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规划型大学校园初探

时间:2022-09-18 07:22:42

可持续规划型大学校园初探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大学校园或大学城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国内外大学校园的发展历史、使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提出建设可持续规划型大学校园的主张。旨在将校园无序、混乱的扩张转变为有机,可持续的生长,以适应不同时代对大学校园的不同要求。

关键词:大学、可持续、校园规划

1.提出背景

目前大学校园扩张的主要方式大致可概括为:1,原地规划,深度开发老校区;2,异地规划,建设新校区;3,联合其他学校建设大学城。这些方法虽然暂时缓解了矛盾,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新问题。概括如下:1,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扩张严重,而小学生入学总人数却在年年降低,这就对大学提出了现在,几年后,十几年后等至少三个层次校园规模方面的要求;2,高等教育产学研相结合,后勤保障社会化等一系列举措的实现必然带来学校功能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3,学科建设高速发展,审美意识不断变化,校园规划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要通过反复实践,不断修正调整,以期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些都是长期的问题,都不是目前的三种规划方式能够解决的。它们的存在要求各高校在扩张过程中应尽快建立一种能有助于解决诸多长期问题的全新规划模式。

2.可持续规划型大学校园的定义

可持续规划理论要求校园的规划建设是一个不断进行、不断优化的长期过程,甚至理论本身也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其中的“可持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符合现在的发展要求”和“符合将来的发展要求”。

前者要求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实施,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的校园生态系统,能够解决当下高校大规模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人地矛盾和环境恶化问题。

后者要求分析学习生物生长的有序性及连续性,结合大学发展的特点,将大学无序,零散的空间扩张变为有序的空间整合,强调大学校园规划中的灵活可变性,通过对校园内的空间规划将校园进行组团式,有机式动态生长,使之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条件。

3.规划原则

3.1 协调

考虑学校的战略定位和事业发展目标,做到高标准起步、高水平建设。

1),根据学校体制改革方案,对学校内部院系进行合理布局,优化配置科教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校园内部院系建设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关联,确定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建设要求,以形成道路里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3),提倡园林式绿化,使学校纳入到城市绿化系统中。注重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使大学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结构上都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对社会有充分的开放度。

3.2 发展

校园设计应有弹性,规划时要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并考虑加层、扩建和发展地下空间,以及增加周边用地的可能性。这些预留空间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用地,如进行一些开敞式的宣传演讲或作品展。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交往空间通过校园内的交通系统可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

3.3 传承

注重校园文化在空间上的体现与继承,发现或发掘构成校园空间的共同语言,包括校园空间的肌理和形态、园林与建筑的风格、材质、色彩等要素,营造有特色的校园风格。

4.具体规划

可持续规划的特征具体将体现在下面三个不同的阶段中。

4.1 总体规划阶段

校园结构提倡采用适度分区,集中营造的手法。这样既保证了一定密度对于提高效率的作用,又避免了由于规模过大而效率降低,同时组团式的发展模式还为生态廊道、斑块的形成提供可能。

注重功能结构的弹性规划与分期建设考量。由于大学的建设是一种长期行为,因此弹性与分期在大学校园建设中尤为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分期规划,同时保证操作与未来发展的弹性需要。这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对持续性的要求。

在道路体系规划中,由于与城市的结合比原有的大学模式更加紧密,在道路分级上对这一变化应予充分考虑,在不同层次采取适宜的道路宽度。校园内部应建立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体现对步行及非机动交通的尊重,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公平性。

4.2 建筑设计阶段

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应体现在大学校园的单体建筑设计中。在平面布局上,功能空间要实现紧凑布局,建立交通、交流、展示等复合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保证交流效果;采取适宜的高度,如教学建筑一般不宜超过七层,减少由于高度增加带来的能源消耗;在结构选型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适宜选择本地的、可再生的生态型材料,采用低环境影响的结构形式等;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消耗较少的能源,选择合适的空调供暖系统,减少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

4.3 景观设计阶段

1),营造与自然相结合的绿化系统,综合基地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状况,构建包含点线面不同形态在内的、空间立体的多重绿化系统,注重提高校园的绿化覆盖率,将生态保护、修复与校园景观结合起来。

2),仔细研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在植物的选配中应综合考量建筑空间布局、居于气候特点以及视觉景观要求,合理布局,实现如导风、挡风等作用,改善局部小环境。

3),在校园广场的设计中,应针对疏散、机会、交谈等不同的社会需求确定广场的尺度,尽量采用小规模的硬质铺装,减小绿岛效应。注重采用透水性材料,保证自然降水的回渗。

4),关于目前大部分校园规划中普遍引入人工水面的做法,笔者认为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即应该充分认识水体在自然生态作用上的两面性——虽然有利于改善局部小环境,同时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与文化含义,但是人工水体的日常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在二氧化碳的吸收、保护土地等方面的生态作用也无法与绿色植物相比,生态投入与产出效率不高。因此需要避免无节制的水面建设。

5.反思与创新

5.1特殊空间的规划

在学校的空间规划上,规划师和建筑师应特别注重校园空间的尺度和比例,在营建共享空间的同时提供私密性的独立空间。

5.2 校园生态发展的创新规划

校园是以生物为主体的自然生态和以人为主体的人工生态空间的叠加。其中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的信息循环相互联系,在空间上构成上形成特定的分布。每个校园中都存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但随着大学的无序扩张与盲目改建、扩建,污染和环境的恶化,校园中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5.3 校园的组团建设

校园内部的组团建设类似于校中校的建设。这种类型的校园建设普遍适用校园就地扩张或改造,将一个大校园分为若干的小校园空间,每个小空间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正如卫星城的概念一样。小型校园组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善的教学设施,并与大校园保持紧密联系,同时在教学上也能保持一定的校园设施、资源与能源共享。校际组团则类似于大学城的规划建设。

6.论文总结

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不断下降,未来校园发展趋势将是学生人数不断减少,校园规模逐渐缩小,校园发展融入整个城市发展,而人们对大学校园的依托和需求将不会减少。因此,可持续规划的校园建设将会成为大学规划建设的理想模式。

(注:本文系西华大学西华杯项目论文)

参考文献:

[1]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2]姜辉、孙磊磊、方正旸、孙曦.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

[3]Richard P.Dober.Campus Planning[M].USA.:Copyright by The McGraw-Hill Campanies.Inc ,1992

上一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浅谈新型展贸市场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