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师舞蹈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2-09-17 09:20:01

浅谈幼师舞蹈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摘 要:舞蹈是一种通过规范、有节奏的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幼师舞蹈教学需要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来调动幼师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师通过舞蹈来启迪幼儿智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实践 幼儿舞蹈是一种以模仿动作为主、经过艺术加工、整理、组织而成的特殊动作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生动的舞蹈内容,能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和美的感受,而且还能提高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锻炼出幼儿的优美形态和气质。

一、因材施教是基础

由于舞蹈艺术的特点和幼师生进校时基础和水平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要成功实施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编排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不拘一格、宽泛一点,不能局限于舞蹈的种类和风格。

二、培养兴趣是重点

通过激发学生的对于舞蹈教学的兴趣,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幼儿舞蹈教学的重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培养兴趣的方法:

1.参与表演

幼师学生青春靓丽,表现欲十分强烈,通过让学生参与舞蹈的表演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外,通过举行舞蹈比赛以及汇报演出等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尽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观看演出

组织幼师学生去文艺演出现场观看、欣赏、感受,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畅所欲言,谈舞蹈节目的题材构思、主题思想、动作设计、意境创设、现场感受,以及背景、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等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舞蹈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三、提高修养是关键

提高教师的修养是顺利进行舞蹈教学的关键,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舞蹈修养,还应具备逻辑、语言和亲和力等修养。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舞蹈,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舞蹈教学任务。

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地模仿、练习,从而掌握动作的,是一个巩固和积累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力求精讲多练,保持模仿、练习的连贯性。

生动的语言对于舞蹈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形象性比喻,利用俗语来增强学生的直接感受,也可以利用教师根据训练的规则要领编成的提示性口诀,如:用“手动眼随”强调动作中的手眼协调配合,这些提示性口诀结合教师的示范,使学生对舞蹈动作及风格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幼师舞蹈课是幼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舞蹈教学中让幼师学生的知识、技巧与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胜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多幼师舞蹈教学方法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如何写好初中语文作文之我见 下一篇:常熟市小学生同伴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