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时间:2022-09-18 10:01:19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是否有兴趣去学习,课堂教学是否能对他们产生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成绩的好坏。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地区的地理学科被视为“副科”,在学校和学生中得不到重视,所以地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理教师应该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一、导入要新颖,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节成功的地理课,从开始就应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让学生很快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设计,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在教学“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时,笔者用小品《一水多用》作为导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课前准备好)。小品展示了一个家庭里的爸爸、妈妈和“我”,“浪费水―停水―节水”的过程,生动的表演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然后教师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到底该不该节水?为什么?学生就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又如在教学“中东”时,笔者通过网络收集了一些有关中东冲突的视频及图片,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了冲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让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学生自然产生“为什么”的想法,从而对中东的情况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新颖的导入,学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会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设计活动,创建有活力的地理课堂

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为“活”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行政区划”时,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形状和位置的记忆是难点,学生记起来也费力。因此,笔者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课前用卡纸绘出三张中国行政区划图,由课代表组织部分学生剪出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并对照书本标上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字。开始上课笔者就提出:今天我们进行一项比赛,请三个小组在黑板上分别把这三张卡片拼出中国地图,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拼图结束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终得分高的小组可赢得课堂加分。拼图比赛完成后笔者再抛出一个疑问:观察拼图,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全部都叫“省”吗?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最后展示观察结果。这样,学生通过比赛、评价、观察、展示等过程,非常热情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亲身体验,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学习更快乐。又如在教学 “经线和纬线”时,笔者把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比喻为经线和纬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位置来区分南北纬、东西经。最后用课前准备好的经纬度卡片来介绍经纬网的运用。通过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把“死”课本变为“活”课堂,寓乐于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联系实际,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

地理学科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周围的生活中寻找地理的足迹,如感受春夏秋冬的气温变化,体会阴晴、风雨、冷热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可以从日常饮食中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同时,教师要让地理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变生活为地理大课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打造立体地理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笔者运用视频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然后下载最近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给学生观看,由小组讨论如何区分各种天气符号。最后展示两幅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图,由学生当一次小小播报员,预报天气。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变枯燥的文字为有声有色的地理课堂,学生自然更有兴趣学习地理。又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时,学生从多媒体动画中,很快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以及运动规律。多媒体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精心设计,营造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愉快主动地摄取知识,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份苦差。

上一篇:关于三角函数的探究 下一篇:语文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