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北民歌精神

时间:2022-09-19 08:07:06

摘 要:陕北民歌的意义重大,堪称光芒四射。陕北民歌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与祖祖辈辈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及黄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陕北这块土地和陕北人共同谱织着这一曲曲淳朴明快的歌曲。本文就人文角度简要的探讨陕北民歌精神。

关键词:陕北民歌;民俗;民歌精神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173-01

我们先从陕北人把自己喜爱的歌称为“信天游”这件事说起。“信”在汉语中有是多种义,但它的第一义就是“言语真实、诚实”,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而有信是也。这就说明老百信所歌所咏全是自己最真实的信言,是真人真情的表露。“信”同时又有“任凭、随意”之义,这就指出它追求歌腔的自由、悠长,同时在内容上也是随心所至、漫天而歌。陕北人选择“信天游”时,将这两层意思都容纳进去了。陕北民歌真真实实的反映着陕北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境况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

一、名歌在陕北——陕北民歌的文化底蕴

(一)陕北的地理风貌与陕北人、陕北民歌的关系

黄体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除了少量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区外,大多数是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旱灾涝灾频繁的贫瘠之地。这里的山坡有的比较陡,有的还算平缓。每年三、四月份,只要下过一场饱和的春雨,各家各户便忙碌起来,套个毛驴,男子汉扛着犁,婆姨们胸前挂个粪斗,小孩们拿着盛种子的各种钵子,一年的春耕就开始了,这就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劳动歌。这样喝着劳动歌不仅能解忧解闷,还能从中带来精神上的愉快。大大咧咧的陕北人就是这黄土高原的杰作,陕北民歌更是离不开这块土地的培养,而且在许多歌曲中都不乏对这里的地理风貌先进行一番描述。

(二)陕北民歌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因素

陕北黄土高原不仅黄土深厚,它的文化历史也非常悠远。这里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栖息地、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和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地理环境的因素,在汉朝以后陕北作为军事要地成为历代君王的必争之地,只是战争连年不断,这样就使民族的文化交流成为一种不可挡的潮流:一方面使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汉族文化整合,另一方面使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融入到汉族的文化之中。使陕北民歌具有了多元性和开放性,如今流传的一些陕北民歌其实就是一些不同地区民歌的“陕北化”。从1935年10月19日起,以为首的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前往华北。期间中共中央在陕北领导革命的近13年,历史上称为“延安时期”。在这段时期,陕北民歌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三)陕北民俗对陕北民歌的影响

民歌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民俗生活的许多内容,又在一定的民俗场合传唱,二者形成了十分密切、相互依存的关系。陕北高原的民俗遗存异常丰富,物质方面如居住窑洞、戴“羊肚子手巾”等;社会方面如民间婚丧礼仪、春节社火、脚户们的“赶脚”生活等;精神方面如星罗棋布的寺庙道观、民间巫术、求雨祭祀、民间剪纸、歌舞、小调、说书、酒曲、鼓吹乐奏等;语言方面如方言、谚语、歌谣、俗语等。陕北民歌与陕北民俗可谓在一块土地上长成的两棵姊妹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映衬,相互彰显。民俗以其丰饶恢宏的文化底蕴滋润着民歌的一词一调,民歌则以自己生动无比的文学、音乐语汇融贯到民俗生活的每个场景。陕北民歌中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与陕北风俗很难分开,割舍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就索然无味了。

二、从民歌中看陕北人

陕北民歌的创作主体是陕北劳动人民。贫瘠的土地,艰辛的生存环境,磨练出了陕北人的诚实豁达又像黄土地一样善良、淳朴、宽厚和实在的个性。这片土地永远是情与爱的根源。陕北民歌用它那淳朴明快的音乐、原始野性的唱腔与近似疯狂的语言,表达出陕北人民对深深爱殷殷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一)从民歌中看陕北男人

陕北男人算不得剽悍,但也不算柔弱。在黄河与黄土地的哺育下,形成了陕北男人特定的性格特征。

1、风趣、幽默

陕北男人大都具有风趣幽默这一特点,他们的风趣幽默常常表现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比如在劳作时,为了解除疲劳使劳动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便亮开个嗓子唱起来。从这首节奏轻快的歌曲中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陕北汉子身穿羊皮袄、手执牛鞭、看着碾场的牛拉着碌碌满场砖的情景。心一动,一首风趣幽默的歌便脱口而出了。使得他们在苦难的生活中即兴而唱,唱眼前事物,唱心中所想,再苦的生活也过的有滋有味。

2、自信自豪、坚决果敢又富有冒险和搏斗的精神

其实我们撇开那些具体的唱词,单从歌曲中那类似嚎叫的声音去凝神静气的听,你就能分明并真实得感觉到那一声鸣喊中陕北人的这些性格特征了。那一声深沉、高亢、嘹亮而又悠长悠远的鸣喊,是陕北汉子自信自豪的旗帜,是坚决果敢的军令,又是无畏精神的伴侣。要是在陕北民歌中少了这些辅助的唱词,不仅歌曲将要大失光彩,陕北人借用歌曲所要的感情也不能至尽了。

3、侠骨情长却又有严重的男权思想

说陕北男子侠骨情长,其实多大一部分是因他们性格中某些因素所致,“男子汉大丈夫”是陕北汉子的口头禅,可就在这豪迈的表面下却埋伏着一颗柔软的心。陕北汉子就是这样的侠骨情长。陕北汉子的男权思想更是根深蒂固的,一辈辈传下来。特别在重大事件上总不允许女人插手,酒场上更是见不得女人张牙舞爪。

(二)从民歌中看陕北女人

提及陕北女人,人们脑中就会立马想到“米脂婆姨”,陕北女人的好,不仅仅是这些。

1、勤劳、节俭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这独特的地理风貌养育出了陕北女人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我们看一看这首《推炒面》:“金鸡叫了头一餐,我给我哥哥推炒面”。

正因为陕北女人的勤劳节俭,使得这儿的黄土地变成了黄金窝,就算是天旱雨涝,她们辛劳的双手总能做出花样的东西来填饱肚子。就拿土豆来说,在陕北就有好多种吃法,这全是陕北女人的功劳。

2、敢爱敢恨,大方善良又不乏细腻温柔

陕北女人敢爱敢恨。爱了,就不计后果、不分贵贱,一心一意,我觉得陕北女人的痴情接近疯狂,笨笨傻傻的可爱。然而,她们这份淳朴的心是陕北女人的无价之宝。我们来看这首《打樱桃》便能体味出陕北女人的炽烈来:“谁要变心钢刀铡,死也不说拉倒的话”。

3、铁骨铮铮、能说会道、心灵手巧

陕北女人活的洒脱、活的铁骨铮铮,而且心灵手巧、能说会道。一个个聪明能干,活脱脱的陕北女人就活在这些歌曲中:“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咱二人交朋友不是为了钱。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淘米不嫌哥哥你穷”。更有趣的是陕北女人能说会道,只要是心里喜欢的东西,就算是落地的叶子也能说的飞上树去。我们来看看这首歌:“大板牙来你怕啥,你给妹妹买西瓜妹妹能溜它,娃他大”。

三、陕北民歌精神

陕北民歌与蹇迫的自然对应的并不是啸风敖月的粗粝,与匮乏的生活牵连的也不是廖寂无声的萎缩,土地与生命的和鸣似乎不是通过生命对土地的征服而执拗的完成,恰恰是通过生命对土地的超越而浪漫的实现,甚至在超越的过程中叶没有一丝强力挤压下的悲苦。

陕北民歌是一条坚韧的根脉,能深入到陕北人的肌肤、骨骼和心灵。陕北民歌使黄土地肥沃,听着陕北民歌就懂得什么是生活。陕北民歌那悠长的歌声,回肠荡气的音调,又无尽的沧桑,绵延的情思与豁达直爽的艺术魅力。无论走到哪里,唱起了陕北民歌,都能使人的精神受到激励,情感得到升华,这就是陕北民歌精神。

参考文献:

[1]郝磊.影视中陕北民歌的艺术表现形式[J].电影评介,2006,(19).

[3]周大风.对民歌的几点认识[J].中国音乐,1983,(4).

[4]蔡芳.陕北民歌再识[J].中国音乐,2006,(4).

上一篇:浅谈中国文人画中的情与理 下一篇:古元木刻版画《玉带桥》中的色彩构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