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习作教学的永恒“母题”

时间:2022-09-19 05:58:43

儿童习作教学的永恒“母题”

“母题”这一概念源自西方民间文学。汤普森在1928年出版的《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指出:一个母题是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它必须具有某种动人的力量。浙大方卫平教授认为,母题表现着人类共同体的文化心理或集体无意识,在不同文化母体和群体中传播、变换、交融,构成了文学传播史、交流史,研究的重要视角和切入点。本文中涉及的“母题”意指儿童习作教学的“元主题”,谈论的是习作教学的根源、发祥、依存,也试图发现教学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找寻教学的终点与归宿。“母题”,不仅仅是“自上而下”地讨论教学的要义、宗旨,也是“自下而上”地通过原生态习作案例,去反向追溯教学的过程、方法,找寻最佳的教学切入点。

本案中选择了五篇源自儿童的“自觉习作”,这里一并做个说明。常态教学中的儿童写作大多是被迫的。只要看看常用的称谓“命题作文”就知其中意味,“命”就是旗帜鲜明的教师立场,即“耳提面命,我要你如何写”,儿童只能受命而作。而本文所例举的儿童习作都符合一个共同的特征:自觉。即不需教师布置,儿童在自然的状态下自发写就。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倡导儿童写作要在自发、自觉的状态下完成,要用写作展示儿童生命特有的色彩,表现儿童每一个个体独立的个性存在。因此,这些习作符合潘教授“言语生命动力学”中对真正意义上“人的写作”的界定,具有研究的样本属性。本文正试图从这些带着生命原色的自觉作文中找寻对普式的习作教学有益的启发。

习作案例一:我的公平决定(作者:李凯,四年级)

今天,我和两个铁哥们来到何老师家做客,何老师请我们吃香蕉,大家吃完之后还想再吃。何老师拿出仅剩的一根香蕉。怎么平分这一根香蕉就成了问题。

我的理想方法是这样的:

我们是客人,应该把仅剩的一根香蕉给何老师吃。这样我们才尽到了客人的本分,可是我那两个要强的哥们不乐意,怎么办?或者可以……

可以打一场篮球,哪一方赢了,哪一方吃,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公平了,可是身高比例差太大了,不用比也知道谁赢啊!唉,还是换一种吧!

或者用水果刀把香蕉平均分成四份,吃了算了!可是香蕉一边大一边小,这里又没有秤,实在麻烦!这样还不如直接抢了吃。

可以用黑白配的方法分,可是我的好哥们喜欢耍诈,用这样的方法实在让何老师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给我们吃,实在对不起何老师啊!

要不然还是这样吧,大家来一场成语接龙,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品味到了胜利的果实,大家输得开心、赢得快乐,多好呀!可何老师实力那个高啊!这对我们来说不公平!

看来只能出杀手锏了。大家都写一篇作文,谁赢谁吃,不用讲肯定何老师赢了!不过我们也上了一堂“免费作文课”,多开心呀!我们输掉了香蕉,赢得了知识,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母题之一:儿童思维。儿童思维是一份与生俱来的权利。阅读上文,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儿童思维的。怎么分香蕉?答案是五花八门的,只要能自圆其说皆可。儿童思维的活跃本色在此时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为善思、趣思、思变。作者以调侃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几种构思,每一种想法刚一提出又被自我否决,作者就在与自己的对话中享受与分享着表达的愉快,展露着自我思维的灵光。思维,原本是能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习作过程中自然伴随着思考,应当是一次快乐的心灵历程。阅读的同时读者能被感染,于是我们也会有思维的冲动――让我来分,会怎么分呢?

可为什么大多数儿童写作时不快乐?为什么不少儿童习作过程中思维不活跃,为什么儿童不习惯思考而习惯于按部就班、闭门造车?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或命题要求,限制、阻碍了儿童作为独立作者的思维自由,剥夺了这份儿童与生俱来的权利。教学的过度、评价的过失、命题限制过多,这三元素共同造成儿童动笔前就已经关闭思维的大门。在门内能做什么呢?只有根据已形成的陈旧图式再组构一次。所以,你会看到儿童重复使用素材、空喊口号、唱高调、按格式写作,这都是思维缺位的表现。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和我谈及他女儿小时候的一篇习作,教师要求写“清道夫”,女儿笔下的清道夫“穿着白色的大褂,带着白色的口罩,天不亮就清扫小区的空地,从楼上看下来,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孙教授说,那个清道夫我记得,是个残疾人,还是个侏儒。女儿基本上不早起,从未见过他清早扫地。为什么这么写呢?女儿说:这么写才能得高分。这是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写的时候不是依据事实,不需要借助思维,只是根据既定思维模式中“高大的形象”去写,目的只是“得高分”。而达成这个目的是简单的,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格式,只要将自己的名字套进去就行。难怪长期这么写,越写越没劲,越写越怕写。

是否能留一份思考的天空给儿童呢?儿童天生是因思维而存在的。思维可以让儿童通过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归纳、分析、概括,以儿童视觉理解现实规律,还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发挥特长,用想象建立全新的、更为美妙的新世界。所以,命题不要有过多限制,评价不要唯美崇高,教学不要框定限死。教学设计上必须留有一定环节,允许、鼓励儿童自由发挥。在留给儿童一个思维的出口的同时,我们也是为自己、为作文教学变革在闯出一条新路。

习作案例二:我的“机器人”朋友(作者:黄超,五年级)

我们班上有许许多多的“特殊机器”,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走的,其中最富有个性的三种“机器”分别是:“火车”“拖拉机”和“直升飞机”。

快看!“火车”飞驰而来了,冒着黑烟,仿佛十分恼火,她便是我们班的“火气大王”――小甲。这位同学长有一张会发出震耳欲聋声响的大嘴。她体形肥胖,一看就知道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记得有一次,前面的同学开汽水瓶时速度太快,汽水涌了出来,并迅速向外飞溅。淘气的汽水有两滴溅在了后面那位粗暴的“火车”的作业本上,“火车”发现后,抬起头来,一动不动地瞪着他。只见“火车”怒目圆睁,眼珠子险些从里面蹦出来,咬着牙,握紧拳头。爆发的那一刻终于到来了,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如一颗巨大的原子弹在班里炸开了。“火车”仍未停止攻击,“你有病啊!你脑子有问题吗……”一串串刺耳的话语如连珠炮般打出,火气十足!

咦,这是什么声音?呀,原来是“拖拉机”开始工作了。“拖拉机”乃我们班的小乙同学。这位同学生得一副虎头虎脑的样子,时时刻刻都不着急,做事情就一个字――慢。有一次他忘了做作业,被何老师留在了办公室。和他一起被留下来的其他人都迅速补完了作业,而他呢,不紧不慢,悠哉游哉,写完一个字望望老师的办公室,再写一个字后又喝了口水。别人15分钟可以完成的作业,他1小时也做不完,可见他的速度是何等之慢。

听,怎么有螺旋桨的声音!哦,是一架“直升飞机”正迅速升高。这位就是“直升飞机”――小丙同学,也是何捷老师的贴身秘书。上学期,这位同学犹如一位“土皇帝”,连老师都不放在眼里,同学们对他更是“闻风丧胆”。而这学期,他完全变了,看到了何老师的强壮肌肉后,自觉开始做作业了,第一单元居然考了个“优”。他正往上飞呢,速度和高度让我们意外。

母题之二:儿童交往。儿童交往是一个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如果“无话可写”真是儿童写作的拦路虎,那么“儿童交往”就是能打虎的“武松”。上文中作者很轻松地从交往中取材,很自然地将三个小伙伴联想为三“机器”,每个小伙伴对应着一种机器名称中暗藏的特点写就此文。这样的构思是难以教的。其一,教师没有儿童之间如此平等的交往,不如儿童这般了解同伴,这导致了素材选取的途径窄化。其二,儿童最珍贵的童心、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教师相对缺乏的,文字间的灵性不能与儿童相提并论。其三,教的“套路”本身就会屏蔽睿智,难以完成这样妙趣横生的构思。小作者不但写成此文,还写得精彩:人物特点鲜明,事例证明充分,语言表述活泼。这不得不给我们以启发,鼓励儿童交往,让其将自己的生活圈打造成作文的素材宝库。

儿子学习语言的经历让我认定交往的重要意义。记得他刚入幼儿园时,回家常有一些新词冒出,我们大感意外,老师没教,我们也未曾说起,从何而来?儿子说是某个小伙伴说话时用过的,虽然他不解其意但也直接拿来用,这样快捷的学习、及时的应用让他对表达产生了兴趣,同时也有一种自觉学习的激情。交往中,他能从同伴的言行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元素,其中很多不是教学计划中圈定的,三年幼儿园的交往使得他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所以,儿子入学后就感觉成长得特别快。我想,这正是集体学习的最大优势――为儿童交往营造一个优质的交往环境。

这样交往对写作是否有效呢?有效!文学创作论认为:绝对地贴近生活,没有想象、交往甚至是虚幻,是无法作文的。孙绍振教授也提出“没有贴近生活造成素材缺失”是伪命题。儿童每天都在生活中,每一秒都是活生生的体验,还要如何贴近?可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有的儿童能写出让人咋舌的文章,有的却写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一些儿童未能从交往中主动让自我与周围完成交往与置换,信息获取就显得贫乏了。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克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写作就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宣泄,是作者自我的提升与再造,是突破原始表达水准的博弈,是与周遭互置互换的信息交流。这也就是所谓的“心动”,心有灵犀一点通,心若止水,任凭身处何处都是空。同伴交往就是心动的体现,因此也成为习作取之不竭的素材库。问题就在于教师是否鼓励儿童开放自我,主动与周围的环境完成信息置换。如果做到了,“儿童生活”就立刻转化为素材库,供其选取。同时,儿童的信息置换还有特殊性,他们常在想象中进行,超越现实地构建新世界。因此,教学行为既要鼓励儿童交往,也要鼓励儿童想象,鼓励儿童在现实与想象中穿越。“教”就可以理解为提供交往机会,搭建交往平台,帮助儿童发现取之不尽的素材库。这难道不是一种“不教而教”的智慧之举吗?

习作案例三:青春期(作者:黄挚,六年级)

从放假起,痘痘就不停地在我的脸上繁殖,眼看痘痘居民一天比一天多,我离“麻脸”越来越近。怎么办?这可愁死我啦。我只好增加每天洗脸的次数,可痘痘们始终不肯放过我这个“新小区”。

我的家人一致认为我已进入青春期。我觉得是进入了噩梦。晚上9点30分必须准时睡觉,早上6点30分必须起床;中午放学回家贴墙站5至10分钟,拉直背部;每日必须午睡;晚上9点后不许吃任何东西;看电视、电脑不超过1小时;不许吃汉堡、薯条等油炸食品;不得喝可乐、雪碧;不阅读《阿衰》《爆笑校园》等“低俗”漫画;每天只刷两次牙的我,现在得多刷一次,洗脸也从原来的一天2次翻了3倍;如果驼背,他们就会一边敲打我的背,一边在我耳边不停地念叨“背挺直”;每餐只吃一小碗饭的我,现在必须得吃一大碗,他们边吃边疯狂地给我夹菜。

鼻子上还出现了好几个小黑点,我以为是什么脏东西,抠了抠黑点,竟从黑点里掉出一团粉刺,这么小个洞怎么容得下这么大团粉刺?我环视周边的同学,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和我一样长了黑点。我带着好奇心回家问妈妈:“为什么我的鼻子上会有这个东西呀?”妈妈笑道:“青春期,内分泌油脂多,细菌就会粘在毛孔上,久了就变成黑黑的东西了,千万别去打扰它,不然以后会留下疤。”

我的青春期有严格的规矩。再见了,亲爱的汉堡,可爱的薯条……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青春期一来,我知道,童年正一步步离我远去。Oh, My God!不想长大!

母题之三:儿童自我。儿童自我是一面照进内心世界的明镜。这篇习作堪称精品,值得我和作者本人收藏。儿童作文,原本就应该是成长的见证,是童年的百宝箱。青春痘,多么常见的成长印记,为什么不常见于儿童作文中呢?当我们一味要求儿童睁开眼睛看周遭、看世界的时候,有没有引导他们看自我、反观内心呢?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发现成长中的儿童是具备这样的自省、自察、自我观照的能力的,这样的能力也带来习作与众不同的内容、表达、情感。

上一母题提示要注重交往,这样写成的文章可以是气韵生动的。此母题观照的是作者内心,内心丰富时才能写成有神韵的华章。气韵是外放,让文章奔放不羁、海纳百川,充满鲜活的生命律动;神韵是内敛,是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是文章保有持久魅力的关键所在。好文章,总是需要“内外兼修”,在气韵与神韵上取得审美的和谐统一。教学不仅仅是让儿童成文,更要让儿童成人,让人性趋于完美。作文教学就是一条让儿童行走在心灵与情感上的人生大道,写作理论认为要让人性健全地发展,就要更多地通过文学审美体验与创造来促进,要让人“长久地注视自己的内心,试图触摸自己的灵魂”。当然,面对儿童习作教学,我们更看重的是儿童特有的天真、质朴、纯洁、稚气的童心,这将有益于他们对黄金般的童年产生深刻而持久的眷恋,有益于他们成为文学意义上“多情的人”,写出“多情的文”。

记得儿子小时候照镜子,浑然不知镜子中的就是自己,他甚至会朝着镜中人笑、叫,伸手摸、拍打,到了三岁方才在多次的照镜子实践中,在我们的引导下发现镜中人就是自己。可见,人要确认自己是多么不容易。认识自我包含对生理、机体活动、心理、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认识。教学也正遵循着从生理到心理、从对象到文化的演进过程,顺势而导。

让儿童认识自我,教学时可从两个方面下功夫:其一,教学即实践。通过切实可感的实践活动让儿童更加全面正确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书写自我。例如,在参与竞赛活动中,让儿童发现自我的优势与差距,书写活动过程,做好自我阶段小结,用文字定格成长中的自我形象与体验;又如,组织团队活动,让儿童感受合作的力量,书写合作中的得失感受,体会与人协作的重要性,体验成就“社会人”的历程。其二,教学即对话。在对话中帮助儿童多角度认识自我,通过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尤其是互相矛盾的评价,激发孩子思考,促使他不断地比较、分析、推理和判断,这是心灵成长的必经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儿童将得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认识。这些认识都将成为其文字中所带着的个体生命色彩的元素,是文章区别于他人的关键部分。

习作案例四:纸上站兵(作者:潘旭,四年级)

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说的是一个赵将军,他虽然饱读兵书,但却只会生搬硬套,不知灵活运用,就打了败仗。今天的作文课,何老师居然要和我们“纸上谈兵”!哦不对,是纸上“站兵”。这是何老师跟我们玩的游戏。

“纸”是什么纸?草纸、作文纸、画画纸、餐巾纸……这纸再大,能站几个兵啊?哪来的兵啊?大家一个个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期待着游戏早些开始。终于,何老师掏出了一张报纸,再让我们猜猜报纸上能站几个人。原来在报纸上站人就叫作纸上“站兵”啊,我们就是“兵”。还真有意思。大家讨论开啦:1、2、3、4……最多也只能站4个同学。老师摇摇头,在教室后面的空地上铺上报纸,开始纸上站“兵”的游戏。

老师选出9个男同学,让其中8个同学各自伸出一只脚站在报纸边缘,让一个同学站在报纸的中间,除他之外,其余每个人都只在报纸上占有“一脚之地”。站好阵势后,老师让站在边缘的同学紧紧抱住站在纸中间的同学,然后吩咐大家说:“等我喊一、二、三,大家都收起站在纸外的那只脚,呈金鸡独立状。”啊,如此是不是有点悬啊?不管他了,拼了!“一、二、三,收!”随着老师的口令,同学们收起站在纸外的脚,大家你抓着我,我抓着你,相互搀扶,相互依靠,终于稳定下来,摆了个“漂亮”的阵容,居然在这张小小的报纸上站了9个人,太不可思议啦!

你说,团结协作的力量有多大。

母题之四:儿童游戏。儿童游戏,一种曼妙的精神享受。可以想见,上面这篇习作如果要指导,教师是要花费大力气的。而我所做的就是让儿童好好玩。在玩的时候,我仅用语言提醒其关注。如:游戏的程序,游戏中的同伴表现,游戏中自我的内心体验等。关注之后,一篇篇活生生的习作就能自觉写就。没有参与游戏的读者阅读后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可见儿童习作时的用心程度之深。看来,游戏提供给儿童的不仅仅是素材,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不正是儿童习作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吗?

刘晓东博士认为,儿童的精神世界就是游戏的世界,儿童是通过游戏来展示其潜在的精神内核,来复演人类历史上的种种活动和各个发展阶段。可以说,儿童就是生活在游戏里的。我们看《人与自然》节目也会有这样强烈的感受:动物最常用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课文《两只小狮子》中的滚、扑、撕、咬等行为,都是与小狮子未来生存息息相关的游戏。老舍笔下满月的小猫,抱着花枝荡秋千的生动游戏,不也是一种生存技能的学习过程吗?看看儿童参与游戏时是那样投入专注,向他人介绍游戏时滔滔不绝,丝毫没有障碍,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每一个正在游戏中的儿童,看上去都像一个正在展开想象的诗人。

我们不禁想,能否将游戏融入习作教学中,创设游戏般曼妙的教学情境,以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激活孩子们的思维,激发其写作兴趣和热情,让扑面而来的现场参与感受为写作铺平道路。这些思考和依据促使我进行了近二十年的“游戏情境下小学趣味作文教学”研究。这一研究彻底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让我的作文课受到儿童的期待与热爱。

我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抓住儿童习作的重要母题――游戏。我在习作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成分,有的是创设游戏情境,有的直接通过举办游戏活动,让游戏元素直面儿童,触及内心世界,用游戏的精神解放原有习作陈旧理念对其的束缚,释放他们自由独特的个性,促其自由表达。具体说,我强调以习作训练为总目标,以游戏为媒介和手段,创设智、趣、活、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共同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在设计上讲究合理安排游戏的形式、时间,科学设计教学程序,让游戏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激趣、引导、启发、辅助的功能,让游戏精神成为习作指导课的“主旋律”,为儿童在习作课堂上进行精神导航。在试验中,游戏作文的四大功效逐渐凸显出来:平等参与,合作互动:整节游戏作文指导课强调集体参与,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充分保证了课堂的全体性和互动性;沉迷专注,愉悦投入:玩和写结合,儿童能以饱满的激情对待游戏、对待作文,参与过程的精神状态时刻愉快,学习活动充满欢乐;超越功利,保持童真:游戏作文不过分强调文以载道,不要求孩子空喊口号,但游戏中往往蕴含一定的道理,让儿童在玩与写中学习做人;自主作文,分享快乐:儿童参与游戏作文,玩和写都是现场的、自觉的,并且全过程都伴随着“观众效应”:创作有“观众”的参与――现场游戏后习作;评价有“观众”的介入――同伴、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成果有“观众”的欣赏――佳作赏读、张贴、办小报、办展览、推荐至报刊……这一切,都让儿童越来越迷恋于游戏作文课堂。而教师,也在教学中与儿童分享童年特有的精神体验。

习作案例五:我最爱的三个词(作者:陈昱,六年级)

我最喜爱的三个词分别是“生存”“游侠”“永恒”。

一说到“生存”,我们便可以联想到另一个词――死亡。死亡的意义中包括着“永远”。一般情况下,生存会用于这几种环境:1.迫于生活环境压力。例如,鲁迅当年正是在躲避迫害和谋杀中生活,步步惊心。假设你不想死亡或挂彩,那就要学会生存。2.当你被病魔缠身,又要“临终托孤”,你要有十分的毅力和决心来抗击疾病,你一定会想为了某某人而努力生存下去。这样的例子很多,刘备、诸葛亮,我不用多说。

“游侠”,这词你一定耳熟能详。游侠虽然在某些时候有刺客的含义,但是绝对不完全表示刺客,它还有正义的内涵。男生都喜欢当游侠,就是要当一名剑客。看过《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或《亮剑》的人都知道什么是亮剑精神吧?所谓的亮剑精神就是指一名十分弱小的剑客遇到了十分强大的劲敌,为了荣誉他会不惜生命,亮出自己的剑与对手厮杀,直到战死!就像《克隆人战争》里有这样一句话:“荣誉不在,胜利无光。”这就是亮剑精神。游侠就是这样精神的代表。

说到“永恒”,就必须谈谈前面所提及的“永远”。永恒与永远之间的区别,我举个例子来阐述:人死了之后无非是挖个坑把人埋了,但地球自转带动了尸体的运动,那具正在运动中的尸体就永远地定格在那里了!而永恒则是指他那神圣的精神留于世人,让人学习,精神上是永恒的!

我之所以喜爱“生存”,是因为它不会“万劫不复”;我之所以喜爱“游侠”,是因为它给了我一种“霸气”;我之所以喜爱“永恒”,是因为它给了我一种无与伦比的“神圣感”!

母题之五:儿童阅读。儿童阅读,一棵伴随岁月滋长的生命之树。记得刚拿到此文时,我为之一震。儿童能有这样的心灵感悟、成长体验,能用这样的语言来陈述,这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虽然言语间还有些生涩,但何须为他担忧,又何须多此一举地替他修正,有这样言说的积极态度,这不就是“教”所要达成的目标吗?我试图努力回忆这个孩子的言语生命的成长历程,但脑中却一片空白。他的文字是什么时候发生突变的?曾经实施的“教”产生了多少作用?我没有找到答案。文中提到的几个历史名人、几章书目给我启示――阅读,就是让语言变质、让生命之树成长的养分,阅读中就藏着滋养儿童性灵的魔力。

周国平说:如果让我来做语文教师,只需要做两件事就足够:阅读与写作。“读”与“写”的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等语言大家无不撰文论述,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从早期的聚贤纳良到隋代的科举考试,再到今天的素质教育,在中国绵延千年的教育史话中,读写一直同步并行、相辅相成。为什么阅读能带来言语与生命的滋长呢?原来,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思维脑力操。阅读时,个体通过文字进入作品,调用直接思维,激活自身感受,产生理解、体悟,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随着阅读的次数增多,锻炼频率不断增加,自然就能提升个体思维力、审美力,使其个性特征更加趋于丰富,人格更具完善、鲜明的特色。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人物情节等,无一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范本。它们静静地等待着儿童翻阅,如同无私的母亲,为亲近它的孩童提供生命的养分。与其费劲地“教”,不如帮助儿童处理好读与写的两种关系。其一,“善写”与“多读”。阅读能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激活写作热情,也是儿童获得语言提升的主要途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儿童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积极向上的写作态度和对生命、世界的热爱,以及对美的审视态度,这些都有益于儿童成长。其二,“善写”与“善读”。并非读得多就能善写,“善读”更是写作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善”体现在文本内容选择上,“读一本好书,就如和一位高尚的人交谈”就是这个道理。儿童阅读,首推文字优美、蕴含一定成长所需道理的小故事、美文,高年级可提倡接触经典。“善”还体现在广泛性上,在精读博览的基础上,让儿童阅读的面尽量开阔,可随兴致和需要,也可有意推荐,让儿童接触不同种类、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本,让其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滋养更加全面。

茅盾认为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老舍也说自己的写作没有什么仰仗,就靠旧学时背诵的底子。所以,如果您也认识到儿童作文的两块基石是阅读与写作,不妨让教学变为“读写互促,相融共优”的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善举。

母题的导引仅仅为我们开启一扇窗。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结合受教儿童的实际情况,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本位出发,有效实施教与学,让儿童真正成为因为“写而存在”的独立精神个体。

上一篇:寻找幸福的兔子 下一篇:再论波普尔的“预告的不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