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活动

时间:2022-09-19 07:51:21

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20-02

通用技术是新课程改革后开设的一门必修学科。学科涉及到的跨学科知识较多,起步相对较晚,高等师范院校又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专业设置,因此,由其他学科教师临时顶课的现象十分普遍。生活工作在边疆地区的一线通用技术教师,由于整体环境欠发达,普遍缺乏学习实践的机会;而且学校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和经费困难等问题往往又比较突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边疆地区的通用技术教学活动,问题不少,困难更多。在如此情形下,如何开展通用技术课堂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要更新观念,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

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通用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要更新观念,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技术和素养是相互关联的,素养的培养是离不开“技术”介质的。我们不可能把技术素养的培养完全脱离开技术,没有基本的技术操作技能,我们让学生怎么去管理技术、使用技术?特别是当前我们的学生整体普遍动手能力不强,技术技能水平不高时。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去坚持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并加入技术素养和创新的理念。教育影响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技术,明确学会用技术来做什么等问题。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逐步提高他们的通用技术素养。

二、敢于对教材重新整合,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

1.根据课程的实践性特点,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重新整合,使理论部分和相对应的动手实践部分相结合。

2.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可以是必修模块中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也可以是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

3.通用技术学科应立足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教材及教学内容的整合,还应结合本地实际,从生活中挑选合适实例或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以学科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并最终获得对生活的重新解读。譬如教材中出现的小凳子、笔筒、纸袋等设计、制作和分析,以及对生活流程的安排、结构与设计等案例中,都有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因此,通用技术教材的整合,必须充分体现其课程理念――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要不断探究通用技术课的特点,针对性地改进提高,让学生喜欢通用技术,让学生从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乐趣。

三、因地制宜,探索多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用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宽广繁杂,全面掌握难度很大。要顺利有效地开展好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既需要我们大胆开拓学习,敢于探索进取;又需要我们踏踏实实摸索和积累,不断总结、完善、提高。同时,还要对教学实践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根据教材、教学内容、本地情况及学生实际情况等,采取多元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法、试验(操作)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综合起来,都是不错的选择。

譬如案例教学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是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好方法。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是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有效方式。那么,案例教学法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使用呢?

1.教师在教学前应仔细阅读案例,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进行分析,取舍合适案例。

2.在选取案例时,教师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如信息式案例、问题式案例、陈述式案例、实录式案例等。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及能力。

3.案例最好来自学生熟知的生活领域,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在生活氛围中得到陶冶、体验。

4.案例可适当加入地方特色,可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情况及当地教学资源情况,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感觉技术就在身边。

5.教师还要及时观察技术发明、市场技术产品的新动向,为课堂教学积累参考资料。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还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通用技术必修教材“技术与设计”的本质是创新,课本中的许多实例都是科技创新的典范。为了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自制通用技术课的教具,借助模型制作、创新制作及作品展示,形象直观,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近两年来,我们指导学生参加新疆博州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生创新制作竞赛等活动,取得州一等奖;自治区二等、三等奖等较好的成绩。这些参赛作品以教具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在学生中间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反响。

上一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全过程 下一篇:“移花接木”在校园足球训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