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时间:2022-09-17 03:20:27

浅谈如何进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课文的教学,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调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提高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的目的。教师应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激发起他们学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教育他们养成助人为乐、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平时和睦相处,为以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能指望工匠性的劳动能够奏效,不能只对语文作静态的形式分析,不能只看到简单的语言符号,而应充分发挥语文课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作用。由文质兼美的范文组成的职高语文教科书饱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因此语文课给予学生精神世界的营养是十分丰富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欣赏文学精品,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根据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陶冶情操、培养理想,在教学方法上就不宜多用分析法,而宜多用欣赏法。

欣赏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诵读、体味和感受文学作品,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欣赏教学法,既可以使学生富于感情,激发学生引起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可以培养审美观念,有利于增进对美丑善恶、优劣高下的鉴别能力。

语文课好比是戏剧的脚本,学生可通过阅读、背诵,进入角色,走进课文作者的感情世界,从而走向课文作者;通过体验、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质。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人文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效应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魅力。

1、保证有效的阅读时间。

为打破教材局限,我尽量保证一个月有两节阅读课,要求学生到图书室去多看一些文学精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在面向就业的前提下,知识面对于学生来说总是首要的。而我们的学生在校有各科课堂作业,在家有各科回家作业,没有空余时间;并且学生毕竟自控能力差,他们怎么可能自觉去课外阅读!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挤出些时间给孩子们。一些机械的抄写、背诵作业少一点,即便所谓的一些活题,也无非是根据要求写句子、改病句等!细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难道不是在复习词语,接受新词、好词、佳句的过程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也能看到正确的陈述句、反问句、转述句、双重否定句吗?况且阅读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都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不应是“深挖洞”,更应是“广积粮”,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哪来的理性的飞跃?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因此,在校期间我们语文老师应提供时间给学生看书,有了看书的氛围,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一双双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2、创设欣赏文学作品的适当情境。

真正的学习应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这种轻松氛围的创造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即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得教学内容的仿真情况在课堂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文学作品是生活情境的反映,欣赏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创设适当情境来感受作品中反映出的情境。为达到这一目的,可结合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浅显易懂的诗歌和散文,可采用朗读法和记诵法,使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欣赏作品中反映出的意境美、语言美乃至技巧美等;对较含蓄难懂的诗歌和散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理解诗意和文意,共同体味诗歌和散文的含蓄美、艺术美。而对待小说和戏剧,除了生动地陈述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之外,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分角色朗读或登台表演,这样就能使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在欣赏的同时再创造,既欣赏到作品原有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这样学生便会在一种欢乐愉快中欣赏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体现。

3、诵读古典诗歌。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应该说这和古代语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国最正统的文学是诗,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些古典诗歌中,有的蕴涵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有的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在他们的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的热情。通过古诗文教学,能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4、课堂3分钟小演讲

作为一名中职生不仅需要知识面广,面对就业的他们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在语文课上很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平时上课,我都会在正式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散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只要他们能迈出第一步,那就算是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久而久之,学生们胆子变大了,敢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浓厚了,这也给他们以后就业带来了很大的自信。

学生在艺术享受的心醉神迷中,灵魂不断得到了净化,感悟力、理解力、鉴赏力等种种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次第走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素质教育的目标也就功到自然成地逐步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本位也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21世纪迫切需要的语文智能是敏捷思维、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入耳成文、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倚事可待,因而快思、快读、快听、快写训练便成了现代化语文素质教育的崭新课题(河南师大曾祥芹《人类言语运动的五种速度》)。”这是现代快节奏生活对人的素质要求,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于这五项技能的训练。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应对学生的普通话加以训练。能否说好普通话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前途,所以学生们学得也很起劲。但是普通话训练是难点。随着南来北往的经济贸易交流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是金融业、服务业都要求员工使用普通话接待顾客,因此职高生过好普通话定级关,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我也会在早读时亲自督导学生普通话的练习,纠正他们的发音,指导他们把握正确的语速,培养他们的语感。练好普通话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素质,每一个财经专业的学生都不能例外。面向金融业的他们,更应该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总之,中职语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坚定一个信念,“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的... 下一篇:儿童主题商城 摸石过河的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