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薯香味

时间:2022-09-18 08:16:07

说到红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那黄澄澄的皮和香嫩嫩的肉,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想着舌尖上的味蕾就躁动不安,吃的滋味就更不用说了。

大街上偶尔还有卖烤红薯的,剥开土黄色的外皮,里面还是土黄色的,表里如一。你瞧,把烧制的红薯剥开,放在碗中冷却,“皮肤”黄里透红,仿佛是覆盖了一层黄土。用筷子一点一点地夹起,放入嘴中,舌头顿时香香的,稍稍扭动嘴角,红薯就与舌头说声“拜拜”了。红薯香香的,软软的,不必“烦劳”舌头搅拌,连同口水一起下肚了。而那烧烤的红薯肉,“皮肤”可是黄中带“金”,十分诱人。

最难忘的还是奶奶家的烤红薯。每次回老家,我第一个飞奔到厨房,看着满地的红薯,就好像看见满地的金子似的,顿时两眼发光,赶快让奶奶做饭。我不断地把红薯一个一个夹进火堆里烤,只到奶奶喊停,我才住手。然后紧盯着火焰里的红薯,跳跃的火焰里让人眼睛发酸,火焰裹着红薯香气让人口水直流……饭菜都熟了,红薯也差不多好了。这时,奶奶会挑出烤好的红薯微笑着递给我,我忙不迭地接过来,炙热的红薯好像不甘束手就擒,顽强地抗拒着,释放着滚烫的热量,我只好不断地交换左右手,又是吹气,又是拍打,一番努力,终于俘虏了这顽固的家伙。我撕开一小块皮,只见里面金黄金黄的,似金镶一般。我猛咬了一口,松软细腻,香中带甜,美味可口!那金黄的东西带给人无法抵抗的诱惑力,香气弥漫于鼻间、口中、空气中,顿时,肚子不再叫唤了,那温暖似电流般涌进我的身体里。十来个的红薯,只要一会儿工夫,就葬身在我那圆滚滚的肚子里了。

现在,我身在异乡,每当想到老家的红薯那香甜可口的味道,不争气的口水就会不知不觉地流出来。红薯,这舌尖上的美味,让我魂牵梦绕。

(指导教师 王钦元)

【同题比较】

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一个民族,全世界几千个民族,几百个国家,没有哪个地方的人比中国人更注重味觉的享受。中国人用智慧巧妙地从自然界获取美味,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都得益于他们对上天和食物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深爱的那片土地的眷恋。谈到舌尖上的美味,这里有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味道、记忆、情感和家园。《脸蛋上的玉米粒》围绕着文题中的关键词可真是下足了功夫:和爸爸打嘴仗,打得是快快乐乐;啃着爸爸烧得又香又甜的玉米,啃得是不亦乐乎;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小猫脸,更是乐不可支。习作从头至尾都洋溢着欢乐气氛,让每一位读者也享受着这份“乐在其中,其乐无穷”的浓浓趣味。《舌尖上的红薯香》紧扣文题,生动地描写了在乡下奶奶家烤制红薯,享受红薯美味的场景,结尾再一次点明主题,照应开头。文中善用比喻――“炙热的红薯好像不甘束手就擒,顽强地抗拒着”比喻尤其精彩。两篇习作优美文字令人感动,感动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它最复杂,也最简单,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上一篇:Seasonal and Vertical Variability of Acid―... 下一篇:Analysis into Chinese Students’ Misuse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