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责任体系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18 10:52:51

预算责任体系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传统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对资产购买之前会进行一个预算工作,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容易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建立一个完整以及合理的体系。本文从建立预算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划合理的预算责任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究,研究企业的预算管理责任体系是否成熟,在落实责任、权力以及利益三方面有没有一致协调,有效的实现预算责任体系工作的贯彻,将企业各部门的目标与责任实践到实际工作中,确保企业经营的顺利以及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预算体系 有效建立 相关问题 探讨研究

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对资产的一个总体安排与计划,是企业管理经济调控与监督的有力工具。事物的发展遵循着“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则,企业对一定时期内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报表等作出总体的预测与计划是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一般来讲,预算管理是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制度,有着自身独自特点的流程与配套方法,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完整的预算责任体系有利于明确岗位责任,对企业的业务发展规划起到一个细分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各方面的充分的调控与参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省过多的人力与物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一、探究预算责任体系的意义

研究预算责任体系建设的意义是结合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以及管理学的基础上来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合理建设,在对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等,这些都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如下:

(一)提高竞争力

企业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明确预算管理的体系建立以及工作流程与方法,有利于企业合理的支出,避免内部贪污以及不必要的开支,在物资购买中多参考、多比较,一定程度下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实现战略目标

全面的预算管理责任体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很好的紧密联系起来,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是有利于企业对未来战略的整体把握与发展,目标更加具备针对性与实际性,可以有效的为企业发展服务,让目标更具备可行性。

(三)指导意义

合理的预算责任体系的建立是要遵循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在这个前提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服务的。全面的预算责任体系是必须符合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与管理体系,有利于丰富原先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完善与丰富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的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四)实际意义

合理的预算体系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是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以及资本性支出预算。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市场部和销售部对企业年度或者是季度的订单进行一个预算,然后由企业的技术部门对订单的技术投入进行合理的预算,主要是对技术是否支持订单生产的预算以及技术资金的预算。财务部门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分析投入是否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订单的生产符合企业的技术力度以及可以带来经济效益,那么就可以投入相应的成本,反之亦然。

二、如何建立公司预算责任体系

预算责任体系的架构一般包括监督职能岗位以及预算职能岗位。具体岗位有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管理办公室以及预算责任中心。这三个岗位内容首先是奠定了财务部门在对各部门的预算管理中的位置,不同于以往企业传统模式中“预算单属于财务部的事情”的错误认知,让企业各部门合理参与,对企业整体进行全面的预算干预。

现代的企业预算责任体系的基本架构是企业董事会与预算管理委员会行使职权一致,对企业的经营预算可提出合理干预与质疑。在企业董事会和预算管理委员会下面设置预算管理机构以及预算中心,直接负责企业其余部门的经济业务,例如企业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或者是投资中心等,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合理的预算干预措施,属于预算执行岗位。在岗位设置安排与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全员抽取,避免单一的部门结构带来的内部问题。预算责任中心是以企业自身的组织机构结构为主,在高效、经济和权责分明的制度下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更顺畅,执行力更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更大,把握更加精准。

三、组织公司预算责任体系构想

预算组织体系的建立是预算机制运行的一个基本要求,建立基础是以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为基础。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竞争中以及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影响下,需要在市场需求的要求下,不断的对自身的结构进行调整与改变,从而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预算责任体系组织结构就是可以在满足市场多变的需求下,动态调整平衡企业的组织机构,实现企业组织机构的适应性。

责任预算管理的含义是指在预算责任企业为主体的前提下,分析企业的总体业务的经济价值,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价值进行一个责任归属,明确经营过程中各个岗位的职位与责任,做到有制可依。在企业经济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对业务产生的价值与投资估计都要一一分解给下属的部门,明确经营预算以及财务预算和资本开支预算的责任与高度配合。对比较大型的合资企业或是跨国企业,责任预算管理必须纵向和横向的渗透到企业总部、地级市分公司以及县级市分公司,做到企业整体经营的把握与调控,各岗位也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与岗位预算,负责好自己职责内的明确业务预算。具体方式如下:

(一)责任预算纵向责任体系

纵向责任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以企业的组织架构为主的前提下,包括企业总部和地级市分公司与县级市分公司的三级管理预算体系在内的一个责任预算的纵向发展模式。主要的方针政策时实施“下管一级、三级执行”的预算管控模式。这里的“下管一级”即指的是企业总部和地级市的分公司分别负责企业所在省份与地方的预算管理工作。“三级执行”的称呼对象是指企业总部与地级市分公司以及县市级分公司在企业的统一制定安排的预算管理模式下与实际经营业务范围内,结合自身公司的发展重点,合理的分解任务到各个预算管理部门中,落实当季的预算责任经营和资源配置的工作。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监督各公司的执行情况以及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本级或者是下级的预算责任工作实施指导,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责任预算纵向体系的建立模式是有利于实现企业各级分公司之间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贯穿,企业可以做到一个完美的监控以及对预算管理的分解,真正的做到职责分明,管理不混乱的情况,落实企业每月或是每季度的预算管理工作目标。

(二)责任预算横向责任体系

公司责任预算横向管理体系建立在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以及资本性支出预算的基础上,按企业内部的管理责任划分在其他各部门中,展开对企业经营的预算责任管理。例如经营预算就是企业自身甚至的组织机构中负责企业业务拓展需求的部门对企业开展的业务经济效益做出合理预估。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的采购部位和技术开发部门对企业的业务订单的原材料以及技术开支做出合理的预算。财务预算是在两者的联系下,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的预估与评价。横向责任体系的责任体系优势在于可以更加细小划分企业的整个经济业务产生的流程,对企业的经营方向与市场定位做出合理的评估与指导,避免企业的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盲目购买原材料造成的成本过高导致的市场竞争力小,不具备明显优势。

(三)责任预算整体责任体系

在整个责任预算体系中,市场部属于经营预算的主要管理部门,负责经营预算的编制工作以及对生产经营订单的考核执行工作。投资部门是属于资本性支出预算的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技术活生产的资本支出预算的编制以及考核评价工作。另外,财务部门属于责任预算管理的牵头组织部门,主要是协调预算控制与监管的工作任务,承担着日常管理的预算以及对生产经营与投入性预算的对比分析工作的管控工作。责任预算体系的整体规划就是在这三个岗位的基础上配合横向与纵向的岗位设置,对责任预算体系做好协调与监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算责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企业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实行对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的监测与实施,有利于合理的开展经营活动,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以及企业内部自身的管理混乱。全面预算的管理有利于各部门与各人员的职权分明,所有的环节在纳入全面预算责任体系中,会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加透明与分开和落实经济责任,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阮敬.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航天工业管理.2006(09)

[2]李静.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功效发挥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J].现代商业.2009(29)

[3]原美艳.浅议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国际商务财会.2010(04)

[4]吴勇.全面预算推动企业管理[J].中国电信业.2004(03)

上一篇:怀旧情感体验对老字号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