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师贡献良多

时间:2022-09-18 07:50:59

中国工程师贡献良多

骆维航

1987年加入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于2005年8月被任命为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公务与通用航空总裁。他曾于2010年担任GAMA执行委员会主席

BGA:请简要介绍霍尼韦尔在公务与通用航空领域的产品。

骆维航:霍尼韦尔在公务与通用航空领域的产品跨度极大,从飞机的驾驶舱到APu(辅助动力系统)都有霍尼韦尔的产品出现。

在航电领域,霍尼韦尔研制生产了全球最为先进Primus Apex系统,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的公务和通用飞机上。在客舱管理技术领域,巴航工业的多款公务机型都选用了我们的Ovation seIect客舱管理系统。此外,我可以骄傲地说,霍尼韦尔的HTF7000涡扇发动机已经交付了800多台,湾流最新的G280超中型公务机选用的就是这一产品。在HTF7000发动机基础上研发的HTF7500E发动机用在了莱格赛450/500上。我还不得不提霍尼韦尔的APU系统,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喷气公务机都选用了霍尼韦尔的APU产品。此外,客舱压力管理系统也是霍尼韦尔的传统强项。

在产品的服务领域,霍尼韦尔也拥有健全而庞大的网络体系,位于全球各地的服务和支持中心随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BGA:请介绍一下霍尼韦尔航电和客舱管理系统的独到之处。

骆维航:霍尼韦尔的驾驶舱系统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它将多种功能整合在一套系统上,从而为飞行员提供无缝服务。在驾驶舱系统的众多功能之中,Smart View综合视景系统最值得称道。借助于这一技术,飞行员在驾驶舱内的屏幕上就能看到实时的3D地图,它使黑夜变成了“白天”,进而使飞行员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此外,霍尼韦尔的气象雷达也令人印象深刻。霍尼韦尔最新的IntuVue三维气象雷达能够提供多种水平与垂直剖面气象分析,能准确探测出湍流、冰雹和闪电等气象情况,帮助飞行员更好地避开冰雹、闪电、湍流和其他危害飞行安全的气象云团,减少航班延误,保证乘客飞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并避免潜在的飞机机体损伤。这一雷达产品搭载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公务机G650上。

再说客舱管理系统,我们能为乘客播放高清的多媒体文件。另外,与卫星系统无缝对接的以太网不仅能为乘客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同时还有非常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

BGA:霍尼韦尔的产品销售模式是什么样的?

骆维航:霍尼韦尔的产品除了与OEM制造商的飞机“捆绑”销售外,我们也向终端用户,即运营商直接销售。

就前者而言,我们在OEM制造商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就会参与,霍尼韦尔会同飞机制造商共同探讨产品应当具备的功能和特点,然后共同推动整个项目的发展。另一方面,在飞机需要维修或维护时,我们会面向客户或运营商直接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我们会向客户推荐能够加装在他们飞机上的最新产品,如驾驶舱的软件系统、SATCOM卫星通信系统、安全产品等。目前,这两种销售模式的产品销售比例约为1:1。

BGA:霍尼韦尔是否有针对中国客户的产品和服务?

瑞希杰(霍尼韦尔公务与通用航空亚太区商务总监陪同采访):是的。霍尼韦尔的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EGPWS)拥有普通话的警告模式。此外,霍尼韦尔还在同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航工业六三一所)研制最新的航电系统,这也是我们“东方到西方”战略的具体体现。

骆维航:霍尼韦尔正在同中航工业开展低空领域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研究,以便当中国的低空领域完全开放时,能够拥有完备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BGA:中国在霍尼韦尔的全球战略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骆维航:目前,整个亚太市场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势头尤为明显。在过去的3~4年,中国市场每年的增长率都达到了两位数。我可以很骄傲地说,霍尼韦尔能为中国客户提供最好的本地化服务。

瑞希杰:霍尼韦尔在上海设有技术中心,我们还在北京驻有航电和机械领域的专家,此外,还有9个经销商设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西安、香港等地。不久前,我们一个重要的渠道商香港美捷(MetroJet)同珠海瀚星成立了合资公司美捷瀚星。

BGA:中国人在霍尼韦尔研发团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骆维航:中国工程师在霍尼韦尔的研发团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部在中国拥有400多名工程师,他们在诸多产品上都贡献良多。如前文提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卫星通讯和导航系统,以及航电系统的中文模式等。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运12F飞机上装配的霍尼韦尔最为先进的驾驶舱系统正是由哈尔滨的工程师们负责整合和配套的。对于这套系统,我感到非常骄傲,它将于今年年底获得中、美两国航空管理部门的双重认证。

BGA:霍尼韦尔的产品线非常宽泛,航空产品是否会从其他行业的技术上受益?

骆维航: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霍尼韦尔的产品线的确非常宽广,但是霍尼韦尔拥有高度一体化的办公体系,因此,工程师们经常会在各个行业间互通有无。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PMT)有一项技术是把植物油转化为柴油,我们得知这一技术后,便与其合作,将这种柴油转化为航空燃油。目前,这种航空燃油已经开始应用,无论是刚刚结束的ABACE航展还是去年的中国航展,你都可以在湾流的静态展示飞机上看到“本机采用霍尼韦尔生物燃油”的标志。事实上,这一技术便源于霍尼韦尔的非航空部门。

BGA:可否透露霍尼韦尔眼下正在中国进行什么项目?

骆维航:霍尼韦尔同亚太地区的多家企业都保持着积极的沟通,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广泛的产品线,其中大多数还处在数据分析的概念阶段,但是不乏已经开展的项目,这其中就包括和中方合作的运12F,运5B等项目。此外,AC311直升机选用了霍尼韦尔的LTS101-700-D2涡轴发动机,该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之中。霍尼韦尔能够同中国的飞机制造商携手,并同他们一道将飞机送上蓝天,对此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上一篇:竞争已经开始 下一篇:际华3523:搬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