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质方法之一

时间:2022-09-17 05:41:30

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质方法之一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重要媒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以其指导思想的先进性、结构体系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在使用中深受师生的欢迎。特别是新教材设置的一些新颖、独特的栏目,对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是很好的教学资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用好这些栏目来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质呢?笔者在此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用好“图片”栏目

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每册都在封面上配上形象鲜明的“彩图”,每单元都配有体现该单元主要内容的“单元图”,还有穿插在教材中的丰富多彩的“插图”,总计300余幅。这些图片中有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化比喻,有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技术的展示,有实物及科学家的照片,有生动活泼的漫画,特别是每个演示实验都配有实验操作图,并用箭头指示了实验流程,这对学生尽快熟悉实验用品,了解实验过程,做好实验前准备大有帮助。这种设置使教材内容在表达形式上图文并茂、新颖活泼,既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又降低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对学生学习情趣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1.利用图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热情。

例如,图3-7“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图7-25“我国古代烧制陶器”、图8-18“我国古代炼铁图”、图8-20“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等,这些图片都是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热情。

2.利用图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图3-12“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3-13“氧化汞分解示意图”,让学生对化学变化过程及化学变化实质有了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图8-24“据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结合生产与生活实际来展开讨论与分析,可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图片化解或突破知识难点。

例如“原子的构成”这一课题的学习,就可以利用图4-1“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来完成。此图一目了然地展现了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结构,电子的运动状态,几种粒子的带电情况,以及原子核的直径和原子直径的比较等,既直观又形象,降低了学生理解原子结构的难度。图4-10“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是幅卡通图,还配上了拟人化的语言,让学生在会意一笑之后就理解了离子的形成过程。图8-12“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这幅卡通图则更形象逼真,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卡通人物周围气泡的多少和卡通人物的面部表情,使学生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金属活动性强弱不同的事实,突破知识的难点。

二、用好“资料”栏目

“资料”主要是介绍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知识性常识,总计约30条。这些“资料”可供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应用,还可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

“资料”的学习可采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当堂阅读,如在探究水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去阅读“水的组成揭秘”,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再如当学习到相对原子质量时,可介绍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的卓越贡献;又如在学习纯碱时让学生当堂阅读侯德榜先生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的意识。另外“资料”还可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给家长、亲友介绍,以体现化学的价值,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除去织物上污渍的方法”,“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氮肥的简易鉴别”,“吸烟的害处”,“几种元素的食物来源”,“认识服装的标签”等。这样学生既能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又能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用好“化学、技术、社会”栏目

新教材中的“化学、技术、社会”这部分内容汇集生活现实、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与之相关的材料,是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一级主题)的有效补充。这部分材料共有7份,教学时可利用这些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比较生疏的材料,可设计成系列问题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课后通过阅读、上网、查找报刊杂志等回答问题,并写出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在课堂上遇到相关素材时,让学生上台发表各自的看法。例如对“绿色化学”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你所了解的化学工业污染有哪些?2.你是如何看待化学目前在人类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3.你如何理解绿色化学?(从原料、生产流程、产品及对环境的影响几个方面分别回答)4.展望“绿色化学”下我们的生活。5.你准备为“绿色化学”做些什么?通过这些系列问题,引领学生对每篇素材进行充分的感知,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化学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进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学习化学的使命感,有益于全面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素养。

四、用好“拓展性课题”栏目

人教版新教材中“拓展性课题”共计4个,它是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化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拓展性课题”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力争做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饱,学习吃力的学生能吃好,不可随意拓宽加深,更不能搞“一刀切”。

五、用好“调查与研究”栏目

“调查与研究”其实就是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认识和体会化学科学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例如“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调查燃料的作用、价格、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调查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及利弊”,“调查学校食堂或家庭一段时间的营养食谱,研究营养合理搭配问题”,“调查市场上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调查‘白色污染’的情况及形成原因”等。

“调查与研究”主要是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尽量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由于一些活动的完成要花费较长时间,可布置学生在假日里进行。教师要在方式、方法上给予指导,提供或帮助查阅相关的资料。

六、用好“家庭小实验”栏目

“家庭小实验”全书有8个,它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配合课堂教学而编写的,由学生在课外完成。该栏目的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这些小实验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学生都能自己设计、自己操作,虽然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但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伴随着需要的满足、悟性的获得等内在精神活动。如“1+1是否一定等于2”、“鸡蛋壳加醋精”、“保鲜膜保鲜能力的测试”可以培养学生兴趣,领悟新知识;“巧除水垢”、“自制汽水”、“制作叶脉书签”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

对“家庭小实验”,教师要重视并注意对学生参与实验兴趣的激发,学生的实验成果应在班上及时展示,特别是对有创意的实验要在班级推广,以提高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对实验的安全,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以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师用好新教材中的栏目,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和挖掘栏目素材的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深刻感悟和领会素材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定能大面积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质,进而推进化学新课程的改革。

上一篇: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下一篇:大学英美报刊课的定位、教法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