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18 04:15:43

初中地理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

一、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前提

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应该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帅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

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习惯于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而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愿也不敢自己去动手、动脑进行探究。因此,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前,首先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真正能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一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对自己的角色和任务重新进行定

位,这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

二、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准备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达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和任务,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出精确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探究性教学目标,而且还能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设计这些策略时,师生也要共同作好一些准备工作,避免出现那种“为探究而探究”的走过场的形式,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真正起到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能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精神的目的。

1、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现在我们所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注重了人发展的共性,却忽视了学生创造性和个体差异性,而如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及个性的张扬将是我们培养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必须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可 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学习,在分组时考虑了 以下几点:

(1)坚持自愿组合的原则。在开展探究学习中,为了有利于小组成员在进行探究活动中相互之间的团结和有效合作,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再做适当调整。

(2)小组数及每组人数保持适中。在分组时,小组数目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小组数目过多必然造成每组成员过少,这样 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每个人的任务过重,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将很难分配,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指导。小组数目过少,将会造成每组人数过多,出现互相推委的现象,难以保证人人都能有效地参与。

(3)明确各自的任务。在每次探究活动中,一个小组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如在探究实验中要有专门的记录员、观察员、发言人等。而且在每隔一段时间后,每个成员的角色应该互换,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探究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验。

2、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中,有时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而初中学生知识面较窄,对一些知识的了解并不多,很多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老师应该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如:(1)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2)提供相关的实验场地和设备;(3)提供相关的地理网站等等。

三、开展自主探究性活动的实践和操作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发现和发明,而在于通过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丰富知识,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学生探究实践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制订计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以及如何进行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究

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沃土,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教师只是在适时、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下与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并让学生自己学会寻求解决的方法。

2、要少告知,多研究,使学生乐于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有的老师唯恐学生不明白,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反复强调,其实,老师把知识嚼得很烂喂给学生,效果并不见得就好。这就好像一位游泳教练把游泳的要领向学生讲得非常透彻,并亲自做:“示范”,但就是不让学生下水实践。这样,学生就算真的“熟记”了游泳的要领、“看会”了教练的“示范”,但真正下水时,恐怕仍然不会“游泳”。所以教师则应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 的学习环境,激发并养成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从而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3、要突破常规,逆向设问,使学生善于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对事物有多方面的见解,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大胆创新。老师在上课时,可以采用逆向设问的形式,让学生在很感兴趣的同时,改变了他们单一的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不是简单介绍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等内容,而是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假如地球自转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地球比现在转得快一些有会怎么样呢?这些问题别开生面,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锻炼了学生自制探究的能力。

4、要多作指导,做好探究成果的整理、和交流工作

在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描述、调查资料表、示意图、图片等各种方式完成探究报告,并组织多种形式让学生和交流探究的成果,让学生在展示自己胜利果实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兴趣。具体做法是:

(1)注意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评价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不 应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自己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将探究成果制成展览栏在全班甚至全校范围内展出;

(3)精选部分探究学习成果作成网页在校园网上,同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交流。

(河南省舞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462400)

上一篇:浅议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实效性 下一篇:浅议美国高校教师资源的开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