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村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时间:2022-09-18 03:24:45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大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针对于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对济南市商河县解家村地区进行了深入地调研与实践,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实地访问与数据调查。本文根据在商河县地区解家村调研中所得到的数据和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了有关于留守儿童生活、教育以及空巢老人生活养老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空巢老人 面临问题 建议对策

近几年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蓬勃发展 , 即使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经济与各项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由于在同时但不同步的发展形势下城乡的差距却还是在不断地加大 , 城市对农村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以改善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一大批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和未成年孩子留在了家里,使农村出现了两个特殊的群体——“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了解这两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现状与发现这两个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我们对济南市商河县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做了调查。

一、商河县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商河县是山东省贫困县之一,拥有50万人口,大部分居民都是农业人口以务农、务工为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当地人民生活比较贫穷。商河县郑路镇解家村受商河县管辖、邻村有扒枯李村、张湾村,小石家村。其是商河县比较大的村庄,人口较多和耕地面积相对较大,村民大部分都是靠务农与外出打工为生,生活相对拮据普遍不富裕,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村中大量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

经调研发现,解家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收入状况总体来看非常不乐观。 大多是 在600~1000元 之 间,占55.3%,有34.7%的月收入在600元以下,在1000元之上的较少,只占10.3%。从空巢老人对自己经济状况 的评价 来看,对经济的 满意度 较低,42.6%感到经济上“困难”,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达55%。只有2.3%的空巢老人感到“不困难”和“非常不困难”。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经济收入以养老金为主,另外的经济来源比较少,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另外调查显示解家村留守儿童共236人,其中留守儿童占69.4%,在留守儿童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8.3%,大部分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生活困难。

二、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问题与原因分析

1、部分空巢老人的自理能力问题

空巢老人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老年人的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主要包括做饭、家务劳动、旅行、购物、理财、使用电话等,部分老年人这一层次功能受损,会影响到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其具体原因有两类:第一种原因是缺少精神抚慰,由于缺少子女更多的精神抚慰而导致空巢老人身体机能相对于同龄老人而言更加虚弱;第二种原因是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影响,长期的心理抑郁与过度的对于子女思念而使整个身体机能失调更容易衰老。

2、生活来源不稳定,经济供养水品低

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子女供给、务农与低保。经调查发现解家村地区大部分空巢老人生活来源并不是很稳定并且经济供养水平很低。由于在农村地区整体收入水平低,并且空巢老人家庭缺乏年轻的劳动力,因此在务农方面空巢老人收入甚少有的家庭甚至一年下来没有任何务农收入。此外大部分农村青年人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外出打工,但是由于他们缺少知识与文化,城市消费水平高的原因,他们的收入其实并不是很乐观,因此他们用来供养老人的钱也很少。至于低保方面,调查显示,每月60元的低保对于空巢老人生活改善来讲微不足道。

(三)、留守儿童面临问题与原因分析

1、生活状况与安全问题

由于长期生活上缺少父母的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非常的糟糕尤其是在卫生状况和卫生习惯方面。另外在安全问题上,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安全隐患非常多。农村留守儿童年龄普遍较小,思想单纯,自控能力较差,辨别是非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底下,加之他们的父母不在家,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伤害。而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多病,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留守儿童有病不能及时就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2、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宣泄方式呈两极分化,有的孩子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律性强。 但更多的孩子容易养成抽烟、喝酒、泡网吧等不良习气,对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如部分留守儿童完不成义务教育即辍学、留守儿童升入高中的比例下降、“留守儿童”中留级生比例不断增加。

3、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保护的原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盲目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性格方面的缺陷。根据对商河县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37.8%的留守儿童经常与老师发生冲突明显出现叛逆现象;59%的同学厌倦学业并有抽烟等坏习惯;有46.3%的留守儿童经常受到欺负并且感到被同学歧视;只有12.3%的同学能调整好心态快乐学习与生活。

三、针对于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面临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针对空巢老人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针对于农村地区空巢老人自理问题,建议农村合作社护理工作者应密切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帮助过程要避免过度照顾,增强老年人生活自理意识,同时加强心理指导积极开展专业性和社会支持性家庭护理。

2、针对于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经济条件差与缺少照顾问题,社会应高度重视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趋势,加快完善养老与医疗保障机制。首先要加快落实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增加部分空巢老人过低的养老金,提高空巢贫困老人救助标准。其次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医院的建设与提高医疗水平,降低贫困地区医疗费用。此外,在完善大病住院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有效解决空巢老人因病致贫问题。

(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增设农村寄宿制学校

在做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统计与走访工作的同时增设留守儿童农村寄宿制学校。完善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基础建设设施,提高师资力量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在老师与同学的监督与影响下使留守儿童改善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与卫生状况,同时在寄宿制学校的严格监管之下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从而解决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2、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留守儿童的积极健康成长,并且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心理问题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建议由当地政府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组织并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在一对一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加强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的沟通以及老师、临时监护人的交流,使每一位留守儿童敞开心扉接纳世界也让每一位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大群体积极乐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文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浅析[J].学理论,2013,(1).

[2] 张连杰.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祝雪花,余昌妹,姜文莉,等 . 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 护 理学杂志( 综合版) ,2006; 21( 8) : 69-70.

上一篇:“数字化”档案管理之我见 下一篇:探析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