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学长李柘远:教你如何去“闯”

时间:2022-09-18 05:47:42

高颜值男神李柘远,竟然是学霸。他是90后,耶鲁大学本科毕业(经济学专业),哈佛商学院MBA新生。曾在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供职两年。2015年6月辞去高年薪工作后北漂创业,与合伙人创办了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旅行公司 -- 牛游果,任首席运营官。他用自己的新书《不如去闯》告诉大家:“闯”过“门”的束缚,才能成为真正的千里马。

一、目标专一,向耶鲁进军

2006年7月,是李柘远初三升高一的暑假。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复旦附中学生被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录取。文中介绍了这所牛气哄哄的上海高中当年有数十位学生收到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

李柘远从昏昏夏日一个激灵醒过来:“我的第一个十年计划是在18岁考上北大、清华或者香港大学,而上海的高中生几年前就走出国门,进入了常春藤大学。难道厦门的高中生就不能考上国际顶尖的学校么?”

2008年6月,李柘远作为唯一一位中国中学生参加了美国青年政治家夏令营学院。在耶鲁校园学习生活了五周半。当时就住在布什父子曾经住宿的达文波特学院。

黎明,奔跑在古堡般的哥特式校园,穿过茂盛的大榆树的绿荫,与迎面跑来的耶鲁教授和师生笑着打招呼;夜晚,在书卷气十足的图书馆写论文。30天,李柘远深深爱上这所常春藤学院。他把高考目标锁定在耶鲁大学。

高一高二的700多个日夜,李柘远一直沿着自己规划好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像一个沙漠旅者、雪山攀客。

2008年7月,距离大学的“提前录取批次”申请截止日期只有四个月了。他突击两周、练了几套模拟题后上了战场,考试状态不错,点完提交键,屏幕上跳出了110分(满分120)的成绩。干掉托福不算痛苦。

为了一鼓作气通关SAT,李柘远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放弃8月的高三全w补习,9月请假在家闭关30天,备考10月初的SATⅠ考试,10月“伴读半休”,准备好大学申请材料的同时,备考11月初的SATⅡ考试。

当时,李柘远是理科实验班的一名北大清华level的种子选手。要想被批准请长假进行“第一个十年计划”的最后冲刺,必须跟老师们诚恳“坦白”自己的升学想法。他首先拨通了吴校长的电话,吴校长非常理解并支持他:“我对你有信心。加油吧,小伙子!”

一个月后,李柘远履行承诺回校参加月考。他做好了裸考成绩下降的准备。可是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有意的疏离却让他始料不及。一个同学告诉他:“有老师说,像李柘远这样去搞美国高考,很可能把板上钉钉的国内一流大学弄丢了,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还有人说李柘远能在高考前请一个月的假,是走后门,拿特权。李柘远有些蒙了,自己考美国大学的行为原来是这样被解读的。

他沿着校门外的海岸线慢慢走,慢慢地梳理思绪。他尝试着理解老师和同学,他反复咀嚼着孤独的滋味。

2008年12月16日是耶鲁大学2013届本科生提前录取批次的放榜日,李柘远被全奖录取。

到达耶鲁的第二天,是国际新生营(简称“OIS”)的开营日。李柘远虽然英语水平很高,但接触的都是正统英语,几乎不涉及生活中的习语和俚语。尤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同学发音晦涩语速快。有一天,他们在一起做一个“Never have I ever……”(我从来没有做过……)的游戏。一开始大家比较正经,说的都是正常的事,后来,一个意大利男生来到圆圈中央,说了一句“Never have I ever hooked up with someone from Harvard!”“ hook up with someone”是“钓上某人”,也指“”。李柘远却听成了“look up with someone”(尊重、敬仰某人),闹出了很大的笑话。

耶鲁最初的14天,关键词是时差、想家和突入美国大学环境的各种不适应。18年来,李柘远第一次体会到了挫败的滋味。

偶然,李柘远看了一部名叫《大鱼》(Big fish)的好莱坞电影。一位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小镇青年,离家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的时候,面临各种挑战。但他有一颗勇敢的心,在战场上和销售公司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收获了坚不可摧的爱情和友情。

第二天黎明,耶鲁大学城边的东岩山顶,太阳从大西洋安静的海面升上来了。李柘远伸开双臂拥抱金辉:“困难和挑战都放马过来吧!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未来四年的大学路才不会平坦得无聊,才将越发精彩!”

从这一刻开始,李柘远忘却了高中时的各种光环,以最谦卑的姿态从零开始。在课堂讨论和闲暇聊天时,他不再害怕出糗,开始大胆speak up(畅所欲言),遇到问题就追着教授和美国同学问,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得到新技能,再也不会出OIS营里的笑话了。他恢复了体育锻炼的习惯,每周三次打球健身,还参加了学院的越野长跑队,周末时跟着一群高年级的同学大汗淋漓地跑山踏水,晒出了健康的小麦色皮肤。他参加了耶鲁国际关系协会下属的模拟联合国社团和耶鲁中文无伴奏合唱团,日子丰富而充实。

二,闯进高盛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大三上学期,李柘远在网上提交了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道三家投行的暑期实习申请。他被邀请参加三家投行在纽约总部的终轮面试。幸运的是,他在第一天的高盛面试中发挥不错,下午便接到电话告知被录取了。因为高盛是华尔街最出色的投行,还是他的第一选择,便礼貌地取消了第二天两家投行的所有面试。

2014年1月,李柘远正式加入中国圣牧有机奶业公司的香港IPO项目团队。圣牧是国内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而高盛是这个项目的保荐投行,承担着最大的责任和工作量。

春节刚过,他被安排去呼和浩特的圣牧总部做首轮业务考察。2月中旬的一天,京城飘着小雪,天阴难耐,他早上进办公室就感到一种异样的压抑,太阳穴突突直跳,还略有些气短。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打完最后一个电话会议,已经七点,航班将在八点半起飞。他赶紧抓起行李箱冲出办公室,高盛的司机已经等候多时。办公楼大堂正在翻修,围了一米高的防护栏。李柘远拎着箱子正飞速向外冲,等他反应过来眼前有障碍物时已经晚了。他原地起跳准备跨栏,前脚尚未跨过栏杆,后脚就急着跟上了。结果他连人带箱从半米高空降下,所有重量狠狠砸在了单薄的左手腕上。

他疼得哆嗦起来。“不能误了飞机。”他忍痛挣扎着爬起来,边吸冷气边往外跑。“师傅,麻烦您尽快。我的航班八点半起飞。今天就这一个航班,拜托!

到了呼市,他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才到内蒙古三甲医院就医。医生的结论是:并不严重。回到北京,手腕的肿胀和疼痛都没有丝毫改善,李柘远去了积水潭医院复诊。医生的诊断是:“左手舟骨骨折。手术,在你的断骨处植入一根钉子,把骨折处合拢。这种办法愈合率较高。”

“大夫,我要做手术,请给我安排时间。”李柘远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把握的办法对身体负责,尽量减小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公司给了他三个月的带薪伤假,并承诺在恢复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同事们也纷纷问候。一周后,医生在断骨处植入了一根可以和骨头长在一起的钛合金钉子,痊愈后也无需取出。

从手术的那天起,李柘远的黑莓就一直没关机,在暂别办公室的日子,黑莓的闪烁会让他心安,让他知道自己参加的圣牧和长飞两个IPO项目都在日新月异地向前推进着。

术后第三周,左手腕的疼痛感基本消失,核磁共振检查也显示骨折线正在逐渐缩小。他的心也不安起来。

当他跟两个团队的上司提出复工的想法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你疯了吗?骨头还没合上就想工作,没必要的。”

李柘远表示:养伤期间可以在家远程工作,参与无需双手打字的工作。上司们被说服了。他开始了边复健边“work form home”的日子。在复查、换药和腕功能恢复锻炼之余,他坐在写字台前继续“金融搬砖”的生活:参加项目电话会议,手写进度纪要,收集行业和公司资料,遇到deadline(最后期限)不着急的时候,还会用右手打字写文件。

如今,李柘远的左手功能已经恢复了99%。只留下一道蜈蚣状的刀疤。他认为,这是高盛时代最重要的一个印记,因为它代表了年轻时的拼搏和在困难面前不妥协的决心。

三、回归校园 发起读书励志活动

2015年6月21日是李柘远在高盛投行的最后一天。对此,亲友们诸多不理解:高盛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的高大上平台呀?放这么好的工作不要,你将来可别后悔。20岁就拿近百万的年薪,哪里还有这样的香饽饽呢?

李柘远的梦想不是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与高薪工作捆绑在一起,他的人生目的是把工作和个人热情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最大愿望是希望从事和旅游有关的一切事。他想到了张玫。张玫是山里娃,90年代中期考入哈佛商学院,拿下MBA学位后,创办高端旅行公司。

李柘远和张玫的一席谈话后,确定了自己的选择:热爱的旅游业+未知而激动人心的创业=我的下一站职场冒险。

创业期间,李柘远深谙各种艰辛。在云南边陲小镇谈项目,被村民当成骗子赶到村口;在彝族部落体验刀耕火种;在贵州大山里的村寨和侗族同胞喝大酒……

创业期间,李柘远意识到自己不是天赋十足的创业鬼才。要想在创业世界里走得更远,需要抽出整块时间系统学习创业相关的门道,半年后,他决定申请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

近年来留学越来越普遍,留学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关注,李柘远身在耶鲁哈佛,十分清楚这些常春藤学院的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他们不想像传闻中那样在图书馆熬夜到凌晨,也不会像国内的大学生因为忙于求职而随便翘课。

李柘远的读书励志活动,源于好友的微信小群“180天读18本书”。好友都是投行和国际律所里的大忙人,最惨的时候一周工作100小时。即使生活被塞得如此满当,他们依旧感觉到空虚和焦虑――跟同学聚会,除了工作上的事能聊上几句,他们对其他事都变得有些愚钝甚至无知,这些事,包括好书、好电影和好戏剧。这几天,他们又把微信群名改成了“360天读36本书”。为什么李柘远会知道呢?因为他就是其中一员。

李柘远一直在人生奔跑的路上。他用新书《不如去闯》告诉正在为未来努力的年轻人:人生方向,不是空想出来的,是一步步拼出来的;别焦虑,把这“一步”走实,你就会走得很好。

上一篇:Tough?Enough! 下一篇:最新纪录车手: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