资源公民身分的理想,也否定了城邦的这样一种希望:使每一个人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有可能成为分担政府责任和分享政府权力的参与者。”[2]93这种批评是站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立场上,民主化已成为一个普遍政治现实的条件下,表达了一种以今驳古、今胜于昔的态度。这种态度同样遍存于现代史学里,这是一种典型的对前人的“批判式重估”。如果对历史采取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同情式理解”就会看到,一种批判式的历史叙事,设定了现代与传统的绝对对立,认为二者无法通约、缺乏认同的途径。以此知识立场为基础,建构了具有本体意义的批判主义框架。举凡“一旦我们无法穷尽世界历史事件之意义的假设被人提高到了本体论的高度,那么历史似乎应被贬斥为先验的无客观意义的和混乱的东西;并且为了‘合理性目的’而干预历史的内在徒劳性被人看作是自明的。”[3]186如果采取“同情式理解”的历史观,将使被“现代眼光”遮蔽的历史展现出新风貌,获得新的理解。在古希腊的城邦政治中,民主仅仅是构成城邦政治的一个要素。城邦治理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公共善和政治美德等问题,并不以民主为惟一的评判尺度。民主在古希腊的城邦政治里,不是政治正当与否、是否具备合法性的证明基础。这可以从城邦政治的不同政体形式并存的历史事实中得以验证,并且,即使在被视为光辉典范的雅典,民主政治也并非一个普遍的事实。古希腊对理想政体和最合理的治理方式的讨论,始终处于百家争鸣状态。“政治生活的规则――自由讨论、辩驳和争论――从此也成为智力活动的规则。神秘的宗教启示仍然是狭隘圈子内的特权,许多公共信仰所有人都相信,不过没有人对它们提出质疑。但是,一种新的真理观念开始形成并体现出来:向所有人开放的真理,它的基础在于证明自己有效性的论证力量。”[4]420尽管雅典政治被视作典型的民主政治,但对民主本身的实质和正当性,并未形成共识和更为深入的思考,往往误以为多数人的“意见”就代表了正当和正义。尤其是,智者派的相对主义更加剧了对民主和正义、意见与真理等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迷乱。柏拉图致力于对这种模糊的认识和理解做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治疗”,以正本清源。如若透彻理解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应遵循从哲学、伦理学到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在批判智者派的相对主义过程中,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政治精英主义,即优秀者胜出的政治德性论。

柏拉图从理念论哲学出发,沿着两条思路展开论证:一是以理念论取代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二是用哲学的确定性消解民主政治所诉诸的纷繁“意见”。理念论哲学是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形而上根基,理念世界及其真理是现实世界与意见世界的前提,居于支配地位的理念世界是完美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则是乱象丛生、受制于各种利益计算和政治野心的主宰。救治现实社会的缺陷,应依据理念摹本进行变革,因为它是现实世界的理想化的完美标准。由此,柏拉图用理念论真理观取代了相对主义。柏拉图认为,存在着完美的真理,现实政治的“意见纷争”具有天然的缺陷,理念论既是对真理的承诺,又是矫治纷乱的现实政治的良药。柏拉图认为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在伦理学上的错误更严重,因为“建立在相对的情感价值之上的道德体系只是一种错觉,是一种粗俗的观念,找不到任何健全的、真实的内容。”[5]67那么,什么样的政治统治形式才是最合理的?由谁去掌握最高权力才能消除“意见政治”的缺陷?柏拉图主张,只有哲学家才是最理想的人选,因为惟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真理、善和正义。于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遵循的思想体系产生了一种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一切都必须付出哲学家―国王的理想, “哲学王”思想,是其理念论哲学的政治表达。具有哲学智慧的优秀政治家,知道如何培育公共善,怎样去建构合乎理想标准的政治社会。柏拉图的具体实践策略是等级正义观,即人有等差、各安其位。柏拉图把组成城邦的人划分为三类,在城邦中每一类人基于不同的天赋和才德承担不同的责任:金质的人最具天赋与才德,适合成为治理者;银质的人为武士,适合于保卫城邦安全;铁质的人适合从事农业或手工业,为整个城邦提供服务。如果隶属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尽其所能,那么,城邦的治理就是正当的。尽管柏拉图的划分武断得有些粗糙,却是其理念论哲学的必然逻辑结果。

柏拉图政治哲学实质上是哲学家统治的精英主义,但与贵族政治的身份政治完全不同,而是智慧上的精英和优秀者。作为理智精英的哲学家最有智慧、最聪明,懂得什么是真理和正义,所以,由哲学家统治就是由最优秀的人统治。如果政治现实没有创造出“哲学王”的条件,那就会陷入由相对主义和纷繁的“意见”主宰的恶的政治之中。如果一种政治制度能保证具有卓越美德的优秀者胜出,就能普遍地培育起公民的政治美德,从而建立善的政治。应当由城邦中最优秀的人物行使统治之权去悉心教化和引导。波普尔在评价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时认为,“柏拉图的正义理论把‘谁应当统治’这一问题置于政治理论的中心。他对此问题的回答是,应当由最聪明最优秀的人统治。”[6]226同时,波普尔洞察到了“哲学王”回避了出现恶的政府的可能性,因而视其为“开放社会的敌人”和“柏拉图的咒符”,但并未消解“优秀者胜出”的政治德性论的深邃意蕴。

二、良法之治:优秀者胜出的制度前提

柏拉图没有彻底解决这样一个哲学难题,即在事物的本质理念和人们对事物的主观意见之间的冲突中理念和意见哪一个才是真正可靠的?在哲学史上非常有名的“美诺悖论”就是对柏拉图理念论真理观的有力挑战。《美诺篇》里有一则对话,大意是美诺与苏格拉底在讨论具体美德,如正义、节制、勇敢等问题。美诺进一步追问什么是美德的一般性质?苏格拉底回答,只能认识具体的美德,抽象的、一般的美德无法认识。由此,美诺貌似讥讽实则深刻地说,只有理解了真正的美德,才能建构合理的德性政治。“美诺悖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转换为政治哲学和伦理学实践问题,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形而上学问题。因为“至少在稳定的国家里,对制度和整体体制的接受是存在即合理式的,其合法性基于其持续而成功的存在。”[7]32因为现实世界的政治才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延续了柏拉图的思考方向,但在多重意义上进行了修正,更具经验主义特征。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正义,远较形而上论争更重要。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城邦政治何以成为善治,政治共同体是个人最大的生活场景,是构成个人生活意义的最重要基础。亚里士多德把柏拉图理论层面的政治德性论,转换为政治的实践论问题,即如何建构出促成优秀者胜出的制度性条件。在政治德性论的传统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西季维克、麦金太尔和罗尔斯,共同致力于为政治正当性奠定稳固的伦理基础。究其本意在于,一种好的伦理学应当能够做到:奠定以公共善为理念的政治美德、制造出生活的意义、生产出伟大的价值。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希腊城邦,什么样的政体和政治统治才是最优的?这种现实主义取向使亚里士多德转而寻求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治方案。最优的政治基于两个方面:良法之治和公民美德。缺乏共同尊奉的权威,政治社会就会解体,所以,建立最高的公共权威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法律之治是消解个人任性与恣意的基础,由此创立的共同体才能保有最大的公共善。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核心是良法之治,是在伦理政治的语境中思考城邦政治的产物。只有当法律建立在普遍善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认同与服从,这是建立公共善和政治美德的根本。公民美德和政治美德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维护政治共同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也说明了古希腊在伦理语境中思考城邦政治的思想特征。智慧、正义、勇敢和克制,是古希腊崇尚的美德,既是公民美德的理想,也是政治美德的要义。作为政治美德,正义至为重要,是能否为每个人谋取到优良生活的制度前提。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明显地不同于柏拉图的等级正义,强调以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为基础的政治正义,他的“比例平等”、“公正在于比例平等”,具有鲜明的经验主义色彩。“比例平等”是如何计算或者是以什么条件为判定标准的?因为比例平等不同于平均主义式的平等,在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不平等。把这种正义观念置于其历史环境中考察,就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持有的是一种卓越者配享高等正义的优秀者胜出的观念。追求和弘扬基于智慧、美德和天赋的优秀者成为治国者,表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在理论逻辑和基本立场上的一致。

“比例平等”建立在德性、智慧和天赋等自然差异的基础上,由于人们在这些方面的不同,才应当赋予有天赋的德才兼备者更高的权力来治理城邦,并以此为凭来建立合理的政体。不论在何种社会,基于个人的天赋和才能而获得的优势地位,并不能仅仅以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为由而进行压制。压制源于自然天赋的不平等,实质上会导致整个社会趋向于齐一化和平庸化。既然绝对平等是一种虚妄,那么,依据德性伦理来治理的政治共同体必然要凭靠才智和品性卓越的人来担当。雅典式民主政治就是优秀者胜出的有效模式,同时,为消解民主政治“意见之争”的弊端,需要常规化的制度设计即良法之治。

三、结语

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德性论,阐发了优秀者胜出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方式。优秀者胜出言明了政治的伦理维度,成为现实政治实践应当予以认真对待和考量的标准。政治的伦理思考以及优秀者胜出的政治德性论,确立了最具魅力的政治哲学传统,对现代政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2](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

[3](英)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M].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

[4](法)维尔南.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历史心理分析研究[M].黄艳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

[6](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M].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篇5

关键词:理想国;正义;教育;男女平等;哲学王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每卷探讨的话题不同,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对话的形式来阐述其思想。

(一)关于正义

正义话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伦理学无法避免的问题。正义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是人类社会维持其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理想国》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关于正义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正义,怎样才能实现正义呢?开篇第一卷,就列出四种流行的正义观:第一,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第二,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第三,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第四,不正义比正义有利,即正义的人总是吃亏,不正义的人总是得利。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的对话中,谈到关于正义的定义及其引申出的话题,但是苏格拉底说:“在这场讨论中我是一无所获。”苏格拉底现在没有对正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他们对正义的讨论却是非常精彩的。在第二卷中,对正义的本质和起源进行了讨论,格劳孔提出:“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这就是正义的本质与起源。”

(二)教育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提出了一个理想王国的框架,其中构成这一社会的主体应该是这样的:第一阶层统治者、第二阶层军人、第三阶层农民技工,当然,作为统治者和军人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其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教育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些内容对现代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由于历史条件与主观因素的局限性,柏拉图的教育理念还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其中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首先柏拉图是非常重视教育与启发智慧的,而中国的道家是主张反智论的,老子是倡导愚民政策的,法家也是主张反智论,韩非也是愚民政策的大力倡导者。这些对教育的不同看法对各国的发展也是有巨大影响的。与中国的道家、法家的愚民思想刚好相反,柏拉图把教育提升到一个立国的高度。他设定了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举国之人,能敬神孝爱友;二是培养城邦的最高统治者,即哲学王,当然,柏拉图认为后者更重要,因为他所主张的思想都是为“理想国”所服务的,如果教育不能培养出兼为政治家的哲学家,理想国就无从建立。其次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的育人功能,对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都很重视。苏格拉底说:“……儿童阶段音乐文艺教育至关重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和声调渗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身体的教育。体育方面,我们的护卫者也必须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以至一生……”在今天的中国,与柏拉图的主张相比,标准就大大改变了。柏拉图认为人的早期教育以及教育的选材都非常重要,为了培养美德,儿童最初听到的应该是优秀而高尚的故事。再次,柏拉图非常注重实践和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在选择护卫者的时候,是要“能够很好守护自己内心的信条……再者,劳筋骨、苦心志,见贤思齐,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考察他们。”为了培养合格的统治者,柏拉图还给准统治者安排了统治教育课程,还要随兵作战,熟悉如何打战等。

(三)男女平等、婚姻家庭问题上

第一,对于男女平等,首先在男女工作问题上。“我们规定了男的护卫者与女的护卫者必须担任同样的职务。”男女生理上可以有所差异,但也可以做担任的职务。苏格拉底也说,“…这里谈的统治者也包括妇女在内。你必须认为,我所说的关于男人的那些话一样适用于出身于他们中间的妇女们,只要她们具备必要的天赋。”这一点还是肯定了妇女与男人的平等地位的。第二,在男女婚姻问题上,苏格拉底又说:“我们可以推断: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但什么样的男人可以称之为“最好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可以称之为“最好的女人”呢?在柏拉图看来,这样是有利于培养出国家优良的下一代,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但婚姻是自由的,也许每个人的选择与看法都不一样,因人而异罢了,这样的做法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第三,在家庭成员问题上“同样地,儿童也应该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这一点,完全忽视了人性与伦理的要求。

(四)哲学王思想

理想国怎样才能实现呢?柏拉图认为哲学家为王就有可能实现正义之邦的理想国。在他看来,哲学王的统治既不同于不依靠法律的斯巴达式的军人统治,也不同于依靠法律的雅典式的平民政治,而是哲学家的智慧来管理国家。他认为一个国家统治者的智慧越高,国家就能昌明强盛,而哲学家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当然,想要成为一名哲学家,要求也是十分高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

(五)理想国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构成成员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立法者和监护者,即国家的统治者,他们是神用金质做成的;第二类是军人,即国家的保卫者或辅助者,他们是神用银质做成的;第三类是农夫、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这三类人各有不同的天赋,各应有不同的职能,各有不同的道德。可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等级森严的。在权力的掌握上,只有少数统治阶级才拥有政治权力。

一切以国家利益为标准,在理想国中,人的个体性是无处藏身的。儿童公有,财产公有、消除家庭和婚姻,一切都是围着国家的根本利益而运转的。国家不是某个个人所有的,也不是某个阶级,而是全体公民的绝对意志的体现。所有国家的统治者要由哲学家来担任,因为哲学家是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他的行为完全是智慧和理智的,不会被欲望所左右。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用体现国家意志的规范来规定行为。如果不以国家的利益为根本,那么国家将会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而充满战乱和屠杀。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的城邦是一个正义的城邦,是能够实现全体公民最大幸福的城邦,是非常和谐发展的城邦。他认为理想的城邦应具备之后、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品质,并详细论证这四者的关系。正因为不同成员具有不同品质,在城邦中适宜从事不同的工作,所以个人应当竭力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但是这却是一种“乌托邦”国家,具有很多的理想性。

尽管柏拉图是来自遥远的古希腊时期,《理想国》带有很多理想性,但其中的思想却给我们留下的是不断地思考,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对此加以探讨和研究。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篇6

在西洋哲学史中,柏拉图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哲学家。在他庞大而完整的哲学体系中,他处理了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存在论(理型论)、宇宙论、知识论、政治论、道德论、灵魂论、艺术论、范畴论、辩证法、几何学、修辞学等等的问题;而他所提出的很多哲学概念如理型(idea),回忆说(recollection)及哲学王(philosopherking)等等,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二千多年来仍不断引发哲学上的讨论,可以说西洋哲学的问题很多是源自柏拉图的。无怪乎现代哲学家怀海德(whitehead)说:「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脚注而已。[1]正由于柏拉图在西洋哲学史中有那么重要地位,故此便选择了柏拉图作为这篇论文的研究对象。那么,为甚么要讨论柏拉图的人生哲学呢?因为一般学者较为集中研究柏拉图的存在论(特别是理型论)、政治哲学、知识论及道德论,至于人生哲学的问答却相对地较少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另外,人生哲学的问题亦非完全可以独立于其它哲学范畴之外而作单独的研究,当中亦涉及宇宙论、理型论、道德论、灵魂论及自然哲学等等内容的讨论,所以在内容上比较丰富。决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之后,要交代一下论文的研究方法。其实,一般学者在阐述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对原典逐篇解读,一是将其思想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概略式的描述。笔者现在会将两者结合,先以生死爱欲这些概念作为柏拉图人生哲学的切入点,然后以三世的时间框架配合人生三大问题来建构起一个简单的分析架构,然后再将柏拉图五篇对话录[2]中相关的材料套入这个分析架构中加以分析讨论,务求能整理出柏拉图较具系统性的人生哲学思想。wwW.133229.coM最后以佛家有关人生哲学,特别是生死轮回的思想与柏拉图的系统作一比较,藉此对柏拉图的人生哲学作出一个客观而合理的评价。

至于这个分析架构究竟是怎样的?亦要在此作一简单的交代。首先,「人生究竟是指甚么呢?一般来说,人生是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一段生命历程,而在这段生命历程之人人总会有大大小小、程度不同的吉凶祸福,当中如何处理?如何面对?如何活出人的意义?如何确立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些全是人生哲学所要面对及处理的问题。既然说是人生哲学,当然以作为存在主体的人作为问题讨论的中心,以人作为问题的起点。于是我们便会先问「我是谁?的问题,要对自己存在的身份及地位作出界定。当我们问「我是谁的时候必定会涉及到前世问题,正如佛家所提出的疑问:「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3]既然问及前生,亦必会再追问来世的问题,于是乎便会出现人生存在的时间三向度:前世、现世、来世。关于人生存在时间三向度的问题,科学不能够回答,因为科学建基于经验,对三世问题无法肯定,当然亦没法否定,那么只有哲学中的道德进路及宗教进路可以处理。针对人生存在三向度的问题,引发出三大问题,就是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今生当若何?第一个问题是问「生的问题?第二问题是问「死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问如何在现世活出生命意义及价值追求的问题,这涉及爱、欲的问题。基本上,人存在的时间三向度就是本论文的主要分析架构。只要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界定清楚自己的身分和地位,知道自己死后的去向之后,就可以为现世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确立安身立命之所,然后突破人生的局限,展现生命存在的价值。

二)柏拉图对「生、「死问题的看法

1.有关「生问题的探讨

在人生哲学中,有关「生问题的讨论亦即是处理「人从何而来的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处理了人的结构是怎样及构成人的元素是甚么这两个问题。

柏拉图在《蒂迈欧篇》借蒂迈欧之口,十分详尽及有系统地论述了整个宇宙(包括人在内)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构的问题。柏拉图指出整个宇宙是由宇宙创造者德谟革(demiurgos)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创造神依照永恒不变、自我同一的模型,配合水、火、气、土这四种元素(材料)及场所(空间)创造出整个宇宙。基本上,创造神是先创造出世界灵魂作为推动宇宙运作的力量,再按几何结构来创造出天体,然后再创造时间,使可感世界的一切都能发生在时间之中。可以说,创造神是先创造出世界灵魂,然后再创造出世界的形体。[4]接着,创造神又创造了各种动物,包括天上诸神的族类,飞翔在天上的鸟类、水族类及陆地上行走的生物。[5]创造神在最后阶段才创造出人。在造人的过程之中,亦是先做出人的灵魂,然后再造出人的肉体。可以说,人跟宇宙的构造一样,是由灵魂与肉体这两部分构成,而在构造的过程中,神是先创造精神性的灵魂,然后再创造物质性的肉体。至于构成人的元素,亦是水、火、气、土这四大元素。[6]谈到这里,我们已处理了人的结构(灵魂与肉体的组合)及构成人的元素(肉体由火、水、气、土四大元素组成,灵魂是诸神摹仿创造者制造的,当中有不朽的理性及可朽的情绪、欲望和感觉)是甚么的问题。解答了这两个问题之后,「生从何而来的答案已不言而喻:人就是由神所创造出来的。不过,有一点要交代清楚的是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所讲的创世纪并不是基督宗教所讲的那一套,当然其中有些观点是基督宗教继承柏拉图的。再者,柏拉图所讲的创造神亦非基督宗教所讲的上帝,因为柏拉图所讲的神是哲学上、逻辑学上的神而非人格神,况且柏拉图的神不是全知、全能的,它亦需要借助永恒的理念、模型及四大元素及空间才能创造宇宙。

2.有关「死问题的探讨

a.死后往何处去

有生必有死,柏拉图处理了「生从何处来的问题之后,接着就要处理「死往何处去的问题。「死是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没有人可以避免,故此有「生是否一定会「死这个问题是没有讨论意义的;但是人死之后往何处去这问题却不同,不同的哲学家及宗教都会提供不同的答案,甚至有人更会认为人死如灯灭,「人一死甚么都没有,又何需处理死后往何处去这问题呢?珍惜当下,及时行乐就够面对死亡问题,柏拉图有他自己的一套看法。

上文曾提及人是由灵魂及肉体这两部份组合而成的,而神在创造人的时候是先创造出人的灵魂,然后再造人的肉体,所以灵魂的存在是先于肉体的,而且柏拉图更认为灵魂与肉体根本就是两个不同世界存在的东西,灵魂先验地是理型界的存在,肉体是现象界的存在,所以人死后灵魂未必一定会落入轮回之中,如果能够行善积福,遏制欲望、净化灵魂的话,灵魂就可以永远脱离肉体的束缚,再返超越的理型界之中,可以说,在柏拉图的思想之中,理型才是永恒存在的世界。所以,柏拉图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它并非一件苦事反而是一件乐事,因为死亡正是代表灵魂可以从肉体的枷锁之中释放出来,虽然灵魂的可朽部份会跟肉体一同死亡,但是不朽的、纯洁的部份却会重获自由。柏拉图在《斐多篇》(phaedo)中说:「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对吗?死亡无非就是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和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对吗?除此之外,死亡还能是别的甚么吗?[7]虽柏拉图认为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的分离状态,但是灵魂解放出来之后是否一定会返回永恒的理型世界呢?答案是不一定的。如果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时已被肉体的欲望(如情欲、物欲、性生活享受)、仇视、畏惧等不良因素所污染了的话,灵魂不会超升而返回理型界,反而要落入不断的生死轮回之中。[8]有关灵魂如何轮回的情况,留待下文详作论述。相反地,如果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是纯洁的,没有带着肉体给它造成的污垢的话,灵魂就可以不需接受轮回之苦,返到理型界或比这个世界可能更加美好、更加昌盛的世界。[9]

至于我们要怎样做才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呢?柏拉图说要训练自己从容面对死亡,训练的工具就是追求哲学,透过哲学的追求就可净化灵魂。可以说,实践哲学可以令我们禁止一切身体的欲望,不受欲望操控,这样灵魂就可以得到净化。[10]至于如何实践哲学,如何净化灵魂,柏拉图在《会饮篇》(symposium)中有详尽的论述,故不在此赘述。

b.灵魂不朽的论证

由于人的死亡只代表灵魂与肉身的分离,并不代表灵魂必定是从肉体的牢狱中获得释放,重新进入永恒的理型世界。柏拉图为了令灵魂重返理型界有可能及使人的行为必定具有善恶因果的价值一致性,所以一定要说灵魂不朽,在这个问题上,柏拉图提出了六个论证。

一)生成是对立物的不断循环[11]

柏拉图说:「凡有对立而存在之处,对立的事物产生对立的事物,例如美是丑的对立面,正确是错误的对立面,还有无数其它事例。……这是否为一条必然的法则,凡有对立面的事物必定从其对立面中产生,而不会从其它来源中产。既然生与死是对立的事物,所以两者理应交互生成,从生有死,从死有生,生生死死,不断循环。由于生死交互生成,不断循环,所以灵魂再生,不朽存在就成为可能。

二)从知识的回忆说来推论出灵魂不朽[12]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于理型界的知识客观而真确,而这些知识的获得与感性经验及现象界无关,而现在寄寓于肉体之中的灵魂绝不可能认到这些真确而具客观性的真理。故此,这些关于理型界的知识必定是灵魂在前世已经有,只是现世通过回忆作用把这些前世已有的知识重新召回来。故此,有关理型界知识的成立就足以证明灵魂曾于前世存在,甚至之前几世存在过。根据此理,现在世亦将会成为未来的过去世,现在的知识将来亦会成为来世回忆的对象,由此可以明灵魂是不朽的。

三)从灵魂的神性导出灵魂不朽[13]

柏拉图将存在的事物分为两类:一类是神圣的、不朽的、理智的、统一的、不可分解的、永远保持自身一致的、单一的;另一类是凡人的、可朽的、不统一的、无理智的、可分解的、从来都不可能保持自身一致的。灵魂与肉体相比起来,柏拉图认为灵魂与前一类事物最为相似,肉体却与后一类事物相似。既然现在灵魂跟第一类事物同样具有不朽的、统一的、单一的、不可分解的属性,故此灵魂就不可能有任何变化、也不可能被毁灭,所以它必然是不死和永恒的存在。

四)从语意分析证明灵魂不朽[14]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生命原理,生命既然是灵魂的生命原理(本质属性),故此应该是不朽的,否则生命原理与灵魂在语意上会出现矛盾,因为如果灵魂是可朽、是死灭的话,就会与生命构成矛盾。

五)从道德伦理角度证明灵魂不朽[15]

柏拉图认为任何存在物的坏灭衰亡,必定由内在而固有的恶因所造成。灵魂之中虽有恶的成份,如无知、怯懦、放纵等,但是灵魂却不会被这些恶的成份影响而灭亡。可以说,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于灵魂的恶都不能使灵魂坏灭衰亡,灵魂仍是永恒地存在着。故此,灵魂一定是不朽的。

六)从灵魂的自动性来证明灵魂不朽[16]

柏拉图说:「一切灵魂都是不朽的,因为凡是永远处在运动之中的事物都是不朽的。那些要由其它事物来推动的事物会停止运动,因此也会停止生命;而只有那些自身运动的事物只要不放弃自身的性质就绝不会停止运动。还有,这个自动者是其它被推动的事物的源泉和运动的第一原则。由于灵魂是一种自动的存在,亦是推动其它事物的源泉及第一原则,故它无生灭可言,一定是不朽的。

c.对灵魂不死论证的批评

柏拉图要设法论证灵魂不死,但是我们是否真的可以透过理性的方法去证立灵魂不死呢?。如果以康德批判哲学的立场来看的话,灵魂根本是超越经验范畴的形上存在,我们对它根本没有任何的感性经验,如果我们强行以理性范畴去证立超验的灵魂存在的话,这就是理论理性的误用,最后只会变成独断论(dogmatists)。柏拉图对灵魂的论证亦一样,因为我们对灵魂缺乏经验,所以同样地可以其它理由来证立「灵魂可朽的命题。事实上,柏拉图这六个论证亦存在着缺失的。例如第一个论证:生成是对立物的不断循环。对立的概念我们可以说是互相相对地交互生成,如有「生的概念时就预设了有「灭的概念,有「灭的概念时亦预设了有生与之相对,这只是概念上的相对互生,但是在经验上是否真的有生就一定有灭,有灭就一定有生呢?这是存疑的,生死问题亦是同一情况。再者,生死是互相交互生成,亦是一种循环论证,因为生证明了死,死再证明生,然后生又再反过来证明死。这不是循环论证吗?又如第六个论证:从灵魂的自动性来证明灵魂不朽。虽然柏拉图说「凡是永远处在运动之中的事物都是不朽,并以此作为论证灵魂不朽的大前提,但是我们如何建立「灵魂是自动的这个小前提呢?所以最后亦是推不出灵魂不朽的必然结论。其它的论证亦存在着不同的缺失,但我们没有必要将之逐一指出。

另一方面,柏拉图虽然要证立灵魂不朽,但是他自己所说的不朽却并非指所有的灵魂,而只是指灵魂的理性部分。基本上,柏拉图将人存在的灵魂区分为三类,分别为理性、激情及欲望。其实,如果柏拉图将灵魂不朽作为宗教上的信仰或道德上的设准来看待的话,就可避免以理性范畴去论证灵魂不朽而引致的缺失。但无论如何,柏拉图的灵魂不朽说为现实人生的生命超升及道德行为的因果价值统一性提供了必然的保证。

三)柏拉图对「爱、「欲问题的看法

当我们处理了「生从何处来及「死往何处去这两个问题之后,就要处理「今生当若何的问题,究竟在现世存在,我的责任和使命是甚么?我完成了这些责任没有?如何生活才可以提升生命的质素活出生命的意义?

1.爱欲与生死轮回的关系

柏拉图要我们过着公义的生活,只有这样才可提升生命的质素,否则就会沉沦下堕。而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真、善、美。真与美、与善是有等同的价值,但只存在于理型界之中,人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就是哲学。那么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是甚么呢?就是爱(eros),爱的本质就是要追求美、善,而智慧是最美的东西,所以追求美、善亦即追求真善美。可以说,对真善美的追求亦是欲望(desire)的一种,不过这种向着美、善进发的欲求是正面的,层层超升的,是由最低层次的肉体上的「爱超升到追求精神上的「爱,追求真、善、美的绝对统一。这样,透过哲学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的灵魂就可以净化,死亡时就可以摆脱肉体的束缚,直接到理型世界之中。相反地,如果人只沉沦于肉体上的爱物质生活的享受及过着不正义的生活的话,欲望只会使人不断向外索求,最终只会沉沦于各种欲望之中而不能自拔,亦需要在生死之间不断轮回,直至灵魂得到净化为止。

2.贯通三世的生死轮回观

柏拉图虽然说「死亡是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的状态,但是灵魂从肉体解放出来时未必一定是完全纯净的,不是纯净的灵魂是不可以立即重返永恒存在的理型界,反而要在生死之中不断轮回,直至灵魂完全净化为止。以下将对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人的轮回情况作一介绍。

a.轮回的原因

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讲了一个神话,他说:「纯洁的灵魂若不能跟随神,甚么真理都看不见,而只是碰到不幸,受到健忘和罪恶的拖累,并由于重负损伤了它的羽翼而堕落地面,那么它就会遵循这样一种法则沉沦。可见,如果人不追求真理、追求智慧,最后只会受到罪恶的拖累,沉沦于欲望之中而不能自拔,生命质素不断地下降。[17]柏拉图亦说如果人「转向一种比较卑贱的、非哲学的生活方式、渴慕虚荣,那么当灵魂不谨慎或醉酒之时,两颗灵魂中的劣马(激情及欲望)就很有可能乘其不备把他们带到某个地方,做那些大多数凡人以为是快乐的事来充分满足欲望。做了一回,他们以后就不断地做。[18]可见当人追求非哲学的生活方式、渴慕虚荣及耽于逸乐时,就会失去智慧,并会为满足欲望而要于生与死之间不断轮回。

b.不同形态的轮回

柏拉图指出人依据自己所做的不同行为而投生到不同的肉体。「那些不去努力避免而是已经养成贪吃、自私、酗酒习惯的人,极有可能会投胎成为驴子或其它堕落的动物。至于「那些自愿过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无法无天、使用暴力的人,会变成狼、鹰、鸢。而那些「养成了普通公民的善的人……通过习惯和实践来获得,而无需哲学和理性的帮助,……可能会进入某种过着社会生活,受纪律约束的动物体内,比如蜜蜂、黄蜂、蚂蚁,甚至可能再次投胎于人。[19]而那些第一次再生的灵魂,柏拉图说他们不会投生于任何兽类之中而只会投生为人,不过他们会因应自己看见真实存在的程度多少而投胎成九类不同的人。看到大多数真实存在的人会成为智慧或美的追求者,看到最少真实存在的人会成为僭主。现将这九类灵魂投生为人的情况表列如下:[20]

类别灵魂所投胎成的人对真实存在的认识

第一类智慧或美的追求者最多

第二类守法的国王或勇士和统治者少些

第三类政治家、商人或生意人少些

第四类运动员、教练或医生少些

第五类预言家或秘仪祭司少些

第六类诗人或其它模仿性的艺术家少些

第七类匠人或农人少些

第八类蛊惑民众的政客少些

第九类僭主最少

柏拉图又在《斐德罗篇》249a中指出,所有投生于肉体的灵魂,如果是依照正义而生活的话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命运,若不依正义而生活的话,命运就会较差。换言之,人若依正义而行事的话,生命质素必定可以得以超升。那么要多久才可以脱离生死轮回呢?柏拉图说是要一万年,不过如果人能用爱欲来追求智慧的话,只要三千年就能得到解脱(恢复羽翼、高飞而去)而返理型界中。

3.如何透过爱来净化灵魂

其实,柏拉图探讨「生从何而来及「死往何处去这两个问题,最终的目的都是要确立现世的意义,要为现实人生找寻安身立命之归宿。正正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前世、今生及来世的生命走向,亦意识到自己灵魂的不死,于是人生就有希望,人才能够有意义地生活下去,才能够选择自己应该要做的事情去做,逃避自己认为不应该的事情,逐步逐步提升自己生命存在的质素及价值。

对于现世(生),柏拉图提出了「爱(eros)的学说,「爱的问题在《会饮篇》中讨论的最多。基本上,人是有追求美善的天性,于是乎便产生了「爱。「爱是生命的动力,亦是我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动力。有了「爱,人可以依恃着它去过合乎正义的生活,去认识真理,去追求人生的美善。「爱作为一种欲求(desire),可有两方面的发展方向,如果追求美善的话生命就会超升,灵魂就会得到净化,如果追求逸乐、沉迷于逸乐的话,生命必定会向下堕,当中的关键全在人自己自由意志的抉择。

《会饮篇》中所提及的爱可有精神上及肉体上的分别。精神上的爱是指对真、善、美的渴求。肉体上的爱亦即是性爱,性爱之中又有男女之间的异性爱及男男之间、女女之间的同性爱。其中同性爱比异性爱更为高尚,因为异性爱只是为了性的满足及繁殖下一代,但是同性爱却以精神上的智慧和美德作为自己渴求的目标。当然,柏拉图并非只停留在同性爱之上就满足,还要再作突破,从肉体上的追求层层突破至精神上的追求,即从肉体上的生育求不朽,升华至精神上的生育,追求智慧和美德的不朽,直接把握真、善、美的理型。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提出了一种名为「向上引导(epagoge)的方法来认识「理型,即从具体事物开始,层层向上转化,最后达到「理型界。这个对「理型的认识及转化过程,可表述如下:

步骤层层超升、突破的情况

第五步突然跳跃而到达最后的目的,直接把握美善的理型。(absolutebeautyandthegood)

第四步再由对美的灵魂的追求,进一步转向追求美的制度和学问(thestudyofscienceandknowledge)

第三步突破对某一殊别的美的形体的追求,认识到掌握灵魂的美是高于肉体的美。

(fromthephysicalbodytothespiritual)

第二步从美的形体认识了美的道理,认识到各个美的形体都共有的美的形式。

(generalbeautifulbody)

第一步人开始爱一个殊别的、具体的美的形体。

(particularbeautiful,physicalbody)

总之,最初我们是认识美的形体,然后是美的灵魂、美的制度、美的学问、美的智慧,最后直接把握美的自身,即美的理型。透过这种层层超升的方法,我们的灵魂就可以得到净化,就可以突破生命之中的种种局限。直接达到理型界的存在。而这种净化灵魂的过程,亦是哲学的学习过程。可以说,透过哲学的训练就可以将生命转向,获取真实的知识、智能,直达理型界。因此,柏拉图认为人应该学习哲学,社会亦应以「哲学王来统治,提升自己及别人的灵魂,发挥其中的圣洁本质。这亦即是柏拉图所讲「洞窟之喻的精神。[21]

四)柏拉图人生哲学与佛家哲学的比较

柏拉图的人生哲学主要是从「生、「死这两方面确定了生死轮回是人存在无可避免的必然处境,而人之所以要堕入生死轮回之中完全是基于自己对欲望的渴求及沉沦,不愿过合乎正义的道德生活,故此现实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学习哲学、追求真善美、由肉体上的「爱开始层层超升突破,转化为对精神上的爱,追求真、善、美的理型。这样去作哲学的实践,净化自己的灵魂的话,死后必定能够脱离肉体的束缚返回理型的真实世界之中,获得最终的解脱。这种由现实人生要面对生死轮回的处境而追求生死解脱,超越生死轮回的思想跟佛教同出一辙。以下尝试以表列的方式将佛教的轮回思想跟柏拉图的思想作一简单的比较。

佛教(原始佛教)柏拉图备注

1.「人作为存在主体的构造人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及五蕴(色受想行识)所组合而成。当中有物质性的元素(四大及色蕴),亦有精神性的元素(受想行识四蕴)人由灵魂及肉身这两部份组成,灵魂是精神性,肉身是物质性的。而人的肉身是由火、水、气、土这四大元素所组合而成。两者均认为人是由精神性及物质性的元素组合而成,佛教的四大跟柏拉图的四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人之所以

要轮回的原因被贪、嗔、痴等无明烦恼障蔽,不断起惑造业,这便要偿付错误行为的代价:生死轮回。被欲望、罪恶拖累、渴慕虚荣、耽于逸乐,甘于过比较卑贱及非哲学的生活方式。两者都是以自己生命中的不良因素作为轮回原因,大家都是自作自受的。

3.贯通三世

的轮回主

体原始佛教说无我,只是以业作为贯通三世的媒介,后来瑜伽行派吸收部派的思想而安立阿赖耶识(ālayavijñāna)作为轮回主体。以精神性的灵魂作为贯通三世的轮回主体。佛教是无我的轮回思想,柏拉图是有我(灵魂实我)的轮回思想。

4.轮回的界

域佛教认为众生是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中轮回转生的。认为人会在畜生、昆虫及人这几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形态中投胎,在人这界域中分为九等高低不同的投胎。在轮回的界域上,佛教比较丰富,基本上,柏拉图只划分出人及畜生二趣。

5.超越生死

轮回的方

法消极方面:受持五戒、十善。不犯错,不作恶因。

积极方面:修八正道、积习善因、以求解脱。学习哲学、以「爱去追求真、善、美藉以净化灵魂。

两者的方法虽有差异,但目的都是一致的。

6.解脱的境

界超出六道、断除生死,证入涅盘境界。灵魂脱离肉体的束缚进入理型界的真实存在。彼此的目的地虽有不同,但是同样有超越生死轮回的要求。

从上表的比较可见柏拉图的轮回思想跟佛教所讲的十分相似,尤其是在精神上大家是完全一样的,都是认为人自己行为上(生命中的恶及烦恼影响)的偏失引至到生死轮回,最终的理想都是要在现实人生上好好修行,突破自己生命的局限,最终脱离生死轮回的束缚。不过,在某些地方,如轮回的原因、轮回主体的具体运作及轮回的界域这几方面,佛教的论述是较柏拉图的要精密。佛陀所处的年代比柏拉图要早二、三百年,当时柏拉图有否机会吸收到佛教的轮回思想呢?[22]这有待历史学家去作进一步的考证。虽然,柏拉图的轮回思想跟佛教的相比是较为逊色,但是柏拉图不竟是哲学而非宗教家,所以他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柏拉图能够以哲学的角度去探讨前世今生的问题,并为现实人生确立方向、价值和意义,这已是柏拉图哲学的一大成就,这亦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价值所在───起了指导人生、安顿人心、确立人生超升方向的宗教意义。

五)结论

柏拉图的人生哲学可以放在过、现、未三世的时间框架中以生死爱欲作为切入点来加以分析讨论。三世其实是处理三个主要的问题,在生死的交互循环之中引发了「生从何处来及「死往何处去这两个问题。前者是生命的起源问题,后者是终极归向,终极关怀的问题。对于生命的起源,柏拉图提出了创造神创造之说,指出神不单创造人的肉体,还创造了人不朽的灵魂,亦对人的结构加以分析。对于生命的终极归向问题,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脱离肉体束缚而重返理型界永久实存的主张。在处理了生死及轮回的问题之后,便可安立现实的人生,突破生命的局限而展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在现实人生中,柏提图提出「爱与「欲这一对概念,提出人人皆有欲望,如果沉沦于物质享受及欲望之中,生命必定会下堕并沉沦于生死轮回之中,相反地,如果人能够遏制肉体上的欲望、突破肉体的爱而将之升华为精神上的爱,透过哲学的追寻而获得智慧,把握真、善、美的埋型的话,生命必定能突破局限,层层升进,待灵魂完全得到净化后便可摆脱肉体的束缚而与永恒真实存在的理型界相契相入,进入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虽然柏拉图有关生死轮及超越解脱的思想没有佛家那么精密,但柏拉图不竟是一位哲学家而非宗教家,所以他的学说较佛教逊色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柏拉图学说作为一种哲学思考而能起着指导人生,安顿人心的宗教功能,这是柏拉图人生哲学成功及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参考书目

1.柏拉图着、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卷一、二 左岸文化 2003年4月初版

2.柏拉图着、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卷三 左岸文化 2003年7月初版

3.柏拉图着、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 商务印书馆 2004年1月初版

4.柏拉图等着、刘小枫等译《柏拉图的会饮》 华夏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5.程石泉着《柏拉图三论》 东大图书公司 1992年6月版

6.曾仰如着《柏拉图的哲学》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8年4月2版2次印刷

7.汪子嵩等着《希腊哲学史》 第二册 人民出版社 1997年5月1版第2次印刷

8.傅伟勋着《西洋哲学史》 三民书局 2004年3月二版

9.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10.邬昆如着《西洋哲学史话》 三民书局 2004年1月增订二版

11.段德智着《死亡哲学》 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4年8月初版一刷

12.冯沪祥着《中西生死哲学》 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1年2月初版

13.杨绍南着《人生哲学概论》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6年3月初版第七次印刷

14.alexandernehamas&paulwoodruff,“plato’ssymposium”,hackettpublishingcompany,1989.

15.brianproffitt,“platowithinyourgrasp”,wileypublishing,inc,2004.

注释:

[1]转引自段德智着《死亡哲学》,页70。

[2]这五篇对话录分别为:《斐多篇》(phaedo)、《斐德罗篇》(phaedrus)、《会饮篇》(symposium)、《国家篇》(republic)及《蒂迈欧篇》(timaeus)。

[3]见《顺治皇帝归出词》。

[4]参阅《蒂迈欧篇》,27c-36d。

[5]参阅《蒂迈欧篇》,40a。

[6]有关神造人的具体过程,可参阅《蒂迈欧篇》,44d-46c。

[7]引自王晓朝译《斐多篇》,64c。

[8]详见《斐多篇》,81b。

[9]详见《斐多篇》,80e-81a。

[10]详见《斐多篇》,82c。

[11]详见《斐多篇》,70e-72d。

[12]详见《斐多篇》,72e-77d。

[13]详见《斐多篇》,78c-80c。

[14]详见《斐多篇》,102a-107b。

[15]详见《国家篇》,611a-611c。

[16]详见《斐德罗篇》,245c-d。

[17]引自王晓朝译《斐德罗篇》,248d。

[18]引自王晓朝译《斐德罗篇》,256c。

[19]引自王晓朝译《斐多篇》,82a-b。

[20]详见王晓朝译《斐德罗篇》,248d-e。

[21]即突破自己的局限,从感觉经验开始层层突破,最后直接把握理型的真实。并且当自己的生命超升了之后,还返回洞窟救度其它人,教他们认识理型的真实世界。

[22]一般认为柏拉图的轮回思想是学习自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的。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篇7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理念;批判性思考

一、关于教育的目的

在《理想国》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哲学王。《理想国》第二卷,当苏格拉底和格劳孔在讨论一个城邦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时,发现护卫者的工作是最重大的,不仅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空闲时间,还需要有最丰富的知识和最多的训练。(第二卷,59页)而他们随后所进行的漫长的讨论就是围绕如何2017年第33期教育护卫者而展开。所以,在《理想国》中,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护卫者,即哲学王。柏拉图所要培养的哲学王具备了其哲学观点中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即,“美和善的城邦护卫者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了。”(第二卷,62页),不可否认,哲学王所具有的品质确实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因为从柏拉图开始,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分离的二元论观点就已经形成。就这两种世界体现在人类身上就是身体和思想相区别又相互影响。柏拉图对哲学王的描述,覆盖了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两方面,且哲学王在这两方面都几乎达到了一种我们能想象到的完美的状态。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真正的出路便是哲学家掌握政治大权,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但是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而纯粹的哲学家和纯粹的政治家都无法胜任拯救当前政治状况的重任。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一个既掌握哲学学术知识的哲学家还应是一个掌握丰富的政治学知识的政治家。这种理想追求,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理所当然。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被培养成哲学王一样的人物,那这个世界可以称得上完美。但事实并非如此。从柏拉图的目的性来讲:柏拉图将哲学和王结合了起来,其目的是使哲学王作为一个统治者,总的来说,这样做并不单纯。使哲学王得以可能,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这个人必须是身体素质和理念素质上接近完美的哲学家;其二是,这个哲学家愿意在找到太阳后重新回到洞穴,作为一个王,启蒙大众。由于柏拉图将启蒙的职责和王的职责并同,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启蒙职责的不自由,受到王职责的限制。因为作为一个城邦的统治者,不仅要考虑如何提升公民的身体和理念素质,还要考虑如何维护城邦稳定。在如今社会,作为启蒙者的学者或教师和作为国家管理者是分开的。启蒙者更自由,更单纯。但在柏拉图那里,受王这一职责的限制,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启蒙。而这种受限,具体体现在下文要讲的对哲学王的培养过程之中。

二、关于教育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选拔的过程,也就是竞争的过程。这一选拔、竞争过程从出生到成为哲学王,一直都在进行中。《理想国》中,将教育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二十岁,进行文艺和体育教学;第二阶段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进行科学教学,科目包括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第三阶段从三十岁到三十五岁,进行辩证法教育。最后,只有掌握了辩证法拥有了善理念的哲学家才有能力以善理念为原型,塑造人间的理想国并护卫着它。(第七卷)经过这样的层层选拔之后,被选拔出的人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但在轮到他值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要不辞辛苦管理繁冗的政治事务,为了城邦而走上统治者的岗位。同样,经过这样的选拔,最后可以担当国家统治者的哲学王无疑是最优秀的。对于王这一责任而言,这样的选拔非常合理。同时,在柏拉图这里,不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值得赞赏。但对于对民众的教育或者启蒙而言,这样有失公平。1.残疾者和智力较低或不正常者被排除在外,不符合受培养的资格,很容易被淘汰。2.奴隶的儿女不符合受培养的资格,天生无法入选。3.荷马、赫西俄德等不利于国家统治的诗人以及音乐家的作品,不能成为教授内容。4.学习文艺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节制的美德,节制在一定程度是即是顺从。5.学习数学、几何学、天文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帮助人较为容易的把握善的理念。而上述问题的出现只有利于思辩性的哲学发展,不利于现实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柏拉图对理念世界的重视和对现实世界的怀疑。他认为现实世界的物质以及技艺都是不确定的,而只有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才属于真正的知识,而真正认识的本源就是统摄一切善。柏拉图对善的追求,体现在理念世界,就是对哲学思辩的追求;体现在现实世界,就是对强健身体的追求。所以,从柏拉图哲学二元论的观点出发理解哲学王的这一选拔过程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对处于当下社会以现实为主的我们而言,柏拉图的观点无异于只是一种寻求精致的理想。而且,这种精致排除了人性,理性主导一切。单纯依靠思辩理性的教育,并不会让人们得到完全的启蒙。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奴隶,身心残疾者不具备受教育的资格和容易被淘汰有失公平。现在不存在奴隶制,这个问题消失。但贫富差距导致的生活不自由依然需要解决。注重思辩,不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影响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当下社会所要面对的,但对于柏拉图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将启蒙和权力的结合而带来的双方的不自由。启蒙应当主导权力,权力应该作为启蒙的辅助。《理想国》中守护者的出现是为了在战争中保卫国家,但突破国家的限制,权利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启蒙则更自由。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教育只是政治的手段,不是单纯的启蒙。

作者:耿庆娟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理想国[M].译林出版社,(古希腊),2009.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篇8

《理想国》的对话体写作方式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我们中国的孔子。虽然《理想国》里思想都是柏拉图本人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其思想观念受苏格拉底之深,而且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写,书中一直把正义作为讨论的对象,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而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遵循着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寻求智慧之路,所以我们读来常常感觉就是苏格拉底本人在辩论。同样是生活在差不多时代的伟大哲学家,一先一后,经历竟也是如此相似,孔子有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撰写的、记录其言行的《论语》,苏格拉底有其弟子借其口而使早期对古希腊哲学最初探索得以流传的《理想国》。

初中时就通过一些简单渠道听说过《理想国》,心中对“理想国”的定位如莫尔的“乌托邦”,如陶渊明的“桃花源”,真正拿到这本书才知道“Republic”的真正来源。比起充满幻想的描绘一个理想社会,这本书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古希腊那个充满魅力的辩论时代。由于读的不够精细,所以不敢说真正读懂领会了多少东西,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哲学家们最初一直倡导和崇拜的理性的玄冥、逻辑之曲折、言辞之诡秘。曾经中学时代在历史课上看到那些类似于智者学派的古希腊人热衷于辩论,在田间街头、小巷集市运用各种辩论法则,或谈笑风生,或面红耳赤,或洋洋得意,或灰头土脸的你说我论时,总会对那个诞生最早文明的古国之一,产生无限遐想,所以庆幸在年轻时代还能真正有机会走进书里,走进那个神秘世界。

“什么是正义,”这是柏拉图和格劳孔、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西蒙尼德在第一卷一直讨论围绕的中心,“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而后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一个好的城邦应该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等美德,每个人都是在国家里执行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如孔子的“性相近也”观点一样,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激发人性里潜在的能力和知识,而柏拉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沿袭。当城邦里的统治者、守卫者、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时,这个城邦就具有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从城邦类比到个人,认为那是“大”“小”“内”外‘的关系,正义的个人就是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宰自己,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某些政治事务、私人事务上,保持和谐的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行为。

正义永远是快乐的,而不正义反之,王政最好,寡头政治、民主政体、僭主政体都不如以哲学王做统治者更符合正义的定义。针对社会,讨论还涉及了女子教育、儿童的生育与培养等问题,并且含有男女平等的民主辉光,一个国家里也能够造就出类拔萃的女人,他们也可以去守卫城邦。“理念”说也是柏拉图思想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他认为哲学王应该成为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因为他可以“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文中“苏格拉底”用船长的譬喻说明一个真正哲学家在城邦的处境。

读到中后部分,我的脑海里似乎才开始勾画出“苏格拉底”所描绘的“理想国,”可是就他自己来看,“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当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的时候,”城市、国家才能完善,才能成为理想国。同时柏拉图还用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似乎也成为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和坚持的原则。于是我也深刻的体会了所谓的“日喻”“线喻”和“洞喻,”柏拉图建构起了他的理念世界。

关于国家,非得有哲学王不可,于是柏拉图也极力探讨几何学的重要性,也包括天文学、音乐、体操和辩证法,并且论述了这些的重要程度,他有关这些课程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是他心目中创建理想国的思想核心。柏拉图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描绘的理想蓝图,为19世纪的空想主义者提供了蓝本。

上一篇: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哲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