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

时间:2022-09-18 07:47:43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NICU内发生院内感染的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院内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50例患儿中,胎龄越小、体重越轻、住院时间越长、侵入性操作次数越多、抗生素应用种类越多,其院内感染几率越大。结论:NICU患儿院内感染主要与患儿体重、胎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医源性接触、抗生素应用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根据上述感染因素给予积极护理,以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几率。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胎龄; 体重; 住院时间; 侵入性操作; 护理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因多种原因出现围产期窒息缺氧、新生儿黄疸、胎粪吸入综合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胃肠功能衰竭等危重症,再加上新生儿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对外界环境还未能适应,易受外界病菌入侵,造成肺炎、脐炎、肠炎、呼吸道感染等院内感染,从而危及生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首要阵地,同时也是引发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场所[1]。为进一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探究护理对策,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50例重症监护室感染患儿进行调查分析,并实施了有效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50例,均来自2010年2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其中男27例,女23例,胎龄:14 d 38例;肺炎26例,肠炎7例,脐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17例。

1.2 方法 对50例院内感染患儿的性别、体重、胎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次数、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体重与院内感染关系 本组50例患儿中,体重

2.2 胎龄与院内感染关系 本组50例患儿中,胎龄

2.3 性别与院内感染关系 本组5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7例,占54%;女性患儿23例,占46%,男女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患儿性别无关。

2.4 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关系 本组50例患儿中,住院时间≤14 d患儿12例,占24%;>14 d患儿38例,占76%,住院时间>14 d患儿院内感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住院时间≤14 d患儿所占比例(P

2.5 侵入性操作次数与院内感染关系 本组50例患儿中,侵入性操作次数≤5次13例,占26%;>5次37例,占74%,侵入性操作次数>5次院内感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侵入性操作次数≤5次所占比例(P

2.6 抗生素使用与院内感染关系 本组50例患儿中,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9例,占18%;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41例,占82%,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所占比例(P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3.1.1 自身感染因素 由于新生儿胎龄较小、体重较轻,机体各种免疫系统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免疫系统越差,越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入侵而造成感染[2],本次研究50例院内感染患儿中,体重

3.1.2 住院时间 由于医院内住院患儿较多,病房内通风效果不良及院内交叉感染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几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时间>14 d患儿院内感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住院时间≤14 d患儿所占比例(P

3.1.3 侵入性操作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为治疗增添有效手段的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如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反复吸痰等入侵性操作造成皮肤黏膜损伤,呼吸道环境的改变,增加了感染机会[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次数>5次患儿院内感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侵入性操作次数≤5次患儿所占比例(P

3.1.4 抗生素的应用 在治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时,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广谱抗生素,这些抗生素虽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但易引起菌群失调,而造成继发性感染。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患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患儿所占比例(P

3.1.5 医源性接触 主要由医务人员的手及器械引起,手接触是引起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3]。有些院内洗手制度不严格,尤其在患儿多,工作人员少时感染的几率就更大。另外,患儿的日常护理用品及治疗器械的杀菌消毒不规范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

3.2 护理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血行传播,为有效的降低感染率,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切断传播途径。笔者所在医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3.2.1 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 为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治工作,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了医德、医风及院内感染知识的教育,强化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使医护人员养成自觉遵守,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2.2 空气的消毒 NICU要求进行通风换气2~4次/d,每次不少于1 h,可采用空气净化机自动换气。保持病室干净整洁,温度控制在23~26 ℃,用紫外线反向消毒1~2次/d,做空气培养1次/月,医护人员要坚守病室,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3 护理用品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新生儿的衣服,尿布,小毛巾每天进行消毒后方可使用,奶瓶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所用被褥每周进行晾晒,更换清洗,防治感染。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反复吸痰等入侵性操作用的医疗器械要运用电子消毒灭菌器或臭氧发生器进行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2.4 医护人员手的消毒 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源性接触感染的最直接的途径,手的染菌问题直接关系到感染几率。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之前先用肥皂流水洗2~5 min,然后用0.2%的过氧乙酸泡手3 min以上,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洗手,并定期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标准:菌落数≤5 cfu/cm2,无沙门氏菌[4]。

3.2.5 新生儿呼吸道的管理 肺部感染是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病率最高的,因此呼吸道的管理是预防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应抬高患儿头部约30°,躺时采用侧卧位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感染,及时清洁鼻腔和呼吸道,保持呼吸通畅。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均需要吸氧,为预防感染,要做好氧气装置的消毒措施,可采用一次性吸氧管,湿化瓶和吸氧面罩用0.5%氯消净溶液浸泡30 min,洗后晾干,高压蒸气灭菌备用。湿化瓶每周更换消毒2次,鼻导管每天更换,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进行气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细菌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

3.2.6 做好基础护理 在做好上述护理的基础上,也要注意患儿眼、口腔、脐部及臀部的护理。每天清洗脸部,发现眼部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青霉素盐水作眼结膜囊冲洗;用生理盐水清理口腔,2次/d,清洗时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口腔黏膜;脐部发现有脓性分泌物时,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10%碘酊烧灼创面,最后用75%酒精脱碘。病情较轻者,可淋浴,较重者在床上擦浴,并做消毒处理。一旦发生感染,立即隔离,切断传播。

3.2.7 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合并感染者可选用高效、低毒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只有在细菌培养结果得到后才予以使用。有针对性选择一种抗生素治疗,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发生菌群失调引起继发感染。

综上所述,NICU患儿院内感染主要与患儿体重、胎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医源性接触、抗生素应用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根据上述感染因素给予积极护理,以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几率。

参考文献

[1] 赵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102-103.

[2] 鲁靖,刘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分析[J].北京医学,2008,30(10):607-608.

[3] 杨影.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药,2009,11(12):220.

[4] 黄训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11,12(4):147-148.

(收稿日期:2012-07-02) (本文编辑:李静)

上一篇:重新阐释爱默生散文《自助》 下一篇: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