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能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9-19 01:29:28

企业文化的能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已经意识到管理不再仅是有形的经营管理,企业的管理应走向更高的层面。经过多年时间,企业界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的管理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原动力。本文就企业文化的能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做一些探讨。

关键字: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能动创新、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据调查,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持续的给其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凭着企业文化的巨大能动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目前,随着市场的日益饱和,产品日趋的同质化,服务和竞争的国际化已经迫使企业管理走向更高的层面。企业界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原动力。

一、企业文化及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体现企业对价值的认知。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经营哲学、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工作作风、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21世纪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企业核心竞争力,谈不上企业的能动创新。

二、企业文化的能动创新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企业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企业要审时度事,不断寻求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企图用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作支撑,企业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实践证明企业必须不断地超越自我、展望未来,提升原有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发展自我,即企业的能动创新。也就是要求企业内部主动的去创新,而不是被动的创新,有一种不创新就灭亡的理念。企业文化能动创新应注意:

1.坚持四个守恒

坚持诚信:首先诚信是人之本,是企业聚心之魂,也是企业立身之本,诚信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失信必然会削弱甚至断送企业的竞争力和最终的生存;其次诚信也是经济规律,恩格斯说诚信的本质“首先是经济规律,其次才表现为伦理性质”。诚信具有经济与社会的双层作用。只有当诚信上升为一种文化时,它才能获得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为广泛的外延,从而远远超越于道德范畴的辖域,使之成为企业的“无价之宝”。

注重业绩:维持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业绩,可持续的业绩是企业不断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提高生存能力的根本,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再先进的企业文化也是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服务的,脱离业绩的企业文化只能是虚空的口号。

传承文化:失去根源的企业文化是危险的。尽管企业文化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企业的过去,企业的现有文化有着历史文化的踪影,企业的现有文化必将在未来文化中找到踪影,企业文化正是在有选择性继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

渴求变革:发展才能生存,没有变革就没有发展,企业文化不能一成不变,企业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在于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容,适时注入新的血液,使其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公司,通用不因为规模而害怕变革,而是主动出击,利用企业规模优势,勇于冒险并尝试新事物。

2.联合的观点

像自然生存法则一样,通过许多个体的联合,对环境的适应力才会增强,如果这个联合体还能对环境产生一些正面影响,生存下来的机会就会多一些。在企业文化创新中,企业应通过共同价值观及理念的贯彻落实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把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凝聚成一种合力,就使由个人行为构成的企业行为协作系统产生出最大的功效。同时通过企业形象及产品、服务文化的塑造来形成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力。

3.阶段创新的观点

巴雷特认为,组织文化的成长是分阶段的,一般分诞生期、青春期和成熟期。要克服组织文化在每个阶段的危机,都需要一个文化的转型,这个文化转型可能是来自内部机制的要求。即使是社会形态和工作固定在某一个阶段上,在组织从诞生向青春期到成熟期的成长过程中,组织文化也会经历一系列变革。在年轻的刚发展起来的组织中,其文化可能是家长专制式的,也可能是协作参与型的。如果工作配置是个人化的,工作技术是手工操作的,组织设计是简单的、直线式的,整个组织很可能是创业者个人的一条长长的影子。反之,如果工作配置是自主独立的,工作技术是日新月异、动荡变化的,组织设计是矩阵式的。有机的、组织的文化就可能是协作参与型的;当组织向青春期发展时,需要培养身份意识,增强控制,它的文化可能倾向于;当组织迈向成熟期,对创新的需要可能重新出现,面对日新月异、动荡不定的技术环境,组织设计要变成有机的,工作配置要成为独立自主的,企业文化则要求变成协作参与型的。当社会形态、组织设计、工作配置、人们的需求从传统向大规模生产和以后的阶段迈进的时候,组织的文化也必然要变革,但文化变革不是轻而易举的,组织文化的变革会经历阵痛。跨越了这个阶段之后,企业就会形成与新业务和新发展规划相适应的组织文化。

4.全面创新的观点

企业创新不仅是产品创新,营销方式创意和管理的革新,更是企业内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不同时段的全面动态创新。它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创新等,而企业文化正是全面蕴含体现其中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反映,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职工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是时展的要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之源。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走过了从当初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企业文化运动,到如今偃旗息鼓、一派凄凉的景象。这代表着当前中国多数企业的浮躁。从这其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确不是简单的形式与外表,而是全方位的各个角落的创新与变革。

三、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没有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绝对静止的。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是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从散乱到系统、从单一到丰富的变化过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持续性发展问题,这个理念在中国的企业当中很不被重视,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不重视长远的发展,所以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活不了20年就夭折了。德隆的失败,巨人集团的倒塌不都说明了这一点吗?我们要想企业的基业长青,就要在文化的构建时注入可持续发展观。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1.寻找持续存在的理念依据

持续存在的理念依据,即重新思考和确立企业的使命追求、愿景和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组织的使命必须超越组织生存本身,就像一个人要存志高远一样。当一个品牌可以改变世界对一个民族的看法时,这个品牌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市场的和商品的一般意义,它在给消费者提品的同时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无形财富。索尼甚至被美国人认为是最受尊敬的一个国际品牌,索尼品牌也成为品质卓越的代名词。

企业愿景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的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其“样子”的描述主要是从企业对社会(也包括具体的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贡献力、在市场或行业中的排位(如世界500强)、与企业关联群体(客户、股东、员工、环境)之间的经济关系来表述。德鲁克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我想这也是思考我们企业文化的三个原点。其实这三个问题集中起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愿景。

美国著名的智囊公司――兰德公司花费了20年的时间跟踪世界500家大公司,发现百年长生不衰的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不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目标。具体包括三条原则,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三是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这表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超越利润最大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因而,树立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是百年企业的精神文化基础。

2.进行文化的战略性系统思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企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战略都存在变革问题,而战略变革首先涉及到的是企业中的人和文化,它主要是企业的非正式制度在发挥作用,战略变革会影响到企业中某些群体的利益,如果对他们而言是有利的,这种组织文化便会支持战略变革,但一旦这些群体不喜欢战略变革所带来的结果,企业文化便会成为问题之源。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变革既有战略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是未来几年或者是相当长时期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如何创建适合战略变革的企业文化也就成为必选之题了。

企业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要完成战略性的系统思考。企业文化纲领的起草,就是要研究和确立企业的使命和追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轨迹,确立核心竞争力,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文化依据。要克服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建设思想,应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立足高远,要站在未来看企业文化,而不能站在现在看企业文化。

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

资料来源:

[1]罗伟.企业文化建设的十大前沿理念[DB/OL],中国管理传播网. .

[2]彭剑锋.迈向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DB/OL],企业创业经营网..

[3]郝星光.建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DB/OL],中国管理传播网.

上一篇:中小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策略研究 下一篇:论客户满意度在企业营销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