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单元教学基本程式

时间:2022-09-19 09:16:15

浅谈语文单元教学基本程式

根据几年来对单元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我把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程式归结为“总领――教读――自读――总结”。

一、总领

总领是单元教学的第一阶段,它起着导入的作用。其任务有三条:①确定教学目标;②粗读全单元内容;③扫清文字障碍。

确立教学目标是发挥单元教学高效率的首要原则,它在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控制信息输出和接收的范围,决定了教和学的具体内容。

在确定目标这个环节中,要注意紧扣“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和“训练重点”,因为这些“要求”和“重点”直接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明确规定了教些什么学些什么。在整个教材中,它们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渐进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将这些“要求”和“重点”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预习全单元,让学生略知单元内容,对单元的整体脉络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是总领阶段另一重要任务。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由学生通读,有时也可由教师概述。有必要时布置通读要求,可适当提出思考问题。

扫清文字障碍,往往与通读全单元同步进行。

二、教读

教读是单元教学的第二阶段,属典型引路阶段。基本任务是通过教师解剖一两篇课文,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到阅读同类体裁文章的方法。

在此阶段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可以由教师精讲课文,为学生阅读分析文章作示范,也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进行阅读分析。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研讨,实现揭示规律的目的。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教读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必须受教学目标的控制。任何一篇课文,无论其内容、形式,可供学习的地方都较多,若都拿来分析讲解,势必游离教学目标,占用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负担。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大胆进行取舍。

还要注意在教读阶段,必须让学生经历“读”的尝试和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切实领会同类文章的诀窍,才可能形成依靠自己力量排难解疑的心理素质,才可能为自读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自读

单元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自读。这里主要指学生在有教师陪伴和指导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课内自读。

让学生运用在教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仿照教读课的格式和步骤进行自学阅读,独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是这个阶段的目的。

自读的内容是单元中的课内自读课文。此过程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有意强化学生独立认知活动的作用,并努力扩大这种活动的范围。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扶”着学生走,切忌越俎代庖。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有启发性的思考题作为自读提纲,以引导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过程中,应帮助他们解决疑难。这时的教学形式不宜统统采用全班授课制,当以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为主。每个学生的自读方式可因人而异。

四、总结

单元教学的第四阶段是总结。在此阶段,主要任务有三:

1.系统整理。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课文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异同点,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尤其要注意对规律性的东西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教学形式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可师生讨论归纳,可由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结论,也可由学生自己进行梳理。

2.综合训练。通过训练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促进语文能力的形成是这个环节的目的。重点是进行作文训练和听说训练。

在教读和自读中,中心任务是阅读教学,虽然有听和说的训练,但表达方面的训练,尤其是书面表达的训练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有必要在这个方面加以强化。

在每单元后面,有的安排了作文训练或作文片段训练的内容,有的安排了应用文练习或听说训练,我们可以按教材内容进行训练。

3.达标检测。检测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基本形式是书面测试。检测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去确定,一般只检测本单元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两大块,至于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反馈,则在自习和作文训练中进行。如果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则要及时采取措施矫正补救。

单元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组织结构形式,它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和手段的不同,博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适当变通基本程式。

上一篇:含蓄隽永 意韵无穷 下一篇: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