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时间:2022-09-19 12:19:51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体育课应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而以游戏为主的教学,能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并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想法,这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下面从游戏对教学的作用与游戏对改革的作用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游戏对于体育教学的作用

1.放松身心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爱玩的特点。但是,由于一直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多被挤占,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所以,仅有的体育课成了学生的乐园,操场则成为学生娱乐、游戏的最好场所,而体育游戏则成了身体练习的基本手段,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还能增强体质、陶冶性情,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性与趣味性等特点,这一特点成为学生喜欢活动的理由。

2.优化环境

首先,运用游戏能创设好的学习环境,能达成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在游戏过程中不光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也可以教育学生。这样教学,学生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与活动中养成相互关心对方的良好习惯,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教育的效果会更好。体育游戏,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集体性,所以,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集体感。游戏的进行离不开规则,所以,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责任感。另外,游戏还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在集体活动中,有合作,也有竞争。通过竞争与合作,学生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得以消除,同时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得以形成。

3.发展素质

游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游戏不仅是体力的,而且也是脑力的。所以,在整个活动中,需要学生的人体的力量、协调性、柔韧性、耐力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高,从而开发大脑,这对于学生的综合成长是有利的。另外,通过游戏,学生的内在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比如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等。

二、游戏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1.游戏化教学概念

我们知道游戏与游戏化是不同的。别小看一个“化”字,它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所以,游戏后面加一个字就成了游戏化,就由一个动作或者名词成为一个性质或状态。所以,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可以这样理解: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把体育教学方法转变成游戏的性质或状态,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自觉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它是指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场地、器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游戏贯穿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原来的教学内容更富有生活性、社会性、趣味性。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再加上学生的练习,游戏教学过程通过游戏的形成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有教师的引导与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也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把兴趣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在一定的兴趣中学习体育。

2.游戏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

游戏除了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外,游戏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比如,体育游戏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让他们喜欢体育。再比如,坚强的意志品质、进取精神、良好心态等都是能通过游戏来发展的。另外,体育游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游戏的结果胜与负没有确定性,所以,它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游戏的娱乐性则可以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精神,做到胜不馁、败不骄。

3.游戏化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化教学的形式就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游戏教学中,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活动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自由的情况下以创新的思维去活动,个性得到张扬,进而注重交往能力的发展,使体育教学更社会化。此外,游戏的重视与运用,打破了以往体育课堂的机械、沉闷,使课堂开放起来,新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应用。

4.游戏化教学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英国学者德·莫里斯认为:“人的创造力从童年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得以延续”,而且还指出:“成人们只是在追求无止境的刺激,而儿童游戏却是创造性活力的迸发,从中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智力,发现自己周围的世界”。所以,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编改游戏,自编内容、制订规则,可以大胆地发动学生自己组织游戏活动。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而且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

总之,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戏既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也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学习喜欢上体育课,在体育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全面地深化学校的体育改革。

上一篇:“乘法分配律”专项测评情况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