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

时间:2022-09-18 01:29:36

【前言】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3.社会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导致的职业更新与流动性增强,是开展职业指导的又一个推动力。从80年代起,我国政府陆续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了一系列的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以及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旨在改变传统计划体制下由国家劳动部门统包统分的人事制度,为实现个人择业与...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

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并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对职业指导及其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国外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在我国,职业指导及其教育还是一个令人陌生的新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而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格局,唤起了学生参与职业选择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意识。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指导,不少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互动过程中无所适从,职业定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何使学生面向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作出自己合理的职业选择,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解析。

一、职业指导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必备条件

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史上,存在着劳动强度、复杂程度、劳动种类以及劳动环境不同的工作岗位,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职业划分。职业种类的多样化与结构的复杂化,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显著特点。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使工人的就业择业日趋困难,因而出现了职业指导的客观要求。1907年,英国学者费齐来在苏格兰开展职业指导,到1909年英国商务部建立了雇佣交流所,专门提供职业训练和职业指导服务。上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职业结构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呈现出极强的智力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这一特征使得现代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更加紧迫和重要。由此可见,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的。从生产力的发展到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社会劳动体制结构到管理部门的职能更新,从企业用人到学校教育各个方面都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条件和配套体系。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所带动的全面的社会变革为职业指导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指导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工业化进程日渐加快,社会的产业结构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即劳动力人口正在从第一、二产业向三、四产业转变,服务业和信息业的兴起,引起了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职业结构的变化,客观上出现了对职业指导的要求。

2.从职业指导的产生来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力资源的运行机制是职业指导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使劳动力要素状况开始影响就业竞争与聘用竞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市场应变能力,扩大自己的就业适应面而增加就业机会。因此,职业指导在个人生活历程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3.社会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导致的职业更新与流动性增强,是开展职业指导的又一个推动力。从80年代起,我国政府陆续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了一系列的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以及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旨在改变传统计划体制下由国家劳动部门统包统分的人事制度,为实现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双向选择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4.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工业发达国家里,科学知识及其应用成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由于系统的科学知识在职业劳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个人要适应职业劳动的需要,必须借助于系统地学校教育。正如日本学者所概述的那样“现代学校作为实施广义职业教育以及适应职业制度需要选拔人才的最有力的社会机构,发挥着它的功能”。

二、我国职业指导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职业和技术教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职业指导工作作为沟通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关键环节没有在学校得到足够的重视。总体上讲,学校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1.学校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仍然存在。只管学生培养,不管市场需求,只管毕业,不管学生去向的学校还很普遍。在高校,虽然成立了人才市场,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职业意识仍很淡薄,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据统计结果显示,425%的学生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家庭成员的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分别列为获取职业信息渠道的第二、三位。这说明,当前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3.在已开展职业指导的学校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十分有限,由于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基本上并在学生处和人事部门,它们在为大学生获得社会职业需求信息,沟通学校与人才市场联系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生在职业定位过程中,更多地是受到社会宣传媒介对于某些行业的舆论引导,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实惠”而“热门”的职业或专业,不能恰当的处理个人理想、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这是现在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指导发展与改革

加强学校中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职业状况的分析与预测,是建立在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体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快学校、政府、社会市场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的转换,推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制定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建立打破地区封锁的职业信息、职业介绍机构、劳动仲裁机构等。只有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机构,实行了相应的法规,劳动力市场才有可能实际运作起来,学生才能进入市场公平公正地竞争就业。

其次,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在现阶段,学校管理者应当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中,在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学校教育的职业指导功能。1994年,苏格兰中学将“个人与社会发展”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其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这一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发展个人的职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职业选择和决策的技能,发展一种顺利地从学校到社会转变的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是值得我围大中学校职业指导教育借鉴的。

第三,加快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条件。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目前我国各学校缺乏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总之,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学校除了在校内开发相对独立的职业指导活动领域以外,还应当加强与社会、企业界、人事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各种职业门类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处理社会信息,提高职业信息的可靠性和针对性,使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单位 烟台职业学院

上一篇: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 下一篇:体育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