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日的思考

时间:2022-09-18 01:33:30

全国土地日的思考

自1991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6月25日定为全国“土地日”,每年的“土地日”都要根据当时土地利用情况提出一个宣传主题。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这个主题契合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也是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

土地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场所,贡献巨大,是人类当之无愧的大地母亲。对中国人民来说,土地更是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和血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首次打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让人民看到了拥有土地的希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人民真正享受了“分田地”当家作主的喜悦。而当下的中国,似乎越来越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同土地有关,越来越多的目光注视到土地身上:“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住房)的核心是土地,各级政府的财政来源也是土地。概括地说,土地已经成为众多问题中的“纲”。土地承受了不能承担的众多责任之重。

但对土地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得更深入一点?

思考之一:土地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载体,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最长的文明之一,与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从唐代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到当代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无不荡漾着人与自然、人与农业文明的和谐之音。21世纪,我们仍然需要农耕文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文明仍然需要延续。所以,除了基本农田、耕地、农用地等名词外,我们应给予土地更多的人文关注,在一定范围内,将耕地保护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保护统筹考虑,从而从土地中得到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滋养。

思考之二:保护粮食安全是我国保护耕地、守住红线的主要目的。但保护耕地是否是粮食安全的唯一措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粮食安全涉及土地、税收、农产品布局、农产品质量、物流储运、粮农种粮积极性等多个环节。因此,合理分配粮食安全的责任系数,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考虑粮食安全,将保护耕地、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升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等科学统筹考虑,才是粮食安全的护身之宝。

土地,人类生存之地,人类的发展注定与你共荣共生。保护土地,善待土地,善用土地,是人类长远发展的需要。谨以上述思考纪念第21个全国土地日。

上一篇:美国房价为何仍持续下跌 下一篇:住建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