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时间:2022-09-18 02:07:16

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49-0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的一大迫切的任务,与其同时,中小学生道德发展中也表现出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通常表现为:(1)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他们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2)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摆阔气,求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3)不爱护公物和破坏环境,打架斗殴;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缺少是非观念,喜欢嘲讽打击好人好事,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4)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随时光顾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不尊重老师,厌学情绪严重。因此,许多教师都有一个共识:"书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难管"。

剖析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大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失误之外,学校教育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诸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教育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等等都是造成德育问题的原因。

对此,我们的音乐教育又能做些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中实施德育教育。

1.联系美好今天,增强学生道德意识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义勇军进行曲》、《长征组歌》、《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黄河大合唱》、《青藏高原》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京剧《雄心壮志冲云天》刻画了李玉和坚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思想感情。《家住安源》描述了安源农工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搏斗,要为那天下的穷人争自由。在欣赏时,让学生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我们幸福的源泉,这对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极大的影响。

2.避免对学生产生标记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除了表现在上述几个方面之外,还体现在所使用的语言上。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都要作出评价,都要使用语言。因此,如何使用语言,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不仅是一个习惯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对学生能否产生标记作用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标记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了标签作用。例如,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使用的语言是"你真聪明"、"你真笨"等等,这种语言看上去是一种客观评价,但这种评价会让其他学生产生另一种解释,即聪明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笨学生就是坏学生。学生一旦被封上了坏的标签,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老师心目中的位置,父母眼中的形象就都与坏字连在了一起,这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很容易使学生失去自我效能感。

因此,教师要注意使用语言的艺术性,把握好语言的分寸,时刻牢记一条原则: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本身的优劣进行评价。如:"这个问题回答得比较有逻辑性"、"这段课文朗诵得很有感情"、"这篇作文写得很优美"等。总之,作为一名老师,不要迁物于人,更不要把学生的学习问题与其聪明与不聪明连在一起。做到这一点,也就避免了对学生的标记作用,也就消消地将爱撒向了每一位需要关爱的学生。

3.抓住德育渗透的手段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歌唱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以及情感的交流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歌唱教学是情感体验最重要的过程体验,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认识主客观世界必不可缺少的途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抓住不同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段。

用情歌唱,用情表演,用情参与实践。是我歌唱教学中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我以我的热情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使其真正体验到不同乐曲中不同的情感抒发。在《银屏乐声》的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主题音乐片断,让学生听辨乐曲不同情感的抒发。并鼓励学生看着大屏幕的歌词跟唱,随着歌声抒发内心的情感,同时思考讨论音乐与原作品的关系。接着采用分组比赛,师生同唱的方法,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歌唱,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情感的支配下,尽情地表现音乐,以情带声,以情感人,引领学生步入真善美的境界。

4.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谈到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音乐实践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初中生学习和活动的处所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及家庭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现在许多中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开展一些有益的音乐教育活动,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加以探讨及实施,并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