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磨损

时间:2022-09-17 10:31:40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磨损

在高效课堂的改革中,课堂教学效果的磨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师生在教与学的推进中有一些理念、方法、过程等方面的磨损。观察这些问题、剖析这些问题,即使不能一下子解决这些问题,也将促成师生的智慧火花,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教学效果的达成。

以下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容易导致教学效果磨损的几个问题。

一、唯生是从,只快乐少学习

老师们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摆脱灌输式的课堂教学风格,有些老师大力提倡快乐教育。快乐教育既解放孩子的天性,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也更接近教育的本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未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致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磨损。

这样的现象,一般是对快乐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只简单地让孩子开心,课堂氛围轻松就足够了,语文课堂则体现为随意化、感性化、娱乐化、趣味化,不重视语文知识的夯实和教学的常规,不去体会优美的语言和语言创造的意境。快乐教育逐渐演变为娱乐教育,一些公开课看起来精彩纷呈,娱乐表演形式明显,学生容易陶醉在这种快乐打闹之中,导致孩子们基础学习能力的下降,并对语文学习产生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夯实,也可能会是学生“孜孜以求”品行养成的障碍。

我们强调高效课堂,重视的是一个人学识提升、素质发展和能力培养,这些都是建立在课堂教学长足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要让快乐教育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理念应当是学生们乐学、好学,师生可以共同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其对知识有持续性地探求,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提升了学习能力,感受到了学习乐趣,达到积极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材越位,消磨教学个性

教材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在一线教学中发现仍有一些教材本身的问题和教材利用的问题。教材本身的问题比较显著的有两点:一是教材内容过多。教材编写思路清晰,角度很全、容量很大,这固然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兼顾了语文学习的全面性。但在实际课时安排下,要充分地消化那么多的教材内容,教师有“要把教材赶完”的感觉。平时的教学有点赶,就有可能出现“一心只教(读)教材”的现象。教材内容过于丰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创造性,削减了教师的自主意识,束缚了教师的自主性。

二是选文过“正”。我国中小学教材的国家行为较为明显,选择了一些政治道德性很强的文章。教材确需担负起引导下一代的作用,但是,语文教材是学生学语文的材料,不应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材料。语文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修养等,但这些不是语文课的第一要务。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少数篇目仍有政治教化痕迹。

当然,同样的教材,教师的利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何能为我所用,这个思考的过程必能促进教师成长。如果过度依赖于教材,就可能消磨自己的教学个性,产生无形的束缚。

有些时候,教师习惯从分析教材、利用教材并传递给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追求教材的目标性,就导致了教材的单一权威性。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充分激活教学思想并展示教学智慧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只能消极地吞食教材内容,学生也只是将知识简单复制而已。

现在,教材层出不穷,教师可从学生的角度研究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也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满足学生发展知识、方法和应用能力,也可以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选择课程内容,或在学生学习心理的前提下,对有效的学习内容进行倾向化课堂教学。

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关注了对学生脑力劳动的引领,强调新教材的教学,也非常关注教材之外的随意学习。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智慧重组、优化、丰富教材,服务于师生的学习。也应鼓励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是自学与指导的结合点,并且能在教材客观性的基础上,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让他们利用充裕的时间,熟知教学的内容,构建知识的体系,发现教学的难点,解决学习的困惑,把自己的发现、智慧乃至困惑呈现在语文课堂上,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任重道远,语文不能承受之重

寓教于道,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国情传授给学生,自然无可厚非,但语文课更应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展示应有的文学性、人文性,岂能只挑“思想教育”的重任呢?语文老师不应在课堂上言必品质、节操、精神,让孩子们食之无味。一些公开课最后的结局往往也是着力于“拔高”,一篇文章学下来,很可能学生的困惑还在,思考却失去了空间。或者知识学到了,但思辨的能力却缺失了。语文是一个单一化的学科吗?不,它更是个综合性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探讨语文课的多重内涵,而不仅仅是政治功能。

语文是个综合性的学科,综合性体现在它有通向课外生活和平行学科的联系点、扩展点,更是学生敞开胸怀、放飞思绪的思索点。语文课本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但更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初中生初步具备了思辨能力,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模糊的轮廓。语文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培养孩子“设疑、探讨、归纳”。有了这样的认识,师生对待预习要常换常新,围绕身边的实际,结合当前的关注点,启发学生思索,从学生的思考引入、回归所学文本,紧扣切入点,带领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

四、以师为主,忽视学生感受

在很多教学公开课上,可能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教师在课堂上自身风采的展示,而忽视了这节课也是学生生涯中一堂重要的课。学生应该得到发展,而不是为了配合、辅助教师去达成某个教学任务。有的语文课堂,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匆忙进入下个环节,将“预设”变成规定。学习问题被忽略,将学生赶往预定的坦途,学生的困惑未解,知识还未消化,忽视了他们的学习状况,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这种以师为主的教学法大大地让教学效果打了折。因为教学不是此一时彼一时的,是一个连续性的乃至终身学习的一个引导过程。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课堂上“静悄悄”这样一种过程,是教和学的一个缺憾和损失。在课堂上,教师多留心、多一次注视、多一秒等待,也许就是学生共性之余“养”个性的好雨露。

语文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虽然有很多东西无法预设,但只要我们的触角再敏锐些,思维再开拓些,方法再创新些,与学生的交流再多些,融入对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将语文搭建出更多通向生活的桥梁,师生一定能激发出更多的璀璨火花,走进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26001)

上一篇:“中国符号”主题阅读课程的建构 下一篇:社会保险权的公平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