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方式

时间:2022-09-19 01:44:44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方式

摘 要: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我结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对小组合作学方式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初步研究了小组合作方式的有效途径,期望得到同仁的指正。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18-01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进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小组合作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这也是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非常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对话、交流、倾听、讨论、体验、分享、评价、激励等合作互动过程,实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落实。它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通常采用三种不同的合作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一、二人小组合作学习即同桌二人的小组合作学习

采用这种合作形式进行教学,主要是在学习内容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讨论,通过二人合作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进行的。进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参与到合作有难度、知识水平较差的小组中,适当给予指导和鼓励。二人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利用率高,二人可以互补,比单独的自学效果好。可以通过互问来巩固知识,提高表达能力。二人可轮流检测、汇报学习成果。

二、四人小组合作

学生前后四人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既不要重新摆放桌凳,又不至于因为秩序混乱耽误时间,能更好地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学时教师要把问题设计得有梯度、有层次、数量适宜、难易适度,让学生根据问题提纲充分交流。在学生合作“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倾听,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组内成员可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管理和汇报等工作。例如七年级数学概率部分中的《游戏公平吗》一节中有一个开放性问题,利用上节课的转盘设计一个对双方公平的游戏,问题是“你还能设计另外一个对双方公平的游戏吗?”在教学时,我采用学生前后四人分为一组合作来设计一个具体的方案。在学生明确题意和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首先示范一种设计方案,然后学生各自去构思设计思路。先组内充分交流后,各组再选出一至两种最佳方案,由组长向全班汇报各组的方案。在学生合作期间,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活动,适时“点拨”。在学生设计方案时,针对有的学生虽然开动了脑筋,但仍没有较好地解决问题的情况,教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经过一系列讨论、探讨、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有的设计得很精美,有的设计得特别有创意……当然有的也不尽如意,设计很复杂。尽管如此,我也给予鼓励,并让他们在自我分析和审美中,对方案进行评价。

三、多人小组的合作学习

对于课外社会实践或课外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我一般把学生分成8人的学习小组,并指定正副组长,职责是组织本组活动秩序,对组员进行分工,明确每人的任务,收集活动的结果。我们曾进行过多次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时,一般8人分一组在组长的认真组织下,进行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测量有关数据,有的负责做标记,有的负责做记录,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学生兴趣高涨。这时,我再出示题目:为了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小明在阳光下测得一根垂直于地面的长为3米的竿,其影长是2米,当他测量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为6米,落在墙壁上的影长为3米,则树高是多少米?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我让学生站在靠近墙壁的地方,理解落在墙壁上的影长与落在地面上的影长的含义―――比例关系,很快地得出图形,准确计算出树高。并且每组成员又按要求写了实验报告。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在很短的时间内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和动手操作的习惯。在实践中,充分体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精神,让每人都有机会做主持人,承担本组内的交流、讨论结果的发言、汇报等。小组活动时,教师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想法,鼓励发散思维。教师深入参与小组活动,充当咨询人和参与者的角色,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各组内每位同学对问题达成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们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其他同学都是你的助手,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靠你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自我探索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合作学习成功则是自我探索提高的结果。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上一篇:实施高效课堂有秘诀 下一篇: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