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关怀”到“生态关怀”

时间:2022-09-19 07:21:40

从“人文关怀”到“生态关怀”

【摘要】 我国确定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对环境的"友好"是规划师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和认识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城市发展之间矛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本文从一些被忽视的“小问题”引发的思考入手,用一些实例探求怎样能从思想、理念以及理论和实践中体现环境友好的城市规划手段。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生态关怀 城市规划

Abstract : Our country makes the urban planning deci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 the the urban planning, the environment of "friendly" is a new topic for planners. From some neglected "small problems" , this paper thinks how to reflect the urban planning for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 from the thought, the concep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using some examples.

1.问题起因与思考

1.1身边事

2009年初,为了减轻牡丹江防洪堤压力,由牡丹江市有关部门负责,在防洪江堤上建成了高约1m的防浪墙,但不料就因为其阻挡了蟾蜍迁徙的路,9月16日,牡丹江日报以《谁来帮帮蟾蜍》为题进行了报道,各新闻媒体也先后开始以各种形式关注此事,一时间,小小的蟾蜍成了全市关注的焦点。根据相关报道,尽管全市各阶层自发用双手帮助蟾蜍迁移这一爱心行动帮助了约30000只蟾蜍安全"回家",但仍有大批蟾蜍死亡。

1.2其它相关报道

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以公路和铁路最多,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动物在穿越公路和铁路时致死。据韩国相关的统计,1998年道路致死的野生动物为105只;至2004年激增到2436只;到2005年上半年,已有1489只野生动物命丧高速公路。

2.原因探求

2.1认识的盲区

时展至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深入人心,许多城市建立了生态屏障、廊道等基础设施。但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并没有削减,仍然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盲区。如交通是城市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建设时只重视道路而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的方针,表明了中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但在实际的建设中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矛盾,现在很多城市规划的所谓绿化隔离带、生态廊道等过于模式化、理想化,从实际效果看仅仅是绿化效果好,并没有达到生态效果,只是用手画出的一条“绿线”。

2.2时间与空间

我国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为了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我们用一切方法和手段改造世界。但与我们相反,生态环境的演进速度却非常缓慢,我们身边的每一片森林都是经过几百年时间才能形成。

生态学认为陆地生态系统是指构成陆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人作为高级生命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人类聚居地的快速扩张使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hm2热带雨林,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但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hm2绿林。

3.观点与建议

3.1完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生态建筑、生态住区、生态城市逐渐成为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主题。但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尚未把生态学作为理论框架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处理好城市扩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问题,尤其对生态学中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理论认识程度不够。

理论支持。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等,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补充以至改变着城市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是人文生态最表相的基础,为人文生态建设提出最为基本的外在要求;人类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是人文生态的核心,前者为人文生态的发展进行定位,后者则为之提供建设方法和准则;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阐明了“生态”的内涵,从人的道德层面上明确了人文生态的必要性,并且强调了它的价值,以至当生态与经济发生冲突时,成为衡量生态与经济之间冲突的尺度和扬弃标准。以上生态学的各分支学科,成为支持人文生态的理论依据。这要求不能把人文生态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绿化建设”,更需要建立系统、全面、合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使之在各方面充分体现其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十一五”规划都确定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提出对环境友好的要求是要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3.2基础研究工作的扩展

城市规划基础研究就环境方面而言,需要对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成为规划编制时的重要依据。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发现规划师普遍对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认知和分析比较欠缺,在规划编制初期的基础资料调查中也很少进行这方面工作。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一般只是考虑对水体、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影响,很少考虑对动物栖息、迁徙以及动物行为方面的问题。可此可见,把生物多样性研究有机结合到城市规划基础研究中,必将为规划工作打下牢固的生态保护基础,也能为规划建设提供直接的生态依据。

3.3新概念的引入――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

ture),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生态基础设施提出的意义在于,无论针对自然的生物栖息地系统,还是人类的城市栖息地系统,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系统运行和以栖息者持久的具有基础性支持功能的资源或服务。

4.成功案例

4.1友好的交通防护设施

考虑到公路上夜间行驶的机动车灯、噪音会对夜行动物迁徙和鸟类飞行造成惊扰,欧洲高速公路两侧隔离护栏高度高且不透明,同时利用木质则更环保和隔音。而且,在进行公路规划时,就已经调查出该地区的各种生物资源及其习性、活动线路等,因此在建设时就考虑避免在动物的活动线路上穿越,避免不了的就建设各种设施对动物进行引导,如涵洞、水渠等,并且设置警示标志让驾驶员注意减速且不鸣笛。

4.2具有生物通道意义的桥梁

有关桥梁在维护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方面的认识自1960年代始发达国家曾有不少研究与实践,出发点大多是因道路在穿越自然保护地带时导致其生境被切割并影响野生动物迁徙的问题,而桥梁则可为分离的保护地建立联系亦即有生物通道作用,应成为解决城市生态廊道的生命流与城市的生活流之交叉矛盾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方式,可分为路上式生物通道(wildlife

overcrossing)、路下式生物通道(wildlife undercrossing)和涵洞式生物通道(wildlife culvert)。

结语

“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一种境界和层次,因为他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等等密切相关,但笔者认为,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本位思想不能满足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仅体现“人文关怀”也不能把环境友好做到实处。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矛盾的根本途径,首先是在思想上改变人本位思想,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我们可称之为生态关怀。

参考文献:

[1]陆承平《动物保护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万敏、刘成、王磊《基于城市景观割据连续之桥梁》城市规划 2006.3.

[3]王新军《城市扩展与以人为本的生态关怀》 社会科学2005.10.

[4]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薛伟牡丹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东亮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上一篇: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相融合 下一篇:如何形成团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