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22-09-19 01:46:2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进步,但是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却一直用不变的教材,不变应付不了万变,如今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学生学习兴趣低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改革。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它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很快,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远远落后于其发展,因此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脱节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都不高,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陈旧。

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很快,高校培育学生的宗旨就是为其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因此高校课程应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计算机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一本教材用了很多年还在一直用,教材配备跟不上计算机更新速度,很多学校虽然把之前的旧教材换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但是内容和之前没有太大变化,是一种典型的新瓶装老酒的行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

1.2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普遍配备的多媒体教室,高校老师都是通过课件教学,这相比之前的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之前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还有很大的问题。老师虽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可是仍然是老师一直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尊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由老师“满堂灌”变成了新环境下的“满屏灌”,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1.3重理论、轻实践。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文化课内容不同,它的实践操作性很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理论学习的实践,然而一些高校老师把计算机课程当成普通文化课来上,以老师的理论教学为主,把实践教学放在了一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室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老师操作学生看,一些学生在上课之后仍然不知道该怎么操作,对上课的印象不深刻,很多对课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通过了国家考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是手忙脚乱,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太差。

2.改革措施

2.1分级教学,注重基础。

大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由于家庭原因、经济原因、个人原因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每个人的计算机基础都是有很大差异的,作为大一新生入校学习的计算机必修课程要兼顾学生的不同的基础水平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知识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对于刚入校的新生,学校要进行一次考试,对学生的基础进行摸底,通过考试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这样才能根据其基础进行合理教学。比如说对一些计算机基础十分优秀的学生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可以允许其到更高一层的知识学习时再听课,使其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学习计算机或者是其他课程。

2.2修改大纲,重选教材。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材普遍落后于计算机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了使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学校必须根据时展、社会需要进行修改大纲,选择适当的教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可以组织自己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编写教材,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调整,增加新的内容,比如说将Office 2003改成Office 2010,在讲授最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入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高校的教学大纲、利用最新的教材,才能给学生提供社会上最前沿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学生真正地与社会需求接轨。

2.3互动教学,激发兴趣。

传统课堂只注重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学习,丝毫提不起学习兴趣,虽然现在老师教学有了多媒体的辅助,但是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传统状况还是没有改变,师生互动太少。这种情况与老师的教育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无法自拔,面对这种情况,必须改进老师的教学方法,由“满堂灌”的模式向交互式教学模式转变。

交互式教学离不开现代的教学技术条件,离不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要实现交互式教学就要做到两个交互,一是语言交互,即师生交流;二是教学与多媒体的交互。要想打破以往课堂被动的局面,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少不了的,通过交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充实地学习。交互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把多媒体与教学充分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广阔全面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注重实践,提高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但是对于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就要到微机室里教学,加强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只有在电脑上进行切实操作,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专门针对学生学习的测试软件,供学生课堂、课下学习与测评,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我。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计算机考核方式应该摒弃笔试,注重机考的形式,这样能充分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的掌握能力。

3.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很多学生已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作为智能工具的计算机的使用。但是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很快,由于高校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导致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式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不仅如此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兴趣不浓厚,教学质量难以保障。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必须进行改革,通过分级教学、注重基础、修改大纲、重选教材、互动教学、激发兴趣、注重实践、提高能力等措施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成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芳.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0,03:80-81.

[2]张友志,江健生.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24:49-51.

[3]潘期辉,杨妮.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5,27:61+188.

上一篇:戴着Oculus“逛”样板间 下一篇:激发内动力, 教育与心理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