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被动语态学习中的情境教学法的利与弊

时间:2022-09-17 04:25:10

浅谈在英语被动语态学习中的情境教学法的利与弊

【摘 要】 被动语态的学习一直是初中英语学习的一大重点,更是英语时态语态教学的一个难点。原因之一是这种学习模式让学生离开了一直所熟悉的主动语态的情境,另一原因则是学生的思维需要发生一定的转换和发散才能完成重要的理解工作。但是,若是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把情境教学的方法加入其中,那么被动语态的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说便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关键词】 被动语态;情境教学法;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在英语教材中,与被动语态相关的教学内容既有主线贯穿始终,又有分线围绕展开,而且都是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前期的教学中,孩子们很快就能够理解而且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但是在学习到稍复杂的一般过去时和情态动词下的被动语态时,孩子们却是把概念混淆一谈,错误率也节节攀升,尤其是在几个设计特殊的被动语态的单词出现之后,孩子们就变得加不知道所云了。出于对此现象的考虑,我在今年的被动语态教学中采取了“情境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现实情境,便于学生理解运用

在情境教学中一直遵循着如下的流程,首先便是感知。因此第一步流程就是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在被动语态的教学中,如何把实际的情境和概念上的被动结合起来,我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被动语态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事情是被做好,一个东西是被完成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被动语态”,而如果要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得获得这个感知和认识,那么最好得方法便是让他们完成一个任务,然后自然而然就可以引入到任务被完成这个概念上。

被动语态的集中注意点就是句子中是否存在被动者(即被施加动作的人或物),如果有的话那么是一定要用被动语态,因此我带了一个画板和一个拼图到了班上,孩子们看到丰富的教具便躁动不安起来,于是我让最活跃的几个孩子上了讲台,一个画了画,一个完成了拼图,其实这才完成了情境教学的第一步,但是孩子们已经都参与到这个课堂里来了,这种方法起到的效果比之前单纯的通过讲解概念,记笔记的方式要好得多,因为这同时也是一个双向的师生交流的过程,不同于呆板的直接记忆法。在充分调动起课堂气氛后,我从讲台中拿出了第二个道具,一副空的画板和一张未拼好的拼图,将两个事物一对比,孩子们似乎很快就明白了什么。我趁势也抛出了自己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告诉我,这两幅拼图有什么区别,这两块小黑板又有什么区别?”孩子们这这下来劲了,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有几个孩子却很凭直觉说出,“不一样的地方时一副拼图已经拼好了,一副拼图还没有拼起来,一个黑板已经画好画了,另外一个黑板还是空白的。”虽然这个回答看似只是学生的随口一答,但是所有的目的都在创设中的情境中达到了,的确,课堂的主题就在于孩子们是否先对“完成了”这个概念有了认识,才能在其基础上对被完成有一个感知。接着我就及时插入了情境教学的第二步,深入情境,领会方法,熟知原理。我举着孩子们拼好的拼图问孩子,如果你们刚才没有拼拼图,那么拼图现在一定还是一盘散沙,因此拼图是“被”大家所拼好的,对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得回答“是的”。然后我便十分自然地引入到情境教学的最后一步,运用原理,熟练操作,有序创新。我讲述了被动语态的构成,be+过去分词,以及它所表达的意义,表示一个东西被完成,或是一件事情被做完,那么被动语态的构成就可以很容易得扎根到学生的思维中去了。

(二)针对特殊词汇的被动语态,掌握虚拟情境教学

课堂上对于被动语态的教学是一种真正的创设实物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对被动语态的学习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和感知,除了创设实物的教学外,在被动语态的学习中,学生会发现有个别具有特殊性单词,有一部分是可以用被动语态,也可以不用被动语态的,这些单词的讲解又会与实际的生活环境有了一些脱节,因此就需要使用情境教学的另一种方法――即让学生们在一种自我想象的情境中辨别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这也比单纯的记忆要容易操作许多。以“sell”为例,

These apples sell well.(这些苹果卖得很好)

These apples are all sold out.(这些苹果都卖光了)

这便是应用想象中的情境进行教学的最好的例子。学生们会在脑海中形成一篮苹果,旁边有售货员在卖,底下有顾客在买。那么对于苹果而言,卖的好与不好只是一个状态,即使暂时没有人来买,一贯的销量也可以让它有卖得好这样一个状态,因此就不需要使用被动语态。与此相对应,卖光这个动作则必须要由人来完成,才有可能实现,那么这个时候才会使用被动语态,就是使用“be sold out”这个词组。如此一来,看似复杂的被动语态语法讲解,如果在学生们心中形成一个“被动”的概念,那么便很容易理解了,同样的道理,系动词不用被动语态的原因也很好把握了,

The dish smells nice.(这道菜问起来问道很好)

The food tastes good.(这份食物尝起来很美味)

食物好吃与否,并不是因为有人吃的原因,而是由于它本身就十分美味,即使没有人吃,它的美味也依然不会消退,这时候学生的脑海中如果闪现出一盘美味诱人的食物,但是旁边没有人在食用,他也能清楚的辨别,食物的美味不会因为人吃或不吃而改变,那么系动词不用被动语态这个语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被动语态的学习看似枯燥无味,毫无规律可循,但是一旦加入了情境法的教学,整个教学水平就很提升一个层次,学生的兴趣点也会由此加深。在教学中除了熟练地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各种现实和想象情境外,也应及时补充一些常规语法的教学,以防学生讲过多的重点放在想象情境上,这样才能做到合理有度,有张有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景美. 情景教学法[J].陕西教育. 1994(11)

[2] 杨铭. 浅谈初中牛津英语被动语态教学案例[J]. 英语广场. 2012 (23).

上一篇:初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下一篇: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