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交际法教学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18 10:00:28

实施交际法教学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交际法引入我国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但它却在语言学教学中广泛被应用,可以说是蓬勃发展的状态。但在“欣欣向荣”的背后,我们也看到由于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掌握交际法的精髓,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中,交际法并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也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片面理解交际法

把交际法片面理解成“交际”。在教学过程中单纯注重语言的交际性,不注重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教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听说的能力,而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只会说,不会写,只会模仿,不会自己组织语言。其实这是不能掌握交际法的精髓所致。虽然交际法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也绝不否认语法方面的教学。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包括几方面内容,其中第一方面就是语法能力。作为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语音、语法知识。语音正确,这是学习语言所必须达到的,也是第一位的。作为教师要不断查找、纠正发音不正确的词,做到完全正确。再有就是正确的语法知识。语法可以说是一个硬项目。要使学生灵活正确地运用语法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相当容量的语法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与钻研,坚持终身学习。

二、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不高,无法把交际法落到实处

有些教师本身知识水平不高,特别是听、说能力欠缺,尤其年龄较大的教师,自己尚不会开口说话,如何指导孩子进行交际呢?其实交际法强调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获得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核心是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交际最外在、直接的表现就体现在学生听、说能力上。为了使学生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应具备听说能力。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应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听说水平。

三、教师对于所教语言的国家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

交际法另一个能力目标是社会语言能力,即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适当理解、表达话语的能力。为使学生具有社会语言能力,教师必须向学生适时地介绍所教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发挥学习语言的主动性。而就目前而言,很多教师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或者说有许多教师对所教语言背后所涉及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造成学生没有足够的好奇心与兴趣去主动学习语言,缺少内动力。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在这方面加强学习。只有自己掌握大量的社会文化知识,才能有效地运用交际法,引导学生获得社会语言能力。

四、教师观念落后,思想偏颇

交际法还有一个能力目标,语篇能力,即把语法形式和意义融合在一起,用口头或书面连贯地表达不同种类语篇的能力。可以说它是交际法教学的一个终极目标之一。这里澄清了一个问题,很多教师没有把读写能力纳入交际范畴,致使学生概念不明,观念落后,结果造成教师不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听说能力强,读写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把读写能力的培养放在和听说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达到这个最终的目标。

在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优势与劣势,单一的使用可能造成学生某方面的“瘸腿”。因此,在使用交际法时,教师不应摒弃语言教学中的一些传统教法,两者结合使用,势必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岭县流水镇第一中学)

上一篇:实施任务型教学 聚焦学生能力发展 下一篇:浅析课前演讲的育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