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7 12:35:32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熟悉我们生活的美妙世界,认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了解人类改造世界创建文明的非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放飞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使其在以后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大受其益,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实施快乐教学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愉快教学的前提

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师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知欲。

2.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实施快乐地理教学的关键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都是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要使学生学得有趣,首先老师要教得有趣。地理学科涉及自然、人文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和时事热点联系广泛,教师只要在扣紧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部分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就可以让学生“乐而知之”,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法,从多角度来调动学生的感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各种地理模型、图片、图表、教学录像、影碟、幻灯、电脑软件等多种教学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而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既可使学生的兴趣持久,又可以创造愉快的教学情境。

(2)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引用诗词、典故、历史故事等,为地理课增添几分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水循环》部分的时候,讲完理论基础后,教师可以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后让同学们思考,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李白说的这句话正确么?课堂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都想从大诗人的诗句中挑出毛病。通过对古诗的思考,使得同学们对水循环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同时,也发展了同学们的思维,激发了地理学习兴趣。(3)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和时事热点。地理学科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与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结合都很密切。特别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如果能把要讲的知识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往往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学案的几点引导功能

1.自主与探究功能

例如在讲授《气温的分布》一课时,引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情况,可以用日或者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那么,若要了解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呢?”学案上呈现一幅标注出不同地点气温情况的草图,“怎样使这张气温图看起来更清晰,更便于我们分析各地的气温状况呢?”七年级的学生们在七嘴八舌的争议中拿着草图“开刀”,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等高线”的基础,很快,“等温线”跃然纸上、“低温中心”和“高温中心”的特点也水落石出。学案成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工具,学习也取得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2.暗示功能

学案中除体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梳理与整合以外,还可结合实际,利用文字、图画、诗词等设计,对学生进行有效暗示,以引发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求真进取的情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例如:在《地图三要素》一课的学案中,要求学生动尺、动笔,量算“校园平面图”上教学楼的实际长度,在图的旁边,打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八个小字,教师省去了三番五次的强调和叮嘱,学生却在文字的暗示下,“量”得更精心,“算”的更仔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辅助功能

学案比多媒体投影距离学生更近,比板书呈现的内容更丰富具体,比教材反映的教材思路更贴近课堂,比各种成套的练习题更能体现师生活动的交互性。因此,在设计使用学案过程中,也要尽量挖掘出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辅助功能。例如:可将教材中前后跨度较大的素材、图片和各种课外补充资料进行整合,使学生在丰富实用的“学案资料库”中就相关问题进行有益的分析和探索;还可以利用学案,进行文字式的师生对话交流等等。

三、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加强对学生集中思维训练,强化思维的综合性

集中思维是通过观察、找资料、找规律,将已有的信息集中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分析和综合是矛盾的统一体。分析就是把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种要素;综合就是把各个部分或各个要素联接成整体,从中考察各部分、各要素间的联系。分析是综合的前提和基础,综合是分析的提高和结果。分析综合这一思维活动的特殊功能就是在于它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根据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应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各种地理事象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里,地理科学是以一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科学,具有突出的空间性特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人口、工业、农业、城市等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则要通过地理图像加以展示,才能清楚明了。地理图像直观、简明地表述了地理事象及其特征。注意地理图像的使用,特别是读图填图技能的培养,可以避免走进“读死书”的死胡同,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进而培养地理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现成的图像(课文插图、地图册等)外还应结合教材创造性地将文字转变成图像来进行教学,从而在培养学生一般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思维的图像性。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 下一篇:文秘人员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