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几个哥们,谁上?

时间:2022-08-21 10:46:01

小主持人:老师,“你”“我”“他”,他们都是谁呀?是也来参加听讲的同学吗?

主讲老师:他们不是谁,是作文的三种人称,“我”是第一人称,“你”是第二人称,“他”是第三人称。

小主持人:写作文根据什么决定人称呢?

主讲老师:根据你所选择的题材而定。一般情况下,自己熟悉的,知根知底的,亲身经历的事,就用第一人称来写。以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方式,亲口把事情告诉别人。让人读起来就觉得这事是真的一样。

比如,初中第八册语文教材中的《端午鸭蛋》,就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一篇课文。作者汪曾祺将家乡高邮过端午的一些风俗习惯写得细腻逼真,看了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篇文章要是换成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写,读起来就别扭了。

第二人称“你”,不是写作文经常要用到。很特别的题材才能用到。

那么第三人称“他”呢?就是作者站在文章之外告诉你,“他”怎样怎样。这种方法经常要用的。比如,《海燕》这篇著名的散文诗,读起来,就像高尔基站在天外在大声呼号和赞美暴风雨中的海燕。

所以,三种人称有三种不同的写作功能,“我”呢?是作者把自己亲自看到的想到的事告诉读者。“你”呢?是作者对你说你。“他”呢?是作者对读者说心中的那个他。

到底该怎样使用人称呢?其实很简单,根据三个人称的不同写作对象,再看看你手中要写的那个题材,是你自己对别人说自己呢?还是对别人说他人的情况呢?比如,我要写的题材,是爸爸妈妈、我的同学朋友,或者写你与小动物相处、写环保等等。这些题材的作文,无疑是要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因为,你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种父爱母爱,与同学与朋友的那种情谊,只有你才能知道,才能有体会,必须从“我”的口中说出来,才能具有真情实感。

如果你所选的题材不是这样的,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事是听别人说的,或者不便于自己亲口说的事,那你就用第三人称“他”来写。因为,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更能说得开些,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写起来更自由一些。

小主持人:老师,你能不能给大家举个例子?

主讲老师:好。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三个作文题材,该用哪个人称来写:《我读》《小区里有个闲不住的人》《9・18的警报声》。

《我读》是一篇读后感,写你自己的感受,什么感受?对海燕那种不屈的抗争精神的感受。写这个题材的作文,无疑得用第一人称写,写你自己内心深处的话。

《小区里有个闲不住的人》,不用揣摩,一定是写你们小区里那个义务搞卫生呀,管理树林花草呀,做这种琐事的老大爷或老大妈。你觉得你要将他(她)的文明品德告诉别人,对读者说他(她)的事。很自然,你得用第三人称“他(她)”来写。

《9.18的警报声》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作文,经常会用到“我”或“我们”,也属第一人称作文。

当然,三种人称也不是绝对分开的,记住一点:由你所选的那个题材来定,如果这个题材用第一人称写,觉得有话好说,你就用第一人称写。如果你觉得用第三人称更能放开些,那你就用第三人称写。切不可将好的题材纠缠于某一种写作技巧当中。

小主持人:好,我来给同学们出两道思考题:

1.写作文常用的人称有哪些?

2.你平时喜欢用哪种人称写?为什么?

上一篇:Reserch about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 下一篇:Influence of oligohydramnios on late preg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