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时间:2022-09-18 03:19:48

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本文围绕我国邮轮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邮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及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根据我院课程体系的规范化要求,构建了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邮轮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国际邮轮旅游持续发展

现代邮轮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邮轮经济的发展迅猛,一些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中相继渗入了“邮轮经济”(cruiseeconomy)的元素。根据CLIA(国际邮轮公司联合会)资料显示,自1980年以来,邮轮旅游一直以年均8%~9%的速度持续增长,是同期国际旅游业整体增长速度的2~3倍。上世纪七十年代,全球邮轮旅客只有50万人次,到2011年邮轮游客的数量达到了2060万人次,翻了40多倍。目前邮轮产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邮轮旅游仍然逆势而上。正因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客观的经济效益,邮轮产业已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

(二)国内邮轮旅游发展迅速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邮轮旅游起步较晚,从2006年国家旅游局主办首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起,中国邮轮旅游刚刚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10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邮轮旅游发展,早在2008年和2009年,国务院分别出台《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支持有条件地区发展邮轮、游艇等新兴旅游,把邮轮、游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由于邮轮产业发展涉及旅游、船舶、商业、文化、专业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多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运行系统,需要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国际邮轮人才。201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先后批复设立了上海金山、虹口,天津滨海新区、广东深圳蛇口和青岛等4家“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邮轮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六部委了《关于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快构建新时期邮轮旅游发展的大格局。

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邮轮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今年2月底的《2015中国邮轮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有10个港口接待过邮轮,包括大连、天津、青岛、烟台、上海、舟山、厦门、广州、海口、三亚,共接待邮轮629艘次,同比增长35%;邮轮旅客出入境248万人次,同比增长44%。乘坐母港邮轮出入境的中国游客222万人次,同比增长50%;乘坐邮轮访问中国的境外游客26万人次,同比增长4.7%。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邮轮旅游客源国。交通运输部预计,2020年中国邮轮旅客数量将达到450万人次。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近日的《2030年中国航运发展展望》预测,2030年我国每年邮轮旅客量将达到800万―1000万人次,成为全球第一大邮轮旅游市场。

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发展情况

随着邮轮市场的飞速发展,邮轮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就邮轮就业来说,分为岸上与船上两个工作领域,而船上工作人员又分为以船长为首的邮轮航行团队和负责游客服务的酒店服务团队。根据行业惯例,每艘国际豪华邮轮上游客与乘务人员的比例多为2:1,有的甚至达到1.5:1,从未来我国邮轮发展的趋势估计,今后我国将需要大量的国际邮轮乘务人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陈心德在2012年6月26日举行的2012中国“邮轮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容量,迫切的需要培养更多的邮轮专业人才,到2020年,我国邮轮、游艇、游船和水上旅游的人才需求量将超过30万。”

然而,尽管我国邮轮市场容量巨大,邮轮消费强劲,但国家对国际邮轮人才的培养却十分落后。而截止2012年,我国约有10所高等院校培养邮轮专业人才,每所院校每年平均招收100人左右,每年的邮轮人才供应量约为1000人。据估计,未来10年内我国对邮轮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万。照此推算,未来我国邮轮人才缺口将十分巨大。加快国际邮轮人才培养也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三、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旅游管理基本知识,掌握国际邮轮服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具备规范的国际邮轮各部门岗位的服务和管理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渠道很多,而课程体系建设是所有途径和渠道的基础,由于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在我国刚刚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所以,在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上,一定要遵循邮轮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内在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系统科学地设计。

(一)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

基于邮轮工作部门和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设置相应课程,能更好地构建专业技能模块。

(二)人才培养规与课程设置

邮轮被誉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部门与岗位众多,综合性强,对服务人才的要求也更高,要求服务人才具有复合技能。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是邮轮公司对于邮轮乘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其高级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能够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并达到听说无障碍。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打造中要加大英语和其他语种的比例,突出口语表达和交流的训练,另外结合我国邮轮的发展,适当加强普通话训练。可以设置的课程有英语口语听力、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日语或韩语等课程。

上一篇:由酒店专业专周实训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关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