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编辑人的书感

时间:2022-09-19 12:10:27

摘要:编辑人常常会说到“书感”这样一个词。“书感”在编辑人看来就是一种职业敏感,而这种对图书信息的敏感把握就体现在整个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是编辑人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书感;职业敏感;素养

中图分类号:G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130-02

一、引 言

眼下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满着喧嚣和浮躁,人们在高压力的竞争环境下为生存而忙忙碌碌,苟延残喘。读一本好书,是在喧嚣和浮躁并济的“围城”中对安宁的找寻;而编辑一本好书,则是指向这片宁静的熠熠星光。

编辑本身就是一种工作,这无可厚非。但编辑同样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生活,与书为伴的生活。而在这样的生活中则会逐渐培养出图书编辑人特有的书感。那么,什么是书感呢?它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呢?本文将对此一一做出浅析。

二、什么是书感

书感,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它是基于读书人自身的文化学识修养而对图书产生的一种感知感悟。读书人对图书意蕴和精髓进行把握和琢磨并与图书之间产生共鸣,继而从书中获得一种愉悦的享受。

换句话说,“书感”即是存在于编辑人与图书之间的难以琢磨的亲近感和默契感。

对编辑来说,“书感”可以更为贴切地称为“职业敏感”。它是编辑在多年职业浸淫中一点一滴磨练出来的。

王国维先生曾将人读书、做学问的境界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笔者认为,“书感”的培养也是如此。从最初懵懂的学习编辑出版到成熟独立地进行选题策划,逐渐培养属于自己的品牌图书意识,并形成自身的编辑个性,进而拥有与众不同地图书审美价值观念。

(一)体现在对市场和大众需求的洞察力上

作为一名编辑,对图书的嗅觉是相当灵敏的。这里的“图书”指的不仅是一本已印刷出来、泛着点点墨香的书,而且还指尚未出版但已经能够让编辑在脑海中对其大致轮廓有一定概念的书。

对前者的感觉更多地只能是一种爱书的习好,而对后者的感知才是真正的书感。将自己与图书融为一体,达到一种“未见书但已闻书香”的境界就需要依赖于编辑对图书市场和大众文化需求的敏锐洞察力。

大众文化产生并一直生长于大众之间,其中有所谓的“俗”文化,也有我们常说的“雅”文化。换句话说,大众文化可以看作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体。如何在这样一个雅俗共赏的场域内洞悉并能及时把握住大众或是小众的文化心理需求,考察的就是图书编辑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比如说,大众对哪种类型的书感兴趣,是感性意识较强的文学书籍,如市场上风靡一时的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还是一些大师的哲学著作或是一些名人大家的访谈录;亦或是大众希望有什么样的图书面世,是否是紧随社会发展潮流的,如“物联网”一类的书籍,等等。

市场本身就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其中的信息内容千头万绪,但对图书信息的把握就来源于这些看似零散但却有着无穷魅力的“只言片语”。唯有将这本看似杂乱但实际上却条理清晰、次序井然的“社会大书”钻研透彻,在把握“瞬息万变”的基础上甚至能够及早嗅到“风雨即来”的味道时,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意义上的书感。

(二)体现在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编辑个性上

编辑的日常工作就是策划图书的选题或是在众多书稿中选书、读书、品书及出版书。但与一般读者不同的则是编辑的肩上多了份“为读者提供更多有益的图书”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编辑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对书稿的内容质量做出专业地选择和审定。

能否从庞杂的稿件中找出符合出版社定位、满足市场及大众文化需要并且有着一定社会意义价值的书就要求图书编辑凭借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及深厚的专业素养,从而对图书内容及思想意蕴形成一种自我判断的分析方法,形成自己的编辑个性。

通常经过严密的市场调研后写成的书稿都会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这是编辑所希望看到的。而另一种没有经过市场调研,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众的欢迎、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书稿若符合出版社定位同样也会被编辑接受,比如说,小说类文字或是一些期刊杂志上艺术性较强地文字。

相反,对于那些既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同时在市场发行上也不会有很大建树,甚至不可能带来一定出版效益的烂书稿,通常则会被直接退稿。因此能够得以出版发行且有着很好收益的图书都有着自身别具风格地思想内容和特点。而通常这类书得以面世的原因在于编辑有着非同寻常的书感,也可以说对图书有一定的认知个性。

这种认知个性指的是编辑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磨练之后能够对一份书稿的优劣、是否具有出版价值,及出版价值的大小所形成的独到判断。比方说哪些图书是有着绝对的“含金量”的,哪些图书则完全没有任何出版价值,哪些图书出版后可能是平平淡淡、“无疾而终”的,哪些图书一出来就会造成“洛阳纸贵”的畅销局面。这些一切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及原因都会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图书编辑全方位的思考,从而促使编辑对手边书稿的主题、内容及思想进行客观而整体的评价,从而对其出版前景做出一定的市场预估。

(三)体现在对图书外在的设计把握上

读书人都喜欢逛书店,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着明确的购书目标。相反,大部分人则是处于漫无目的的状态,流连于各个书架之间。有的翻看数页也做不出购买的决定,而有的甚至只是在书架前驻足数秒就转身离去。除却书籍内容或质量存在问题外,笔者认为部分原因还在于图书的外在形象不能一举从心理上“取悦”读者。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图书也一样需要外在设计。心理学上认为大多数的消费者基本上都属于“第一印象消费”。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图书的外在是否具有吸引力则无疑是最好的说服理由。

读者面对书店内种类繁多的图书时最先看到的是图书的封面及名称。

因此,编辑在拟定图书名称时应充分结合书籍自身的内容思想尤其针对一些感性意识较强的图书,则更需要文字编辑在自身文学修养的基础上深层次的挖掘,书名既通俗易懂又能够具有相对丰富的寓意内涵,以做到不落俗套。比如说匪我思存的《碧秋L》,由于最后一个字读音生僻,因此出版之后则更名为《来不及说我爱你》,更加贴近图书所蕴含的深刻情感。与此同时,编辑还需对封面颜色、字体及纸张等一些元素进行综合设计和运用,务必使图书整体外形设计与图书内容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作为优秀的编辑人,图书内容所凸显的“内在美”固然是编辑把握的重点,但同样也要对一本书的“外形”予以关注。能否敏锐地感知和把握外在事物所传出的信息,并将这种信息完美地与图书相融合,通过封面等设计将书的内涵表现出来,从而在整体上给读者一种“秀外慧中”的感觉就是编辑人“书感”的深度体现。

因此,在面对社会中丰富多变的信息时,编辑需要将职业敏感发挥到极致,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多方面、深层次、宽领域的去试探并感知所遇见的每一个事物,包括一张图片或是一句广告词,下一秒它或许就可能成为一本书外在设计的元素材料。

(四)体现在优质的综合素养中

现如今的图书编辑从书稿的选题策划到组稿、审稿、校订,再到出版发行、宣传营销,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有参与。在此过程中则需要编辑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能力素养将各种知识汇集在一起且融会贯通,进而逐步地培养出自身的“书感”。

“书感”是编辑人隐性知识的融合归纳,是编辑人多年工作经验的所感所悟,是编辑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如此说来,“书感”是编辑人的特质,只有具备良好的“书感”才可以成为成功的编辑人。

参考文献:

[1] 冯晓立.图书编辑的素质与能力解构[J].编辑之友,1999(3).

[2] 李英锐.论图书编辑的素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1).

[3] 余心乐.对21世纪图书编辑素质的再认识[J].大学出版,2006(4).

上一篇:从拼搏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下一篇:浅议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