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解决冒领养老金的问题

时间:2022-09-18 02:49:55

浅析如何解决冒领养老金的问题

【摘 要】在中国,养老金一直属于社会的核心问题。随着老年人口的总数不断提高,超出7%全球老龄化水平的当前中国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问题也时刻影响着管理层的整体决策。养老金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究其原因,不仅会牵涉到老龄人的日常生活水平,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支出以及社会民生等核心要素。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逐步建立起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化;管理;养老金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养老保险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对于保证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规范和完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死人领取养老金”现象逾来逾突出,冒领养老金已经成为危及社会养老金金安全运行的首要问题。究其原因是发放形式的转变,企业监控力度的减弱,城市化建设使退休人员人户分离、异地居住现象的增多,现有发放手段、管理措施的滞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一些企业和退休人员在利益驱动下,主动或被动地弄虚作假,冒领养老金。为确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维护广大参保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力和利益,使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冒领养老金的形式

冒领养老金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亲属冒领。这是冒领养老金的主要形式,且大多数为异地居住人员。二是弄虚作假,骗取待遇。主要是伪造、涂改档案,办理提前退休,退休前有意识地提高缴费基数等。三是钻政策和管理的漏洞。利用在职人员数据还没有完全建立数据库的空隙,涂改、伪造缴费工资、重复参保、退休改为离休或建国前老工人等。四是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冒领养老金。一些企业和退休人员钻全市养老保险系统未实行联网,信息未能共享的空子,弄虚作假,在不同区县重复参保领取双重养老金。五是一些企业为了减轻企业负担,采用涂改档案、伪造职工年龄、工种等手段,为不具备退休条件的职工违规办理提前退休,形成冒领,侵占养老保险基金。六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不规范,把个人帐户的管理放在企业记载,企业缴费时按最低保证数缴纳,个人帐户按实际发放工资数计入,导致多发养老金。有的职工不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待以后办理时,社保机构从达到退休年龄的月份补发,这样,就把企业应付的不按时办理退休的责任揽到了经办机构,造成养老金流失。

二、冒领养老金的手段

随着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推进,冒领养老金的主要手段:一是在异地居住和因病不能自理的离退休人员群体中往往存在提供虚假照片,蒙混过关。二是拖关系,走后门,开具虚假居住生存证明书。三是冒名顶替。四是随意开具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书。

三、冒领养老金的原因

冒领养老金的原因多,情况复杂,有些已触及现代城市管理深层次的综合性问题,有些是改革过程中暂时的管理上的脱节问题。

(一)管理层认识不到位。调查发现,有关部门没有把防止冒领养老金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去考虑,没有把冒领行为提高到是触犯法律,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工作重点仍在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扩面征缴和清欠上,认为冒领行为不碍大局、抓多抓少没关系。更没有把防止冒领养老金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而是想起来就搞一阵,缺乏常抓不懈的韧劲,防冒领养老金工作几乎无专门部门、无规范的机制做支撑,致使冒领行为长期存在并有所蔓延。

(二)退休人员管理关系不健全。实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改变了企业与退休人员之间原有的密切联系,企业陈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外,淡化了企业对退休人员的管理,认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由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发放,退休人员已与企业无关。退休人员处于无人问、无人管的局面。

(三)退休人员生存情况信息来源渠道不畅。目前,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退休人员生存情况已不可能按原途径加以掌握,特别是在大规模城市改造和住房市场化过程中,人户分离严重的情况下,退休人员的信息没有实现动态管理,只能依靠知情者反映或举报后再作处理。许多地区的社保机构与公安、医院、民政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信息交换不及时,致使一些冒领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查处。

(四)冒领养老金的行为,虽有法可依,但现实中操作起来有些难,防范措施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看似加大了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力度,但真正操作起来较难,使一些冒领养老金的人员乘虚而入。尤其是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以后,企业一般不再对离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调查负责,社保经办机构对异地领取、居住分散以及转制、破产后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分身乏术,难以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信息变化情况,冒领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防范。目前,各地社保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渠道不畅、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给有效掌握生存认证带来了很多困难,也给一些人重复领取养老金提供了机会。一些地区社保机构内部工作规程和审计制度不够严密,造成一些人通过涂改、伪造有关材料等手段骗取养老金。

(五)生存认证手段落后,缺乏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一个时期以来,在没有先进科学技术保证的情况下,基层生存认证工作只有靠人海战术。我区社保所都建立了退休人员退休证年检制度,要求退休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持本人身份证、退休证进行年检;对行动不便的高龄退休人员由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入户进行年检;对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实行邮寄表格等方式进行年检,未按时通过年检的退休人员暂时停发养老金,待核实后一并补发。可以说,这些手段对冒领养老金行为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但是当面核查。

(六)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公民诚信的丧失。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利益性,驱使某些人利欲熏心,丧失诚信,不惜采取非法手段冒领骗取养老金。因为在他们心里觉得这钱来得很容易,只要养老金资格认证蒙混过关,到银行存折一递,钞票轻松到手。可以这么说,造成养老金冒领的根源,最根本的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四、防止养老金冒领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电视,张贴宣传报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全面营造讲诚信、守公德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广大离退休人员和家属熟悉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政策,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冒领养老金是可耻行为,是违法行为。使养老金发放工作真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使养老金冒领行为从根本上得到扼制,确保基金安全完整,确保养老金发放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建立公安户籍信息与社保共享制度。公安部门的户籍资料是对人口动态信息掌握最为准确、及时和完整的。在相对有关信息上我们社保工作也是依靠公安户籍信息完成的。因此,对于死亡离退休人员的相关信息,公安户籍也是掌握最为准确、及时和完整的。可以在不违反公安户籍规定的前提下,和公安部门签订有关信息共享协议。通过公安户籍网络,了解离退休人员死亡户籍注销等情况,同时,加强与民政殡葬管理、邮政储蓄、医院、等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以及联系制度,从而有效地防止冒领养老金问题的发生,也可以极大地减轻社保经办部门生存认证的工作量。

(三)明晰责任义务,加大处罚力度。老金支付实际上是一种债务支付关系,社保、企业、投保人三方形成了权利与义务关系,投保人死亡后就形成了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终结。在这种关系已经终结的情况下,恶意占有,在法律角度上即为犯罪。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已经出台,从立法上明确各部门的防冒领工作的职责和义务,有关部门之间决不能推诿扯皮,加大处罚力度。真正使法律起到震慑作用,使企图冒领骗取养老金者,望而却步。

上一篇:论述广场铺装施工工艺 下一篇:安阳市节水“三同时”制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