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9-17 05:26:37

关于改进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二十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证券产品的竺殊性,其监管不同于一般活动的监管。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提出了构建横向和纵向的监管体系,加强信息披露等建议。

一、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或非经营董事等,与董事会中的其他成员相对,独立董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独立性――独立于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现代公司产权制度的重要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董事是所有者的代表,但董事会中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有效的监管其他董事的行为,从而保护所有者的利益。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拥有特殊的权力,他们一般通过董事会中的特殊机构来行使职权,独立董事要对公司战略、经营和分配,包括对关键职员的任命等作出独立的判断,这些都对证券监管起到一定作用。虽然现在已经在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但是与实际效果相差甚远。因此,完善“独立董事”制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必须建立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如果无法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那么这一制度形同虚设。同时独立董事不仅向股东大会负责,还必须对证券监管机构负责,实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信息反馈和接受质问制度。(2)其次是应出台相应法规政策,对独立董事的权力义务责任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赋予独立董事相关权力。(3)再次,对独立董事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规定,对独立董事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经济利益等方面给予保护。(4)最后,对独立董事进行严格的考核,全面提升独立董事的个人素质,只有具备了全面素质,又有一定专长的人员才有资格成为独立董事。

二、在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全面推行“保荐人”制度

“保荐人”制度是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之一。所谓“保荐人”制度就是由保荐人负责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核实公司发行文件与上市文件中所载资料达到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承担风险防范的责任。在公司上市后的规定时限内,保荐人需继续协助公司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督促公司遵守上市规定,完成招股计划中提出的目标,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承担连带责任。保荐人必须自己去判断所选择的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条件,上市能否成功,上市后能否产生理想的效果等。由于“保荐人”制度能够十分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质量风险,因此被广泛地采用,NASDAQ,香港创业板以及许多证交所均实行“保荐人”制度。

我国不仅要在主板市场引入“保荐人”制度,而且要在二板市场上引入“保荐人”基础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降低市场风险,形成二板市场上上市公司独特的投资魅力。

三、构建横向的和纵向的监管体系,使其高效化和有序化

首先,在国内构建纵向的链式的市场监管体系。由于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能、层次不清晰,同时没有一套严密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其履行职能,造成大量的事后监管,严重降低了监管的效率,因此,为保障中国证监会执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建立横向的链式的监管体系显得很有必要。这个体系应该是职责分明,相互监督,上下一致,环环相扣。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作法:(1)中国证监会的人员可直接由人大任命,并对人大负责,而人大的相应职能部门,如财经委没会和有关专家组议事小组,定期对证监会行使职能考核与监督;(2)而中国证监会的中央机构以及地方机构在实行“保荐人”制度后,在自律性监管组织如证券业协会的配合下,对上市公司与中介组织进行监管;(3)中介机构则对所荐上市公司的运作经常性监督与辅导;(4)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则对监事会,董事会,以及经理层实行监督,由此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有序的,链式的市场监管体系。

从国际角度来说,构建横向的配合紧密的证券监管合作体系。金融活动的日益国际化使得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往往超出一个国家地区)监管机构的管辖范围。监管合作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赋予监管机构同本国或外国对口机构共享公开和非公开信息的权力。(2)监管机构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对信息共享的情形和方式作出规定。(3)外国监管机构为行使监管职责需要取证时,监管体系应允许本国(地区)监管机构向其提供协助,尤其是提供调查必需的资料。(4)建立包括谅解备忘录在内的国际合作机制,更有效地行使监管职责。尽管现在我国证监会已经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合作的形式不应限于调查、取证。合作应做好获取公开或非公开的信息和记录:协助获得自愿提供有关信息的人的合作;协助提供有关本国监管程序的资料,或协助获得司法合作等。

四、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可以分为:第一,公司上市前对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的披露;第二,公司上市后对有关信息的定期披露,这主要包括综合反映上市公司报告年度内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年度报告和反映公司上半年度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的中期报告;第三,对某些重大事件和重大消息进行披露的临时公告,包括公司收购兼并控股公司和利润分配,配股,公司合并或分立等其他公告。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随意性或不规范性;信息披露的滞后性和不连续性、虚假性,以及信息操纵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两点改进意见:(1)提高强制性定期披露频率,改半年一次为每季一次(我国即将实行季节披露制度),如有可能,改为每月一次。提高定期披露的频率,不仅加大了上市公司作假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市场透明度。(2)扩大信息披露内容与范围。我国上市公司对非正式意向披露的不及时,是导致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操纵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当改进现行信息披露内容与范围:对凡涉及重大投资、资产重组等事件;经公司董事会研究过的即应披露:凡未经董事会研究,公司重要董事或经营班子主要负责人发生与项目投资方或资产重组方接洽而形成口头意向,并导致公司股份在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15%的应予以披露。只有这样,才能作到在更广的信息范围和时间的提前量上,实现证券市场上的信息对称和共享。并且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应坚持及时充分有效准确的原则。

上一篇:营造增长极地 拓展县域经济 下一篇:创新企业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