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17 06:12:48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推行素质教育。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力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新课改 物理 教学 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推行素质教育。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力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呢?

一、初中物理新课程的特点

物理新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物理新课程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转变,教材的功能也随之而变。其功能改变为:从负载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功能转变为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功能,它变得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教学属性发展。

物理新课程有如下特征: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改成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改变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中形成的错误的,模糊的或片面的,真正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形成对自然的正确观念。淡化知识与技能的功能表现,注重了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所用的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看,初中物理新教材确实具有下列特点: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多;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式生动活泼。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

1、在物理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响应新课标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知识的监控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能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问题上给予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如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作业外的“每日一题”,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按章进行“好题妙解”例题讲解,增强对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的,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责任心和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对于少数在学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维护课堂的良好纪律。

3、运用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动态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因此要在45分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势在必行。笔者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索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的视频音频图画音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刺激学生的大脑,加强教学信息传播力度。同时在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做到五个“尽量”,即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能让学生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教学过程中,适度把握教学的密度和节奏,做到宜松则松、宜紧则紧、宜快则快、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不同类型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愉快式、综合开放式等,真正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如。

4、注重学生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教法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难点,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解答习题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由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根据看到的现象和获得的信息,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亲自得出研究性结论”的创新机会,在实施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习题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我们经常在授课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创新示范作用将会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也会有跃跃欲试的创新想法,这就是学生创新欲望的体现。习题课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用自己的科学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探索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同时,在物理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本学科的不同部分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以物理学科为中心,寻找物理与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联系,实现跨学科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竞赛能力。

上一篇:技校如何进行数控技术的实训 下一篇:初中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