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院校的财务预算管理

时间:2022-09-19 08:37:01

浅谈高等院校的财务预算管理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其经济活动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经济活动内容也将涉及更加广泛的领域。如何及时更新、调整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理念,转变不合理的思维定式和编制方法,从宏观角度分析思考和把握问题,从大局出发考虑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已经由最初单一的财政拨款支出预算阶段、校级综合财务预算阶段过渡到现在的涵盖学校除基建、产业外全部资金收支的综合财务预算阶段,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不断得到深化和改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暴露出很多弊端。

一、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收人支出预算编制是按照上年的实际数加预计的增加数,而不是按照学校当年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的有关标准和定额来确定,因而缺乏严肃性和有效性。另外,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高校预算管理部门难以对由于预算执行过程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而且存在随意更改预算。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效果不佳的情况。

第二,预算编制程序不规范: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体制下,高校的预算一般是学校根据年度的财力和工作计划直接编制完成的,财务部门自上而下的编制程序导致高校预算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在这种编制程序下编制的预算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各部门上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制定的,没有考虑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往往导致预算与各部门的具体情况不符。同时在这种编制程序下,下级不能参与预算的制定,不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受到抵触,进而影响了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原有的预算编制方法以增量预算法为主。该方法主要以以前年度支出为基数,预算往往缺乏针对性,不利于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容易导致预算随意追加,不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降低了预算的约束力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四,预算考核分析措施不到位:许多高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两码事,预算执行过程缺乏监督,预算调整随意,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内部监督不到位,刚性不强,约束力不够,许多高校忽视了预算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预算只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谁都能编,执行时只当作一种“计划数据”来参考。同时,多数高校缺乏预算考核奖惩措施,即使有奖惩措施但落实不到位。在考核过程中,被考核方往往强调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考核方则常常掺杂个人情感去评价被考核方,或考核后缺乏配套的奖惩措施,使考核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收入以学杂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支出主要包括基本支出(含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及对个人家庭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类。为了确保财务预算的切实可行性,对预算管理的目的、原则、范围、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分工、预算编制方法及内容等应做出明确规定,确立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监控、评价与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规程,建立健全相对科学、合理和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如可制定《预算管理办法》、《资金收付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和《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

(二)规范预算编制程序

高校应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编制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按照“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的程序编制。即先由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预算总目标,各预算责任单位根据各自工作目标制定其业务预算方案,由财务部门汇总后呈报预算管理办公室或预算小组;预算管理办公室或预算小组再根据各预算责任单位的经费、预算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对各类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初审和平衡,并与各单位(部门)沟通后拟订整个学校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给各预算责任单位和部门征求意见。经过多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最终编制全校整体预算。整体预算经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并逐级下达到各预算责任单位和部门。因此,预算编制前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各部门提出的经费项目要认真考虑、仔细分析,本着“从大局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按轻重、缓急程度进行综合平衡。

(三)选择科学编制方法

高校的预算管理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高校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财政拨款收入一般会稳定增长,可以上一年度的财政拨款数为基数,结合增招的学生人数进行合理预计;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收入可以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测算,即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人数与相应的收入标准测定其预算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不易准确测定,可根据每一个收入项目的特点,分析其取得收入的可能性及影响收入的各种因素,按照稳健原则逐项仔细测算其预算数。高校支出预算宜采用“零基预算为主、滚动预算为辅”的预算编制新方法。这样能使所编制的预算更切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而使预算充分发挥其控制实际支出的作用。

1、实施零基预算的具体方法与步骤:(1)摸清底数,首先是摸清预算单位的机构级别和编制人数,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摸清各学院、各职能处室机构级别,全额管理人员编制数,差额管理人员编制数,实有人数及工资水平,离退休人员的人数及所需经费。(2)确定标准,确定人员经费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人员经费标准主要包括职务工资、岗位津贴、保留津贴等部分,并考虑当年新出台的增支政策;公用经费采用人均定额标准。(3)核定专项拨款,专项拨款是教育部安排发展某项事业的经费。实行零基预算后,对校内各学院申请的支出项目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再按项目下达支出预算,并确定年限和目标,保证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发挥作用。(4)创收抵支。高校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的收入,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用于抵顶部分预算支出。这是高校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减少财政负担的重要途径。因此,审核各部门的抵支收入,是零基预算编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算标准主要是在部门上年创收的基础上,确定较为合理的基数,然后再核定创收抵顶数。

2、滚动预算:滚动预算是指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自动延伸,使预算期永远保持在一年。这种动态预算采用“长计划、短安排”的办法,可以弥补年度预算的缺陷并能根据当前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进而实现整体支出结构的优化。涉及到高校发展的重大项目和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均可采用此种方法编制预算。

(四)强化预算考核分析

1、强化预算考核:高校要建立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评比考核机制,考核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效益性等。在考核中对重点开支、部门包于经费和大的预算项目,要分别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考核结果出来以后,对完成经济指标好的单位,可采取必要的奖励措施;对预算执行不利的单位应追踪问责。各二级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可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考评内容之一,各预算单位的执行情况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查和评价。对于经费预算执行较好的单位,其正常经费结余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执行比较差的单位负责人将给予批评或作相应处罚。如在执行预算时造成经费严重流失,保证不了单位正常运转的责任人,应给予严肃处理。

2、强化预算分析:年终决算报告出来后,财务部门应对各大项目的经费支出与预算进行比较,看哪些项目节支了,哪些项目超支了,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说明哪些属于合理超预算支出,哪些属于非合理超预算支出,对非合理超支应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详细的文字说明是对预算管理的概括评价,并最终提出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合理化建议。预算分析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中的可行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只有强化高校预算管理,才能进一步规范高校资金筹集,满足高校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以更好地发挥着协调高校内部各种利益关系,保障高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永刚.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辽宁经济,2008(12).

2、孙云良.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3、张文平.新形势下高校发展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金融经济,2008(24).

(作者单位: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上一篇:医院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和应用探索 下一篇:政府会计监管对军队会计监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