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2-09-18 07:17:46

浅谈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摘要:新时代对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定位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师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是幼儿成长的观察者,关注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引导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创新的合作者。

关键词:角色定位;观察引导;兴趣生成

《新纲要》提倡教师与幼儿平等交往,教师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定位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关注兴趣——幼儿成长的观察者

“倾听”和“观察”意味着赋予对方以价值,对他们及他们行为的重视态度。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倾听和细腻观察。教师应该是一位细腻的观察者,教师不但要在个人言行上让孩子知道教师确实是自己的忠实听众,而且还必须树立“幼儿是自己生长过程中强大的积极主动的有能力的主角”的观念。当然细腻的倾听、观察就向孩子们传达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因此,教师要积极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随时捕捉孩子们一瞬即逝的言行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力度,去及时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热点,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分析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需要,从而掌握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并针对此兴趣进行教学活动。如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满天飞舞的蝴蝶,此时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蝴蝶吃什么?”“长大后是什么样的呢?”于是,顺着孩子的兴趣,我们开展了观察蝴蝶、画蝴蝶等活动。于是班级整合教育课程“有趣的蝴蝶”系列活动就自然而然地生成开展了。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记录、实验、查找与分析资料,他们的需要在教师的及时调整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所以,细腻的“观察”和认真的聆听在教学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引导兴趣——幼儿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是幼儿园整合教育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随时都会产生许多疑问,但由于年龄的特点、经验和知识的不足,他们往往不会很准确地解释事物特点,甚至无法明白,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介入和引导,使探究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

三、超越兴趣——幼儿创新的合作者

幼儿是以自主探索,发现学习为主的,幼儿获得的是直接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不系统、不完整,是零碎、片面的。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活动意向,了解孩子有哪些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材料,并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经验,使新知识与幼儿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不断产生冲撞,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获得新意义。如在追寻“五彩的秋天”整合教学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把捡来的秋叶做成标本画,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形成了墙饰“美丽的秋天”。当孩子们贴完自己的作品时,兴奋地欢呼雀跃:“哇!秋天真美呀!这美丽的秋天就可以天天伴我们玩了,老师你说是吗?要不然大风就会把它刮没了。”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之后,他们不但积极观察秋天的季节变化,同时对秋天的美丽有了深深的体验。为了能使孩子们能用语言清晰地梳理和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散文《秋天的美丽》。之后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出来,看着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描绘的秋景图,我也很感动,我知道这个多姿多彩的秋天长久地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也给我成为研究型教师提供了舞台。

四、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创造者

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创造力是一切财富的来源,是一个事物能够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就是生命力,当然,这个具有生命力的创造性,对每个个体而言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敏感期”和“关键期”是其必备的两个关键时期。而儿童时期则是创造性与创造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必须经历的阶段。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着力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创造力,而这首先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成为创造型教师,必须成为教学过程的创造者。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树立创造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和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培养。其次,要树立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理念。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进儿童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创造意识的萌发,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为儿童提供一个具有能够培养其创造性和创造力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体验到学习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美感性。第三,要树立起儿童都具备创造力个体差异的观念,让具有不同个体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儿童的创造能力都得到自由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每个儿童而言,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使其能够创造性地学习、生活和发展。

在新《纲要》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因此,要提升自己的素养,进而获得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自己创造辉煌的舞台,走向成功。因此,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形成自己的具备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邰鹭明,《教师角色观和学生观及其关系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宛蓉、陈全明,《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行为的变化》《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2)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1999.10

4.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2002.5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浅谈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下一篇:浅谈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