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访谈节目的设计

时间:2022-09-17 01:59:26

以电影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访谈节目的设计

[摘 要]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近年来,以电影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在全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学合理地设计电视类访谈节目的内容,并通过电视渠道进行有效传播,共同担负起社会媒体的责任和义务,是每个访谈节目工作者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 电影题材;访谈节目;电视;要素;节目设计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应用于电影事业,国际国内电影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引发了新一轮的电影市场的繁荣景象,以电影题材为选题,并作为访谈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也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发展。

一、电视访谈节目的现状及类型

电视访谈节目起源于西方脱口秀(Talk show),即没有脚本,脱口而出,即兴发挥,具有“秀――表演性”的特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声画结合的电视节目形式。二是以口语为主要传播方式。三是传播效应是即兴的、双向的和互动的。

电视访谈节目,广义上讲是指所有的通过主持人和访问者面对面地进行口头交流,来实现信息传递的电视节目。包括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语境、节目形式以主持人问被访者答为主、信息传递相对比较单向和固定、信息交流的渠道比较窄、谈话的双向和即兴的特点不突出等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是狭义的电视访谈节目,多指在电视节目中,在特定的自发即兴的语境中,两个人在情景中面对面进行口语传播,并实现对观众的视听感受的节目形式。

目前,在我国主流电视节目中,影视频道的收视率是很高的。而且,以电影为载体,通过嘉宾和主持人进行访谈类的对话交流或者内容展示的节目,并由此吸引观察或者为电影进行推广宣传。常见的电影访谈节目基本架构,包括主持人与嘉宾进行互动对话,以电影内容为中心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并通过电视音画形式传播相关信息。

目前,国内外的电视类谈话节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讨论叙事型

如《鲁豫有约》《实话实说》等,借鉴了《大卫深夜秀》的节目形式,但在话题选择上比较注重和个人真实命运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带动了全民进行大讨论,主持人以幽默机敏的风格协调嘉宾和观众,提倡“实话实说”的谈话风气,以“让人说话,把话语权交给老百姓”为宗旨,实现谈话现场的双向人际沟通。

(二)谈话娱乐型

如高博主持的《今晚》、刘仪伟主持的《东方夜谭》等。这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以幽默的独白,通过在与嘉宾对话中,结合表演,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和互动性,并为电影平添了一些喜剧色彩,在看似漫无目的的交谈中,却紧紧围绕着主题思想,以更多的娱乐笑料吸引观众的注意,并渲染更加突出的娱乐氛围。

(三)新闻专题型

如《焦点访谈》,整档节目基本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突出节目的真实性和有据可依,使得报道件件有出处、评论有依据,述评比交、述评补充,相得益彰。自开播以来,《焦点访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品牌,并通过以舆论监督的节目形式,引起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和喜爱,始终坚持节目“用事实说话”的方针,揭露大量的真实信息,引起社会关注,发挥了新闻媒体的作用。

(四)热门话题型

如美国NBC的谈话节目《今夜》(The tonight show)和CBS《大卫牙擦苏》《大卫深夜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的节目模式定位于有大量观众参与,针对热门事件进行访谈的节目。

(五)其他专题型

如美国的电视节目《奥普拉访谈》(Oprah Winfrey Show),节目中主持人把这个电视谈话节目组织得如同一次心理治疗活动(一种在美国非常流行的心理压力解脱方式)。观众往往会受到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和带动,畅谈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想法,表达出个人心中的隐私,使得节目非常具有真实性,观众往往也更容易接受,并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减压等。

二、电影节目电视访谈的设计

近年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以电影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访谈节目,多数是以主持人和嘉宾谈话的方式进行,以电影内容为主要载体,并作为电视高端节目出现,并且成为不少电视台的主打栏目。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以电影为题材的电视访谈节目,策划工作做得比较好。

(一)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关系到能否正确宣传先进的思想路线,传播先进的科学知识的首要问题。访谈节目谈什么,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通常来说,选题要进行初选,要有专门的团队进行搜集话题和筛选话题。再根据制作团队的特点和优势来选择话题,同时还要兼顾新闻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确定选题,必须要进行前期调研。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认选题所引发出的事实是否准确,与原来的设想有多大出入,可否有过更深层次的内容或者人物发掘,找出更有意义的话题;二是节目选题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有哪些,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深入了解其中又会是什么情况;三是对于个案人物,涉及本人的语言、谈吐、性格等公众的可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就是选择的个案,是否涉及法律、道德等层面的隐私或者其他,能否以公共探讨的话题,带来个人或者其他社会层面的负面影响,或者引发其他舆论导向,或者有无现实社会意义,能否引发更多的理性或者感性层面思考等。实现话中有话、题中有题的新思考;四是能够请进演播室做访谈嘉宾的专家人选和他们的基本情况。在调研后形成初步的策划案本,供进一步召开策划讨论会。

谈访话题由策划讨论会确定。通常来说,参会人员应包括节目的制片人、策划、编导、主持人等。通常先由策划介绍具体事实,阐释自己对节目的初步构想,由参会人员讨论。因此,主持人的意见起着导向和定向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正式的策划会上,需要对重要讨论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题的价值,就是这个话题能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应;二是话题的深度,就是话题能谈到点到层面;三是话题的角度,就是从什么切入点来引开话题;四是话题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个案性题材,应考虑该题材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积极意义,而不是过于个性化和极端化;五是话题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思路和原则来展现话题的内容;六是话题整合,就是能否通过更多不同题材进行整合,能提升话题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具有独特性引发讨论兴趣等。

(二)嘉宾权利

通常来说,节目嘉宾可以分成与话题密切相关的当事人或者对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并且有一定公信力和知名度的专家。为保证访谈节目的质量,与嘉宾沟通也很重要。在节目开始之前,主持人应该就话题的相关内容提前与嘉宾进行交流,让其有一定的素材和理论的准备。当然,为了保持话题表现的新鲜度和新奇感,前期沟通时,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让嘉宾有所准备,但不完全了解主持人的访谈方式。

(三)观众来源

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真正的参与者是观众。现场观众的舆论不断推动着话题的前进。

选择观众可以通过观众来信、来电、发电邮自荐参加。谈话节目常规方式会做提前预告话题或人物,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自愿报名,并在节目组的统一安排下参加节目。对于这类观众,节目组必须提前介入,做好了解。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观众的观点是什么,可以归纳为几类,有无偏激的观点,有无不可控的负面观点,有无对立的观点。对立观点能否有平衡的方法,偏激的观点有无负面影响,不可控的观点如何避免,等等。

当然,观众的选择也可以通过剧组的外联来组织。让外联人员根据话题的内容,与有关单位、组织联系取得联系,让这些单位来推荐观众。这种组织观众的方式,由于对话题了解和发言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往往成为花瓶的角色。而且这样的观众,大都具有相似的经历,相似的观点,很难体现社会舆论的复杂性,观点层次也不够丰富,容易形成一边倒。但是由于可规避更多的风险,所以通常也为大多数访谈节目所采用。

三、电影访谈节目要素选择

电影访谈节目,就是访谈节目的主要内容是电影,访谈的主体是电影所引发的讨论和对电影其他层面东西的引申。

(一)内容选择

由于电影访谈节目通过电视来传播和实现,因此,在内容上,应该体现电视节目时效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必然要求。比如,在2008年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大连电视台就围绕金鸡百花奖做准备工作,在年初就推出了以电影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访谈系列节目《相约电影 百花人物》,系列访谈节目50期,均以“中国百年”为主要题材,分别选择了演员、编剧、导演、观众等为访谈对象,并将他们请进演播室,以主持人与嘉宾进行对话的方式,把中国电影百年演绎得淋漓尽致,结合了在大连举办的第11届金鸡奖的背景,体现了个性特色。同时,也通过电视节目迅速地扩大的影响,增强了观众的互动和节目的观赏性。

(二)嘉宾选择

前面讲到了,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的选择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于电影访谈节目的嘉宾选择时,同样要注意这个问题。要结合考虑主题表现的内容,将嘉宾选择定位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有一定独特见解、有一定表达能力和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人群,体现社会主流媒体价值,体现电影本身价值,体现观众欣赏水准等。当然,对大中城市来讲,这类嘉宾的可选择余地比较大,且因为电视传播影响力大,嘉宾群体往往愿意参加。但就小城市而言,由于各种因素所限,嘉宾选择难度相对大得多,因此,对嘉宾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但必须符合主流思想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政治性、政策性不能改变。

(三)话题设置

电影访谈节目话题设置的方法和技巧有多种,但归结到一点,话题必须兼顾热点、敏锐和及时。要在具备求新、求真、求美的同时,从深层次发掘人性善良和社会进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人民群众的诉求,展现真实的社会现状。从本质上来讲,一部好的电影本身就是当今时代的真实缩影,是当今时代的现实体现,也是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再提炼和再思考。电视工作者,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实践者,本身也有责任和义务弘扬时代价值观,不能盲目追求新、奇、特,盲目看中收视率,盲目追求经济效应,而放弃职业道德,违背职业准则。比如,不能过分渲染电影内容中的负面的因素:崇洋、“小三”、暴力、战争等,可以有提及,但要有原则,不能顾此失彼。

总之,电影题材的电视访谈节目,既有一般访谈节目的共性,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访谈节目。特别是随着电视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影类访谈节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

[参考文献]

[1] 刘一瑾.从“一虎一席谈”栏目看谈话节目公共话语空间营造[J].今传媒,2010(02).

[2] 张炜.从《实话实说》的停播看谈话节目的话题设计[J].当代电视,2010(03).

[3] 李娜.广播谈话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巧[J].新闻世界,2010(02).

[4] 魏胜利,郭静.嘉宾――被赋予社会角色的谈话者[J].新闻战线,2010(03).

[5] 揭明.电视谈话节目如何叙事――《传奇故事》和《人间》的对比解读[J].新闻前哨,2010(03).

[6] 翁佳.是访还是谈?――试论专访和谈话节目主持的语言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9).

[作者简介] 王一山(1990― ),女,陕西汉中人,就职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上一篇:《紫色》文本与影片共谋的隐喻意象 下一篇:试论《白蛇传说》中的法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